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分析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鉴于多模态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多模态话语形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模态选择的主导因素来探讨模态选择的原则,以期实现多模态运用的最佳选择,从而提高外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揭示多模态过程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分布变化规律,提高后续建模精度,提出基于最大均值差异(MMD)的多模态过程的过渡模态识别方法. 引入滑动窗口对数据进行切割,使用最大均值差异对多模态过程数据的分布差异进行度量,通过与稳定模态阈值α比较区分过程数据的稳定模态和过渡模态. 在过渡模态段内减小滑动窗口窗宽,利用过渡模态阈值β识别出过渡子模态. 数值仿真实验的模态识别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输入变量期望值的阶跃变化,实现对模态的准确识别. 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仿真数据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划分出合理的模态,进而选择出分布最相近的历史模态建模,提高多模态过程的软测量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从学生制作参与的PPT课堂小组活动着手,对比了传统PPT教学与多模态PPT互动教学的效果差异,发现了多模态PPT互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如语类结构不完整、PPT前景——背景关系不突出、模态搭配不尽协调等),进而从语境一致性原则、主辅模态搭配原则、话语交际目的指向原则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遵从模态语法,如何选择不同的模态改进互动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交通状态的多模态性,提出了多模态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引用道路服务水平将交通状态分为6级(类)模态,并研究了不同模态与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多模态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判断交通模态的改变情况,在整合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的基础上,利用模态修正函数动态调整ARIMA预测中产生的时滞误差.以实际交通流...  相似文献   

5.
"视听说"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制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多模态理论中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和运动模态之间的协同性。结合模态间关系和模态使用的原则,依据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多模态特点,采用实证分析和历时研究,探索"视听说"课堂教学中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和运动模态协同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介绍适用于染整生产过程控制的多模态分段控制系统。系统的特点是根据误差的变化选择控制模态,有比例控制,模糊控制,比例积分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三种模态分段切换使用。  相似文献   

7.
多模态逻辑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算子,且算子间不可归约。多模态公理化系统的可分离性是指已知任意多模态公理化系统及其语言中的任意算子O,能否得到与O相关的子公理化系统?或者,具有何种性质的多模态逻辑系统可以看作是多个(单)模态逻辑系统的叠加?通过考察多模态公理化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性质,表明不包含交互作用的多模态公理化系统是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8.
当多模态系统中各个模态的振动幅度和共振频带宽度差异明显时,正脉冲多模态输入整形器在有效减小残余振动的同时却增加了系统响应时间,而负脉冲混合多模态输入整形方法可解决该问题。介绍了其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和一个3-DOF并联机器人,并构造6种减小该机器人前2个模态振动的负脉冲混合输入整形器。使用仿真获得了各种负脉冲混合两模态输入整形器(NHTIS)的振动响应曲线,分析了其响应时间和抑制振动的能力,并分别与正脉冲、负脉冲两模态输入整形器对比。结果表明NHTIS能在减小多模态残余振动的同时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现有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忽略临床先验知识的利用,且多模态之间的信息交互不充分等问题,提出基于层次化双重注意力网络的乳腺多模态图像分类方法,引入新的先验学习模块,有效挖掘和利用临床先验,提升单模态特征的区分性。设计层次化的双重注意力模块,利用注意力机制同时增强全局模态间通道特征和局部模态内特征的区分性信息,增强模态间的信息交互,进一步提升多模态融合的分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对比,提出的模型能够取得更好的性能,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达到为82.5%、83.3%、80.0%和85.0%。结果证明建立层次化双重注意力网络预测乳腺肿瘤良恶性可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单模态故障检测方法对多模态工业过程故障检测准确率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将变分模态分解(VMD),独立主元分析(ICA)和核主成分分析KPCA相结合的联合故障检测方法 VMD-IKPCA应用于多模态故障检测。首先,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模态聚类之后,应用VMD对多模态过程数据进行滤波、降噪处理,通过ICA对处理过后的数据进行主元提取并应用KPCA对提取的主元变量进行故障检测。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多模态TE过程的故障检测进行验证,并与传统KPCA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VMD-IKPCA对多模态过程故障检测有效性好,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形体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体诗是对语言常规的偏离,主要表现在文字书写排列上。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形体诗的发展,并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形体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式,对William Shell Burford的诗歌"A Christmas Tree"进行了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的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篇际互文性指文本中不同语类、话语及风格的相互融合。它是单模态文本与多模态文本的重要语篇特性。话语的"规约性"与"变异性"可激活模态文本中的"越界"话语。篇际互文性下"越界"话语的形成离不开话语的"再语境化"过程。文中在阐释单模态篇际互文性文本"再语境化"生成方式的基础上,基于与韩礼德三大元功能相对的视觉图像分析方法,探究多模态文本的意义构建,以揭示文本模态与图像模态在多模态话语中的协作性与互补性及两者协同实现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媒介,能够充分展示教师自身素质与修养,同时也能反映教师操控学生课堂行为的能力。但是国内对教师话语的研究大部分局限在传统的单一模态范围之内,近年来兴起的多模态理论给教师课堂话语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一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的多个模态进行分析,指出多模态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应该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4.
收集421名鼻咽癌患者头颈部水平位T1加权(T1W)、T2加权(T2W)以及T1增强(T1C)三种模态MR图像,并由2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对图像中的肿瘤区域进行勾画,将其中346位患者的多模态图像及其标签作为训练集,将剩余75位患者的多模态图像及其标签作为独立测试集;分别构建单模态多维信息融合、两模态多维信息融合以及多模态多维信息融合(MMMDF)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并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使用Dice、豪斯多夫距离(HD)与面积差占比(PAD)评估3种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多模态多维融合模型的性能最优,两模态多维信息融合模型性能次之,单模态多维信息融合模型性能最差. 结果证明,多模态二维与三维特征融合的深度卷积网络能够准确有效地分割鼻咽癌MR图像中的肿瘤.  相似文献   

15.
应用实正交多项式的多模态辨识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实验模态分析中系统多模态整体参数辨识的系数方程易病态问题,对传统正交多项式频域模态参数辨识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部分分式实正交多项式构建频响函数幅值平方的分析模型规避了原有复正交多项式的复杂计算.应用模态隔离方法将原多模态整体参数辨识的过程拆分为由分步单模态参数辨识实现,减轻了系数方程的病态,并且放宽了对所辨识模态数量的限制.经多次的迭代提高分步单模态参数辨识的精度.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参数辨识精度高且结果收敛迅速.  相似文献   

16.
数字信息的发展使语篇日趋多模态化,对隐喻的研究不再仅限于文字层面,而是结合图片、声音、背景等不同模态来进行,从而出现了"多模态隐喻"的现象。电影宣传画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本文以"AVATAR"影片的宣传画为例,从认知的角度对其宣传画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探讨,结合文字和图片来解读影片背后的"生态、殖民、爱情"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7.
手势是公益广告的重要模态形式之一,对隐喻的动态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结合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手势在多模态隐喻意义建构过程中有三种运作机制,即手势直接激活源域、手势通过转喻间接激活源域或目标域以及手势同时激活源域和目标域。公益广告中,目标域可以不呈现或者通过转喻间接呈现;手势既可以直接构建单模态隐喻,也可协同图像、语言(言语、文字)、声音等模态构建多模态隐喻;手势传达广告创作者的注意焦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行大学英语泛口语类教材多模态化分析,尝试将多模态话语和多元识读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材的编写中,建立多模态语篇并关注语言文字与视听觉模态之间意义建构的互动机制;同时融入多元识读中的"设计"理念,让学习者在文化多元性和世界连通性的背景下,通过听觉、视觉、体势、空感等渠道进行多模态学习,并对多媒介信息进行批判性识读。  相似文献   

19.
以Charles 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观为理论基础,从保护森林资源公益广告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三则广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隐喻意义构建、隐喻映射等方面探讨了该语类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研究表明在保护森林资源公益广告中,图像模态和文字模态共同参与隐喻意义的构建,多模态隐喻具有的动态叙事性、鲜活性、普遍性使广告的信息量更大,给读者留下更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更好的公益宣传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模态语篇分析正成为法律语篇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有关非语言模态信息与语言语篇信息的结合,研究者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已经成为多模态语篇分析的难题之一。本文尝试采用法律语篇信息分析的方法,基于信息型语料库技术,对多模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其与语言语篇信息整合。论述了多模态语篇信息分析的原则、多模态信息的语篇化处理、语篇信息的分析与标注以及多模态信息的整合与调用,并采用非法律语篇实例进行分析和操作。研究表明,从语篇信息角度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是一种可具操作性的方法。该方法除了应用于法律语言学研究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