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上清液对骨髓巨噬细胞的增殖、吞噬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为探讨NSCs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及胚胎干细胞(ESCs)来源NSCs的上清液处理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通过SRB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油红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及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髓来源细胞在含L929上清液的培养液中培养7d可获得良好的巨噬细胞。NSCs培养基组、NSCs上清组和ESC—NSCs上清组巨噬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1.2)%,(135±2.1)%和(132±3.4)%,油红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0.7±4.5)%,(92.2±3.7)%和(89.5±4.3)%。相比NSCs培养基组,NSCs上清组和ESC—NSCs上清组的IL-6、IL-10含量增高,而TNF—α含量下降(〈0.05)。结论原代培养的NSCs、ESC来源的NSCs上清液均可促进骨髓巨噬细胞增殖,增强其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皮质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NSCs与巨噬细胞。实验分组为NSCs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组(简称为巨噬细胞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NSCs非接触型共培养组(简称为非接触型共培养组)和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NSCs接触型共培养组(简称为接触型共培养组)。培养24h后添加10ng/mL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再孵育24h后收集各组上清液,利用ELISA检测上清液炎性反应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的表达,采用Griess法测量NO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体外分离、培养原代NSCs和巨噬细胞。与巨噬细胞组相比,非接触型共培养组和接触型共培养组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IL-1β明显下降,而IL-10明显增加(均P0.01)。与非接触型共培养组比较,接触型共培养组TNF-α降低〔(65.68±7.15)pg/mL比(90.99±5.57)pg/mL〕,IL-10升高〔(531.38±60.11)pg/mL比(324.32±45.41)pg/mL〕(均P0.01),而IL-1β和NO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SCs能够明显降低活化巨噬细胞NO和促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增加抗炎性因子IL-10的分泌,减轻炎性反应程度,其机制可能主要通过NSCs分泌可溶性因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祖细胞,近年来,NSCs选择性培养法及NSCs的永生化的发展,使得体外长期大量扩增NSCs成为可能。Nestin和Musashil是目前常用的鉴定NSCs的特异性标记物。另外骨髓基质细胞、脐血干细胞来源的NSCs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现就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骨髓来源和脑来源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大鼠脑损伤模型,比较两种细胞移植治疗脑外伤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体外培养骨髓来源和脑来源的NSCs,待两种细胞多次传代并分别以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BrdU标记后,移植入已经建立好的大鼠脑损伤模型损伤部位,观察记录大鼠行为能力变化。于移植后10d和20d取鼠脑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比较两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及脑组织的修复情况。结果两种来源NSCs均可在移植区存活并向周围脑组织迁移,两组大鼠行为能力均有一定程度恢复,且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髓来源NSCs与脑来源NSCs移植后有相似的存活和迁移能力,两种细胞均可帮助大鼠脑损伤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神经干细胞(N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及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对NSCs增殖与分化的研究是应用NSCs的基础.其增殖分化受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和神经传递素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就目前对NSCs增殖分化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89年Anderson等首先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neural stem cells,NSCs)概念,并通过实验首先证实NSCs的存在。随后Cattaneo、Reynolds等人分别在Science及Nature上刊登了有关NSCs发现及其有关特性的论著。认为NSCs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分化、多种分化潜能及增殖分化能力,而这种增殖分化能力可持续终生。然而随着“干细胞可塑性”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非神经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也能自我增殖并分化为各种成熟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是一类内吞起源的细胞外囊泡,其携带源细胞的mRNA、非编码RNA、蛋白质、脂质、DNA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并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大脑中,外泌体参与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应激反应、细胞间通信和神经发生等过程。外泌体可以穿过血-脑脊液屏障,且含量随其分泌和受体细胞的不同而变化,可以作为神经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间通讯在大脑生长、发育和内稳态的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神经源性外泌体可以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信息。本文综述神经源性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精神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大多数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存在于血液、唾液、脑脊液和乳汁等体液中.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病因迄今未明.因外泌体可携带相应来源细胞的核酸、蛋白质等分子信息,所以在多种疾病诊治中有着强大的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外泌体在AD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也存在争议.研究发现,外泌体在AD中有多种作用:一方面,它可在细胞间传播毒性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和过度磷酸化tau蛋白(P-tau),并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从而造成神经元的丢失;另一方面,外泌体似乎能通过被胶质细胞摄取而减少大脑Aβ负荷.本文将简要介绍外泌体,并阐述其在AD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一、前言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因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作为新生神经细胞的有效来源为干细胞替代治疗及募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带来了曙光。体内外NSCs受诸多细胞因子调控,传统观念认为绝大多数调节NSCs的因子与免疫源性因子无关。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分子可以靶向调控NSCs增殖、存活、分  相似文献   

10.
<正>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直径为50~90 nm的膜性囊泡。外泌体可以在靶细胞间激活并运输,从而发挥其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外泌体内不仅含有特定的蛋白和脂质,还包含信使RNAs(mRNAs)和microRNAs(miRNAs)。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以调节神经元的形成、再生以及调节突触的功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可通过细胞间传递神经毒性错误折叠蛋白而致病。这篇综述着重  相似文献   

1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sells,N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及低免疫源性,从人和动物的胚胎和成体神经组织均可获得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或定向诱导分化后可做为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细胞来源。通过各种手段使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适当的神经细胞来重建受损的神经结构,从而促进丧失的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干细胞向病变部位的趋向迁徙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与基因载体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和一些遗传性疾病。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腺病毒载体Ad-BDNF -EGFP的构建及在神经干细胞(NSCs)中的表达。方法 通过RT-PCR从在大鼠的海马中获得BDNF基因,通过基因克隆以及HEK293包装,获得了含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BDNF-EGFP,将其感染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观察EGFP及BDNF两种基因的表达,镜下测定转染率,并检测RT-PCR产物,证实BDNF的存在。转染后的神经干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细胞传代扩增后获得成功转染BDNF基因的NSCs克隆。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感染后的NSCs表达EGFP而发出绿色荧光;通过RT-PCR证明感染后的NSCs具有表达BDNF的能力;用ELISA鉴定细胞上清中分泌的BDNF, 72h的含量达到最高值,为12.78ng/ml;证明通过构建病毒的感染可以使神经干细胞获得分泌BDNF的能力,且EGFP基因可作为神经干细胞移植研究中良好的示踪剂。结论 腺病毒病毒介导EGFP基因及BDNF基因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中成功表达,为应用以神经干细胞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介导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迄今为止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阻止疾病的发展,这就需要人们发现新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治疗。神经干细胞(NSCs)是具有自我再生能力的细胞。人们希望通过NSCs移植来治疗AD。我们的实验将对此进行研究。目标:通过实验对胎鼠NSCs移植对AD模型大鼠的保护效应进行研究。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培养、体内移植及蛋白质组学等实验均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完成(时间2007.07-2009.03)。材料:细胞培养基及神经生长因子均来自sigma。方法:NSCs是从胎鼠海马中获得。通过切断双侧海马制备AD模型大鼠,此后2周,将NSCs移植入AD模型大鼠脑内进行试验。主要方法:通过蛋白质组学对不同实验组(正常组、移植组、模型组)海马的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鼠海马及额叶的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mR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β进行测定。结果: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通过不同实验组间对比GFAP、热休克蛋白90(Hsps90)、热休克蛋白70(Hsps70)、丝状肌动蛋白(F-actin)及肌动蛋白(actin)等均发生改变。所有结果显示,与AD模型组大鼠相比ChatmRNA、 Hsps、 F-actin和Actin的表达在NSCs移植组均升高;而在相同区域GFAP和S100β的阳性细胞表达在NSCs移植组却相对减少。结论:我们的试验结果显示NSCs对损伤的海马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鼠胚胎脑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纯化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 cell,NSCs)的最佳条件,以获得充足的神经干细胞来源,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分离孕13~15 d胎鼠大脑皮层,在无血清含神经生长因子N2培养液中培养,利用有限稀释法单克隆培养和改良法连续传代纯化并扩增NSCs,免疫组织化学法对NSCs及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可以通过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神经源性干细胞,在体外经多次传代后仍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结论NSCs的存活和分裂依赖于神经生长因子和N2添加剂的浓度,胚胎脑组织和神经球分离方法影响NSCs的形成速度和数量.掌握NSCs的体外纯化培养和鉴定手段可为进一步研究NSCs生物学特性及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后hBDNF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构建hBDNF和GFP基因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NSCs(hBDNF-GFP-NSCs组),同时设GFP转染NSCs组(GFP-NSCs组)和未转染的NSCs组(NSCs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3组细胞中hBDNF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hBDNF-GFP-NSCs组细胞转染前后培养液中hBDNF含量的变化:使用上述3组细胞的上清液培养背根神经节(DRG)与NSCs,观察DRG的生长情况并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 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后7 d hBDNF-GFP-NSCs组h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强于GFp-NSCs组和NSCs组;EUSA检测显示hBDNF-GFP转染NSCs后上清中hBDNF含量增加,第5天分泌达最高峰,与转染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hBDNF-GFP-NSCs组上清液培养DRG和NSCs,4 d后DRG很快伸出突起,流式细胞法检测显示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NSCs可作为基因转染载体,被hBDNF-GFP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后仍可保持原有生物学特性,并稳定表达和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hBDNF和GFP.  相似文献   

16.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当前最大的医疗挑战之一。其临床特征为进行性的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损害,伴有特征性的神经病理改变,常见的有神经炎性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目前的治疗多采用对症的综合治疗方式,旨在减轻衰退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并不能真正起到治愈或预防作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根据分化潜能可以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等。干细胞治疗利用自体或异体来源的干细胞,通过分离、培养、定向诱导等在体外形成细胞、外泌体、组织或器官后,植入人体内进行治疗的过程。由于干细胞具有向不同类型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等的强大分化能力,干细胞治疗成了AD治疗的新思路。干细胞被移植入体内后,不仅可以分化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也能够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分泌一系列神经营养因子,改善神经微环境,促进神经细胞和突触再生;通过调节胶质细胞来抑制神经炎症。在AD治疗的研究中,常用到的干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该文章概述了各类干细胞的主要特点,以及在AD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方面的情况,浅谈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建立GFP-Nurr1基因修饰的原代神经干细胞(NSCs)模型并观察Nurr1过表达后NSCs向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化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构建pLenO-DCE-Nurr1慢病毒载体,用慢病毒转染第三代NSCs,转染72 h后荧光检测转染效果;设置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及DCE-Nurr1组,分别用Western blot及PCR检测Nurr1的表达差异;并将转染后的NSCs分化培养7 d后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Western blot及PCR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慢病毒转染NSCs 72 h后,转染率可达90%,与对照组相比DCE-Nurr1组高表达Nurr1。经慢病毒载体感染后的NSCs仍具备分化潜能,分化培养后发现DCE-Nurr1组分化的神经细胞中TH阳性细胞分化率90.60%,对照组为21.2%。结论慢病毒载体可高效转染NSCs过表达Nurr1;Nurr1基因过表达可以促进中脑腹侧来源NSCs向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神经干细胞(NSCs)和嗅鞘细胞(OECs)联合移植与NS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记录细胞移植后对照组和移植组(NSCs组、NSCsOECs组)大鼠运动功能,采用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分化和迁徙的情况。结果NSCsOECs组和NSCs组移植NSCs分别有14.19%和2.96%分化为神经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79,P<0.01),30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Cs组为1.60±0.13,NSCsOECs组为1.0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Cs移植后能存活、迁徙,NSCs移植后能存活、分化为神经元、星形和少突胶质细胞,并向损伤区迁徙。结论OECsNSCs移植改善脑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单纯NSCs移植。  相似文献   

19.
脑肿瘤干细胞(braintumor stem cells,BTSCs)发现以来,BTSCs的来源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SCs起源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sells,NSCs)的基因突变 [1],而最新提出的干细胞壁龛(niche)学说认为壁龛作为十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通过与干细胞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作用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20.
脑肿瘤干细胞(braintumor stem cells,BTSCs)发现以来,BTSCs的来源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SCs起源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sells,NSCs)的基因突变 [1],而最新提出的干细胞壁龛(niche)学说认为壁龛作为十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通过与干细胞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作用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