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钙素原(PCT)近年来正逐渐受到重视,其被认为是有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肽,在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的C细胞产生.在健康人血中,PCT不能被测到(《0.1ng/mL),在严重感染(如细菌、寄生虫和真菌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PCT水平可以升高,有的可超过100ng/mL,这时PCT大部分由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产生.降钙素原在许多临床领域已得到应用:它被用在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的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的监测、水肿性、无菌坏死性和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感染并发症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性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的判断、细菌感染性和非毒染性ARDS鉴别诊断.本文将重点介绍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高海拔地区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2008年10月~2011年9月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83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与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83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47例和局部感染组36例,并与30例非感染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前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经积极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后,感染组血清PCT与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PCT与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PCT与CRP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淀粉样蛋白(SAA)检测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非细菌感染时,PCT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Hs-CRP和SAA.方法 测定99例细菌性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组)、96例非细菌感染性患者(非细菌感染组)与同期9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中的PCT,Hs-CRP和SAA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1)与菲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的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SAA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均显著升高; (2)在诊断细菌感染时,PCT的灵敏度为87%,特异性为91%; hs-CRP的灵敏度为92%,特异性为52%; SAA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15%; (3)在诊断细菌感染时,PCT、Hs-CRP和SAA 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22和0.734.结论 PCT、Hs-CRP和SAA均可用于细菌感染诊断,但PCT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Hs-CRP和SAA检测.  相似文献   

4.
孙立峰 《中外医疗》2008,27(32):141-141
危重症患者细菌感染时的症状和体征常常是非特异性的,而且进展快、危害严重、死亡率高,因为缺乏早期诊断危重症细菌感染的可靠临床指标,以至丧失抢救的最佳时机.为探讨危重症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方法,作者对26例危重症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 (PCT)监测, 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记数(WBC)测定并进行比较,以探讨PCT在危重症患者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及局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本院临床确诊的97例细菌血流感染及103例局部细菌感染者的PCT、hs-CRP值进行分析.比较PCT、hs-CRP浓度在血流感染和局部细菌感染之间的差异,并与80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血流感染患者PCT水平为5.59(1.075~ 23.46) ng/mL,hs-CRP为85.3(55.4~ 147.7) mg/L;局部感染患者PCT水平为0.15(0.09~0.35)ng/mL,hs-CRP为37.5(15.3~75.3) mg/L.血流感染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三者的PCT、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诊断血流感染与局部细菌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905、0.745.结论 PCT、hs-CRP都可用于血流感染和局部细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但是PCT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病原体常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现临床上很难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早期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9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血清PCT和CRP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统计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 PCT)的表达和感染细菌的类型﹑部位,分析PCT对感染细菌类型和感染部位不同的全身性炎症患者的诊断差异,为PCT在临床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的准确应用提供可靠地临床观察数据. 方法 从6728例感染的患者中确认致病菌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患者522例,明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类型,联合PCT临床诊断标准,分析在致病菌感染早期,不同致病菌类型和感染部位对PCT表达差异的影响. 结果 按照感染细菌类型,81例G +菌﹑441例G-菌;按照感染部位分析,无菌部位95例(血液﹑胸腹水﹑脑脊液﹑血液导管﹑胆汁﹑腹腔引流液)和有菌部位427例(尿液﹑呼吸道分泌物﹑创口分泌物等其他). 按照PCT细菌感染的阳性标准PCT≥0. 1诊断,522细菌感染的全身性炎症患者的总诊断率为55. 94%(292/522),无菌部位15. 79%感染被剪除(15/95),有菌部位49. 64%(212/427),G-菌57. 05%(251/440)检出PCT阳性,G +菌48. 78%(40/82)检出PCT阳性. 考虑感染部位和细菌类型分析,P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血液( G-95. 24%, G +57. 14%)﹑穿刺引流液( G-89. 66%, G +40. 0%)﹑尿液(G-52. 84%,G +50%)﹑呼吸道分泌物(G-41. 67%,G +58. 33%)﹑创口分泌物等其他(G-41. 03%,G +26. 67%). 细菌及感染部位对PCT的诊断效能影响分析,细菌感染部位影响了PCT的检出效能,细菌感染的类型对于PCT的检出效能影响并不大,仅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PCT对G-检出率高于G +. PCT全身性炎症标准方面,感染部位和细菌类型可能对PCT的值的升高程度有重要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细菌感染的部位和细菌的类型可能影响PCT感染早期的预警性诊断的价值. 对于PCT在细菌感染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早期的监测应用,应联合不同感染部位和细菌类型开发PCT在全身性炎症诊断中更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科感染中的实验诊断意义.方法:对212 例患儿按临床诊断把患儿分成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2 组,进行白细胞(WBC)计数、C 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PCT 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CRP 采用免疫层析法,WBC 计数采用迈瑞BC5380 血球计数仪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的PCT、CRP 及WBC 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 及WBC 检测值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的CRP 检测值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 阳性率(98/118)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1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 检测能客观评估儿科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PCT,并收集患者其他实验室和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因肝硬化、细菌感染有无、不同CTP评分和不同疾病转归的血清PCT差异.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患者(P<0.05);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酒精性肝病组、肿瘤组和其他组)血清PCT水平和阳性率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细菌感染的肝硬化患者PCT水平[0.48(0.10~1.25)ng/ml]显著高于未发生感染者[0.07 (0.05~0.18)ng/ml] (P<0.05);CTP评分C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A和B级者,且病情恶化的患者血清PCT亦显著高于好转者(均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的监测,且与肝功能储备状态和预后相关,但可能与肝硬化的病因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利用胶体金比色法检测标本中降钙素原(PCT)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疑似感染性发热患儿入院时采用半定量胶体金法测定标本中PCT,并同期检测患者标本中C反映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然后追踪该患儿临床表现及其他辅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PCT检测结果与其他检测结果,临床确诊感染类型以及临床最终诊断结果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胶体金法检测PCT与CRP、ESR、WBC检测对于儿童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胶体金法检测PCT对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抗干扰能力;胶体金法检测PCT诊断儿童细菌感染与临床确诊结果比较相符性较好.结论:利用胶体金法检测PCT对于儿童细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检测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唐红  陈旭  付玉华 《医学综述》2014,(24):4541-454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患感染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对细菌培养情况、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即为细菌感染组(100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为非细菌感染组(80例)。结果 180例患儿中,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5.0%(4/80)、72.5%(58/80)和7.5%(6/80),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90.0%(90/100)、84.0%(84/100)和36.0%(36/100),显示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CRP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WBC阳性率明显低于PCT阳性率。PCT阳性率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患儿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明显优于CRP和WBC检测,PCT与患儿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评估细菌感染严重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 C 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方法将163例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依次命名为A、B、C、D组,各组病例分别为59例、5l例、24例、20例.选取同期住院但无细菌感染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抽血查PCT及CRP水平,治疗7天后复查PCT水平.结果 PCT 水平以D组最高,且高于其余各感染组(P <0.05);各感染组 P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CRP及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天后,各感染组 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水平可用于早期评估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助于病情变化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8月疑为细菌感染患者共75例,健康体检人员25例.根据ACCP/SCCM共识会议及临床相关表现将入选病例分为脓毒血症组、细菌感染性SIRS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各25例,对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比较;全部病例于入院治疗前,使用抗菌药物24h、4d、7d分别测定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在抗菌药物治疗前,血清PCT在局部细菌感染组不升高,为(<0.05)ng/ml,在细菌感染性SIRS组中轻度升高,为(4.05±0.65)ng/ml,在脓毒血症组中显著升高,为(48.02±11.28)ng/ml;脓毒血症组中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性SIRS组和局部细菌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监测脓毒血症组发现,在抗菌药物有效治疗后血清PCT可迅速下降,由(40.51±6.42)ng/ml降至(1.11±0.53)ng/ml,而CRP在细菌感染被控制后仍维持一个较高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PCT在判断细菌性感染方面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均高于CRP。结论:血清PCT的检测即可反映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还可反映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并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前降钙素(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相关川崎病(KD)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232例KD患儿应用酶联荧光分析(ELFA)技术测定血PCT水平,同时检测病原学,按病原学结果分两组,阳性165例(阳性组),阴性67例(阴性组);将阳性组患儿分成两组,细菌感染组及非细菌感染组,并比较血PCT、血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计数(WBC)、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对细菌感染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血PCT水平比较: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0.05);细菌感染组高于非细菌感染组(<0.05)。血CRP、WBC、N水平在各组患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PCT是特异性区分细菌感染相关KD和非细菌感染相关KD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在鉴别新生儿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中心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诊治的113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区分为细菌感染组(6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2例);比较两组新生儿PCT和hs-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s-CRP、PCT及两者联合检测在鉴别新生儿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新生儿在PCT和hs-CRP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 <0. 05); ROC曲线显示,hs-CRP与PCT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hs-CRP和PCT单一检测(P <0. 05);两种检测方式之间AUC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其中hs-CRP最佳截点值为11.37mg/L,PCT最佳截点值为2.04ng/ml。结论:hs-CRP和PCT在早期区分新生儿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鉴别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测定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细菌感染70例,菲细菌感染80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PCT和静脉血常规.结果:细菌感染组PCT为(3.45±3.21)ng/ml,WBC为(14.3±6.4)×109/L;非细菌感染组PCT为(0.67±0.57) ng/ml,WBC为(6.8±3.8)×109/L;健康体检者组PCT为(0.48± 0.38) ng/ml,WBC为(7.0±3.2)×109/L,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健康体检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大于90.0%,高于WBC.结论:PCT检测是鉴别诊断细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较好指标,在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PCT优于WBC计数.快速PCT检测有助于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郭凡  吴会丽  黄艳春  刘诚明  徐怡 《重庆医学》2015,(21):2944-2946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T)检测及G试验在ICU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ICU恶性肿瘤患者158例,分为病例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3组中PCT、ET检测和G试验检测的差异.结果 在细菌感染组中,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CT、ET检测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真菌感染组中,浅部感染组、深部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CT、G试验检测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平行试验,PCT、ET联合检测细菌感染和PCT、G试验联合检测真菌感染的灵敏度均升高,减少了漏诊.结论 PCT、ET及G试验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合理联合测定可作为早期识别恶性肿瘤惠者细菌、真菌感染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9例和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PCT、CRP及WBC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组内比较发现,PCT和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及WBC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中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PCT和CRP对细菌感染的诊断要优于WBC。  相似文献   

19.
降钙素原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星成  段勇 《医学综述》2014,(2):231-233
降钙素原(PCT)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有明确的临床价值,PCT可用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反应蛋白(CRP)特异,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性感染引发脓毒血症快捷、敏感、准确的监测手段。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在PCT指导下安全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PCT水平对疗效判断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平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21-12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50例不同类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80例和病毒感染组7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CT、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作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