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改良陈列式芒硝袋外敷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M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M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联合改良陈列式芒硝袋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及腹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出院时),两组患者腹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改良陈列式芒硝袋外敷治疗MAP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观察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大黄、芒硝辅助治疗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液、抑酶等治疗,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另加用胃管注入生大黄汁及生大黄汁保留灌肠和外敷生大黄芒硝。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更快缓解,进食更早,出现并发症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为P<0.05)。结论:大黄与芒硝联合应用治疗SAP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做好治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是充分发挥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曾依玲  叶关娣  王三丽 《新中医》2023,55(22):184-187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联合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44 例SA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72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 上给予芒硝外敷联合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2 组均治疗7 d。比较2 组肠鸣音恢复、腹胀缓解、总住院时间, 以及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 水平。结果:联合组肠鸣 音恢复、腹胀缓解、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AMS、 LPS、IL-6、PCT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血清AMS、LPS、IL-6、PCT 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联合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SAP 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 AMS、LPS、IL-6、PCT 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和生大黄保留灌肠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芒硝外敷与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腹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芒硝外敷联合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2018年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四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1: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口服或鼻胃管注入。观察组2: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保留灌肠。观察组3: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甘油灌肠剂保留灌肠。观察组1和观察组2在上述基础上均给予芒硝腹部外敷。四组患者均治疗7天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腹痛和腹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禁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淀粉酶(Serum Amylase,AMS)数值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口服或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灌肠配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人,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配合芒硝外敷,疗程7天。观察腹痛症状、血淀粉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记录第一次排气排便、开放饮食和住院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第3天腹痛评分和血淀粉酶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9)。治疗组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开放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5、P=0.001)。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灌肠配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能够更快地缓解患者腹痛症状及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并且能够缩短患者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开放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配合芒硝外敷对腹腔镜急性重症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40例急性重症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70例予以腹腔镜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配合芒硝外敷。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 d、第5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 d TNF-α、IL-6均较第1 d有所降低,且治疗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配合芒硝外敷能够减少腹腔镜急性重症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生大黄液保留灌肠+芒硝腹部外敷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70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生大黄灌肠+芒硝腹部外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腹内压变化情况、腹部症状缓解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血清淀粉酶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腹内压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介素-10(L-10)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在应用常规疗法的同时予生大黄灌肠+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玄明粉外敷联合中药灌肠外敷治疗脾心痛的效果。方法:将30例脾心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配以生大黄液保留灌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玄明粉外敷。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玄明粉外敷联合中药灌肠对脾心痛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与外敷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口服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与外敷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疗效较好,优于中成药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热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组(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内服组(P0.05);在综合疗效、中医证候、中医症状、局部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分别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与中药内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法的总疗效为96.7%。三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热疗法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CRP、MLT的影响.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ML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鼻饲管注入等,观察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对SAP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大承气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鼻饲组和灌肠组,分别给予西医治疗、西医治疗联合大承气汤鼻饲、西医治疗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并检测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脂肪酶,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结果:大承气汤灌肠组症状、体征的缓解优于鼻饲组、对照组;灌肠组的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脂肪酶、TNF-α、IL-6、IL-8在第3天、第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的IL-8在第3天、第7天低于鼻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饲组TNF-α、IL-8在第3天、第7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治疗联合大承气汤能够降低SAP细胞因子水平,且保留灌肠方式疗效优于鼻饲,可有效地预防SAP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双柏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有关辅助检查指标。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双柏散对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泻热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33例,基础组依据SAP的治疗标准,给予对症的西医非手术治疗;联合组在除西医治疗外给予自拟通腑泻热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从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胃肠道功能(GSRS)评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相关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等几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均P 0.05)。结论自拟通腑泻热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SAP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汤巧美  章丽贞  禹花 《新中医》2024,56(4):141-145
目的:观察生大黄灌肠、芒硝外敷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营养支持治疗、解痉止痛、抗感染及胃肠减压等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大黄灌肠、芒硝外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AMY、LPS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69.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痞满燥实等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2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MY、LP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AMY、LP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7.
陈敏  束龙文  秦薇 《新中医》2017,49(6):124-12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2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的改善情况,记录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均较治疗前缩小,观察组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均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可更有效地缩短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和减少盆腔积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药红藤灌肠汤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红藤灌肠汤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沉均高于观察组,红细胞压积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红藤灌肠汤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缩小包块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黎军  许珊珊 《吉林中医药》2014,(12):1236-1238
目的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入消化科病房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辨证运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体疗效的差异,及腹痛、腹泻、脓血便单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比较治疗2周后的主要症状总体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治疗1周后腹痛、腹泻、脓血便单项症状评分,观察组在腹痛、脓血便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总体疗效优于单用中药保留灌肠,且加用中药外敷有助于缓解腹痛、脓血便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对延长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药灌肠保留时间及提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前列通瘀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丸。观察比较两组中药灌肠保留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药灌肠保留时间5.78±0.805小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药灌肠保留时间2.74±0.501小时,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对延长中药灌肠保留时间有显著作用,提高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疗效可靠,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