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估计 ,截至 2 0 0 1年底全世界有 4 0 0 0万艾滋病病毒HIV/AIDS患者 ,每年有近 5 0 0万HIV新感染者[1] 。新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异性之间的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尽管通过教育 ,改变性行为 ,提倡安全套的使用是防止HIV传播的有效措施 ,但仍需要探讨各种可能有效的手段以对付这种瘟疫的流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HIV的复制 ,人们必然想到此类药物是否也具有预防HIV传播的作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RT)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减少性传播的机会 :(1)降低HIV/AIDS患者体内HIV核糖核酸 (RNA)的浓度 ,减少其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和分析在云南省边远的农村地区,对孕妇实施高效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以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PMTCT)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梳理和定量分析2005—2012年,云南省与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开展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的效果。结果在1861名HIV阳性孕妇中,1353名孕妇(72.7%)采用了HAART阻断方案。在1584名有HIV检测结果的婴儿中,阳性25人,阳性率为1.58%;其中1168名采用HAART妇女所生的婴儿中,仅有9人阳性,阳性率为0.8%;在孕28周前开始HAART的妇女所生婴儿中,HIV阳性率为0.2%(2/899)。结论HAART对于阻断HIV母婴传播效果非常显著,如果在孕28周前开始HAART,婴儿HIV感染率已经非常接近“零感染”的目标,可以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某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血源性艾滋病流行地区的母婴传播情况,分析影响传播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现场询问调查和常规体检并采静脉血,检测血清抗-HIV及HIV的前病毒DNA或RNA,分析母亲及其子女配对的资料,回顾性分析HIV的母婴传播。结果107例HIV阳性母亲生育的136名子女中.50例HIV阳性.HIV的母婴传播率为36.8%(50/136)。38例经血感染HIV阳性育龄妇女的外周血基因组核酸扩增HIV前病毒DNA gag区。鉴定均为HIV B’亚型。两埘HIV阳性的母婴的外周血核酸扩增HIV gag区P17的片段,Mega软件分析其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5.0%、94.9%。基因树显示子女的病毒与其母亲同属一支。艾滋病状态母亲组HIV母婴传播率为67.4%(31/46)显著高于HIV携带状态母亲组的21.1%(19/90),P〈0.05。奈韦拉平(NVP)阻断的7例儿童.6例末被HIV感染,1例感染HIV。结论被调查地区HIV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未采取干预措施是造成传播的主要原因。NVP阻断母婴传播较易被接受并可能减少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4.
女性HIV感染水平与预防母婴传播政策资源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水平与预防HIV母婴传播政策资源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国4个HIV相对高流行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政策出现的时间与数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赋值,与当地女性、育龄女性和已婚育龄女性的HIV新发感染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县级预防HIV母婴传播政策资源投入与女性HIV感染水平呈对数函数关系.结论 随着女性HIV感染水平的上升,县级预防HIV母婴传播政策投入增加,但快速增长后,新发感染水平对政策资源投入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5.
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关男性HIV感染者精液和血液中病毒差异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从HIV在精液和血液中释放的规律、HIV在精液和血液中毒株序列的差异尤其是耐药毒株的位点差异,以及产生HIV精、血毒株差异的可能机制进行阐述,为了解男性传播HIV的精、血病毒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妊娠梅毒对HIV母婴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在妊娠期均可通过母婴传播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梅毒与HIV感染均为性传播疾病,具有相同的流行危险因素,感染者具有相似的高危行为,常表现出较高的联合感染率.该文综述了梅毒对HIV感染的易感性、临床表现、筛查、流行特征、母婴传播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为开展孕产期联合预防HIV感染和梅毒传播综合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HIV感染疫情形势与传播方式已发生巨大改变.社区病毒载量作为HIV传播潜力指标,不仅可以量化社区病毒血症负担,还可预测HIV的传播.本文从社区病毒载量的定义、测量与计算指标、与HIV新发感染率的关系及实际运用中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综述,为社区病毒载量在控制HIV传播方面提供更多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近年来,HIV感染在人群中呈增长趋势,其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吸毒、输血等传播方式。韶关市中心血站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预防艾滋病经血液传播,一直严格按照卫生部采供血有关条款规定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HIV抗体检测。现将韶关市中心血站自1999年-2007年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对献血者血液HIV抗体检测结果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抗HIV药物临床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开展以来,控制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及相关疾病的进程,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由于HIV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同时在药物选择压力的作用下,HIV可逐渐对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耐药。随着HAART时间的延长及治疗人数的增多,HAART在目前及今后的治疗中面临HIV耐药的考验。对HIV临床耐药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合理开展HAART治疗并减少耐药病毒株的出现及传播。  相似文献   

10.
1998-2006年广州市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干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干预情况,为广州市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新思路.方法 对广州市1998-2006年孕产妇HIV监测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998-2006年,广州市共发现72例HIV感染孕产妇,检出病例数年平均增长率为887.5%.72例孕产妇,广州市户籍占33.33%,流动人口占66.67%,平均年龄27.5岁,以性传播感染为主(56.94%).在HIV母婴传播干预方面,产前检出的病例74.42%接受了母婴干预服务,其中27.91%选择终止妊娠,46.51%选择继续妊娠.产后检出的病例60.87%接受了婴幼儿喂养指导.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幼儿37%在访.结论 广州市HIV感染孕产妇的产前检出率有待提高,对母婴传播干预服务的配合情况有待改善;多种原因造成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幼儿随访困难,失访严重.加强宣传、扩大监测、加强随访应成为广州市今后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某市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某市所辖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普查和血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全市所辖12个县(市、区)共有既往有偿献血人员4 187人,其中有96人感染HIV,感染率为2.29%.其中12对为夫妻双方感染HIV.一般人群HIV感染率<0.004%.结论该市总体尚属艾滋病低流行地区.HIV感染者主要以既往有偿献血人员感染为主,经血传播途径已被阻断,HIV感染尚未向一般人群扩散,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将成为献血地区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应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泰安市1995~2000年HIV的流行特征,为泰安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0年泰安市艾滋病监测资料及HI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从1995~2000年共检出HIV感染者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男女之比为1∶0.75;11例均为农民献血员,以血液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分布于全市3个县市区的7个乡镇.结论经血传播是泰安市HIV感染的重要途径.严格采供血管理,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对高危险人群的监测,做好HIV感染者管理是控制传播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的增加,怀孕的HIV感染妇女也呈增加趋势,为了解HIV感染妇女及其丈夫生育意愿,促进社会对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体现政府和社会对感染者的关心,帮助医务人员有的放矢地开展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开展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4.
曾琴  王凯  刘伟信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2):254-256,封3-封4
预防HIV感染育龄妇女意外妊娠是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HIV感染女性的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缺乏且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因此容易发生意外妊娠.为HIV感染女性提供避孕咨询指导服务,能够帮其选择适宜的避孕方法,从而有效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同时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风险.在HIV感染女性中运用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河南省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以来,孕产妇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母婴传播情况. 方法 对河南省31个重点县产前保健的孕妇开展HIV自愿咨询与检测,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HIV抗体阳性孕产妇进行综合干预,对她们分娩的婴儿于12个月、18个月检测HIV抗体;对以往确认HIV抗体阳性且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提供随访服务,对发现的阳性孕产妇及其分娩的婴儿进行综合干预. 结果 自2001年到2006年12月底,共有763 514名孕产妇接受了HIV自愿咨询检测,发现742名阳性者,阳性率为0.10%;对既往HIV阳性的育龄妇女,随访中发现74名阳性孕产妇;共816名感染孕产妇中,经血液传播占80.01%,经性传播占12.13%,其他占7.86%;孕产妇的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最高年份为0.54%,最低年份为0.06%.采取干预措施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5.38%. 结论 在艾滋病疫情相对高发地区,通过开展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和对阳性孕产妇提供综合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并可掌握当地孕产妇人群中HIV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是在发展中国家广为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它有两种存在形式:潜伏和发病。感染HIV的人特别容易发生结核病。但是异烟肼可以防止那些感染HIV但是没有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患出现结核病发病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建议,感染HIV的儿童如果有结核病的家庭接触机会,那么他们应该服用异烟胼。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不论感染HIV儿童的家庭状况如何,异烟胼可以让这些儿童的HIV相关疾病的死亡数量减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病毒(HIV)分子传播网络是目前新兴的一种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用于了解HIV的流行状态和指导HIV感染人群中高危病毒传播者的靶向干预。相比国内的研究,有关HIV分子传播网络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较多。文章就HIV分子传播网络的相关概念、构建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国内的HIV分子传播网络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花 《地方病通报》2005,20(3):48-48
近年来HIV感染在人群中呈快速增长趋势,经血传播为其重要的感染途径之一.为预防和控制HIV的经血传播,博州中心血站严格按卫生部要求对血液作HIV、HCV、HBsAg、RPR等检测,2002年7月在街头无偿献血者中检出1例抗-HIV-1阳性并获确认,同时抗-HCV合并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病毒(HIV)分子传播网络是目前新兴的一种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用于了解HIV的流行状态和指导HIV感染人群中高危病毒传播者的靶向干预。相比国内的研究,有关HIV分子传播网络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较多。文章就HIV分子传播网络的相关概念、构建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国内的HIV分子传播网络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员情况及其对传播HIV/AIDS的影响,为如何管理这部分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省HIV感染者进行个案追访.采用入户方法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 在174例HIV感染者中,116例属流动人员,占66.67%.其中省间流动者54例,占45.56%,涉及全国15个省份;省内流动者62例,占53.44%,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40个县区.流动的HIV感染者,年龄在18~39岁有90例,占77.58%;未婚和离婚者54例,占46.55%;男女之比为8:1.对这些流动人员能进行流行病学和医学管理的只有17例,占14.56%.结论 流动的HIV感染者是传播HIV/AIDS的最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