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桦褐孔菌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响应面分析对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 L),乙醇浓度6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5 h。根据最佳提取工艺,得到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物得率为21.6%,其多酚含量为12.04 mg/g,铁离子还原能力测试(FRAP)值为1.42 mmol/g样品,提取物浓度为400μg/m 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05%。加热实验表明,桦褐孔菌提取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珍珠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珍珠花抗氧化活性总黄酮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分别采用ABTS法、DPPH法和FRAP法评价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珍珠花抗氧化活性总黄酮化学成分并测定主要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珍珠花抗氧化活性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40:1、提取时间120 min、超声时间30 min,总黄酮含量(65.23±0.06)mg RT/g DW;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TE当量值为(0.16±0.01)mmol TE/g,清除DPPH自由基IC50值为(72.00±2.00)μg/m L,铁离子还原能力(0.37±0.02)mmol Fe2+/g。从提取物中鉴定到5种化合物,分别是咖啡酸、芥子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其中紫云英苷含量为(507.55±0.04)μg/g DW。  相似文献   

3.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3种测定法对槟榔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槟榔提取物乙酸乙酸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4.60、2.04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4762.99μmol/g)均强于阳性对照BHT(DPPH方法:IC50=24.49μg/m L;ABTS方法:IC50=6.56μg/m L;FRAP方法:TEAC=2503.17μmol/g),正丁醇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44.32、7.62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1587.42μmol/g)均弱于阳性对照BHT,且乙酸乙酯部位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大于正丁醇部位。可见,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可能与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黄秋葵花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相和水相2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的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黄秋葵花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部位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强于水相提取部位,而水相提取部位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乙酸乙酯相部位提取物。本研究将为黄秋葵花抗氧化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无水乙醇、70%乙醇、40%乙醇和水分别对丝瓜花进行提取,并测定各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清除能力、超氧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等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HPLC分析其中酚类成分。结果表明,70%和40%乙醇提取物总酚及总黄酮含量较高,而且DPPH·清除活性、FRAP还原力最强,4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分别具有最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活性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2=0.8688)。HPLC分析检出提取物中9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杨梅素。试验结果说明,70%乙醇、40%乙醇可能是丝瓜花抗氧化性物质提取的较好溶剂。结果表明丝瓜花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剂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覆盆子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去离子水、50%乙醇和石油醚进行萃取,测定各提取物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4种体系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最高,5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5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水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丙酮提取物总还原能力最强。结果表明覆盆子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  相似文献   

7.
以甲醇、95%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三氯甲烷等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半枝莲进行初步提取,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福林-酚法、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法(DPPH法)、铁离子还原法(FRAP法)分别测定粗提物的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大小。结果显示,以甲醇为溶剂的超声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为104.39mg/g提取物。采用多种溶剂对半枝莲甲醇超声粗提物进行顺序萃取,其中乙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高,总黄酮、总酚含量分别为11.210、105.392mg/g萃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为0.15mg(以甲醇粗提物质量计),总抗氧化值0.468、2.072mmol。结合HPLC分析可知,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甲醇超声粗提物进行萃取,可对其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黄药叶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黄药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药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30(g/mL),此条件下黄药叶总黄酮得率为(6.18±0.13)%。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黄药叶总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相应的半数清除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 484.12、18.27、46.88 μg/mL,分别为 L-抗坏血酸的 1.50、4.50、2.51 倍,黄药叶总黄酮提取物铁离子还原能力略低于L-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9.
研究金花藏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多酚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采用液-液萃取金花藏茶醇提物,得到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三个极性部位。采用福林酚法和AlCl3-乙酸钾比色法分别测量醇提物及三个极性部位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醇提物及三个极性部位的主要多酚类单体含量,并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以及铁离子螯合三种方法比较各类部位的抗氧化作用,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极性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金花藏茶乙酸乙酯层含有的多酚和黄酮含量较其它不同极性部位最多,分别为384.65 mg/g和188.82 mg/g,以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为主要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对照维生素E,不同极性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的大小为,维生素E>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醇提物>水层,各样品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EDTA,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亚铁离子螯和能力,EDTA(IC50为...  相似文献   

10.
草菇子实体GC-MS分析及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菇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分的抗氧化活性及子实体GC-MS分析。方法: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草菇,依次用有机溶剂萃取获得石油醚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4个不同极性部位。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分别考察其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比较草菇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通过GC-MS分析,分析出49个化合物,以烷烃类、脂肪酸类、醛类、酯类、酮类为主,含量分别为22.54%、19.94%、15.38%、13.08%、7.33%。通过四种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草菇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氯仿层的抗氧化活性最弱。在所设定浓度范围内,其乙酸乙酯层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层(p0.05)。在ABTS自由基清除体系中,正丁醇层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高于乙酸乙酯层,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草菇子实体GC-MS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测试,草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清除法、还原力测定法和螯合力测定法六种抗氧化模型对藏茜草95%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水提部位外,藏茜草其它4个极性部位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也最强,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32.03±1.74)mg芦丁当量/g提取物和(173.53±1.75)mg没食子酸当量/g提取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06±0.01、0.17±0.01、(0.24±0.02)mg/m L和(1.75±0.23)μg/m L,对金属离子螯合力的EC50为(0.11±0.01)mg/m L。藏茜草的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地评价火棘果粗分体系抗氧化活性,同时探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75%乙醇冷浸提取火棘果,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分为四个不同极性部位,然后测定了各部位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测定了总还原力、FRAP值和总多酚含量,同时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火棘果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弱;各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含量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水部位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0.76±0.03)mg/m L和(1.71±0.10)mg/m L;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最大,为(382.20±4.72)μmol Fe2+/g干样;正丁醇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为(2763±3.91)mg GAE/100g干样。  相似文献   

13.
选用盐酸、Na OH两种破壁方法以及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7)4种溶剂对法夫酵母进行提取。以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提取物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a OH破壁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强于盐酸破壁提取物;在4种提取溶剂中,甲醇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O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强于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稍弱乙醇提取物,显著强于丙酮、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7)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中总类胡萝卜质量最大(16.133 mg±0.284 mg),所得浸膏质量最小(0.7107 g),提取物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22.7±0.4)mg/g DW】显著高于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765和0.9616,而与DPPH、·O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是0.1185和0.5794。  相似文献   

14.
以番木瓜叶为研究对象,用水、70%甲醇和70%乙醇对其中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测定了三种试剂提取率、总酚以及总黄酮含量,还对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MCC)和铁离子氧化还原能力(FRA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得率和总酚含量的大小顺序是:水70%甲醇70%乙醇,而总黄酮的含量与此相反。三种提取物都具有良好的DPPH·、ABTS~+·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MCC)和铁离子氧化/还原能力(FRAP)。综合考虑提取率、活性物质含量和各种抗氧化指标,70%甲醇被选为最合适的番木瓜叶提取试剂。该研究为番木瓜叶在制备天然抗氧化剂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还提高了番木瓜的整体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建立提取石榴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有效利用石榴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提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别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对石榴皮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石榴皮总黄酮的回流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石榴皮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22.56%。影响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石榴皮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80.59%,其IC_(50)值为31.59 mg/L。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对核桃仁皮多酚进行提取,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法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对核桃仁皮多酚提取能力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5.004和29.654 μg/mL,其次为正丁醇(9.596、23.681 μg/mL)、氯仿提取物(62.719、144.475 μg/mL)以及石油醚提取物(48.316、146.424 μg/mL);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O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393.578 μg/mL,其次为乙酸乙酯(510.186 μg/mL)、氯仿提取物(627.003 μg/mL)与石油醚提取物(840.315 μg/mL);在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中,当样品浓度均为100 μg/mL时,各提取物的吸光度为乙酸乙酯(0.821)>正丁醇(0.509)>氯仿(0.406)>石油醚(0.142)。总之,不同极性提取物其抗氧化能力有差异,依次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且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益智仁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总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益智仁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益智仁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40∶1(mL/g)、超声时间35 min、超声功率360 W,在此条件下益智仁总黄酮得率为0.50%;益智仁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均与黄酮质量浓度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益智仁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5±0.20)、(0.87±0.05)g/L和(2.45±0.30)g/L。  相似文献   

18.
蓝莓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蓝莓叶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过60目筛的蓝莓叶粉末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乙醇浓度70%、微波提取时间50s、固液比1∶60(g/mL),获得总黄酮含量为30.187 mg/g,显著高于直接水浸提法(13.415 mg/g)。对提取物进行清除游离自由基DPPH能力和抗油脂氧化能力的研究,与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抗坏血酸(Asc A)比较,蓝莓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三种测定法对木瓜叶和木瓜果实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木瓜6个提取物中,木瓜叶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IC50=6.66μg/mL,TEAC=1293.25μmol/g)最强,其中,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和阳性对照BHT(IC50=6.56μg/mL)相当,还原Fe3+能力低于BHT(TEAC=2503.17μmol/g);木瓜果实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IC50=48.99μg/mL)能力最强,弱于阳性对照BHT(IC50=24.49μg/mL)。木瓜叶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可能与其多酚、黄酮含量高有关,木瓜果实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可能也与其多酚、黄酮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鲁赫’刺蔷薇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用不同溶剂(蒸馏水、无水乙醇、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正丁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对叶中总黄酮、总多酚和原花青素进行提取,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分析不同极性溶液对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并评价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效果不同,其中6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高的粗提物得率(23.76±0.04)%;60%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74.29±0.01 mg/g和24.02±0.2 mg/g;80%乙醇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最高(12.92±0.46)mg/g。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性之间呈正相关性。总多酚和总黄酮类化合物是‘鲁赫’刺蔷薇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