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西部某省3个县的现场调查,从投入、产出、结果3个维度比较分析了样本地区的公共卫生绩效,计算得到了样本地区公共卫生绩效综合评价指数:公共卫生投入水平普遍偏低;不同公共卫生项目的产出绩效参差不齐;结果绩效整体水平较高.提出了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筹资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投入机制、均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社会各界的支持等发展农村公共卫生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天津市妇幼卫生人群服务利用的可及性和健康公平,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妇幼卫生经费投入的科学数据。方法以功能法为核心,结合筹资法和机构法测算结果进行妇幼卫生费用的矩阵平衡分析。结果 2005年天津市妇幼卫生服务筹资以社会及个人筹资为主,占80.81%;妇幼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服务总收入小于总支出,为收不抵支状况;收大于支服务项目以含有临床技术项目为主。结论应积极探索政府卫生经费投入方式,逐步量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费用和投入,提高政府卫生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青浦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青浦区各社区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进行调查,了解青浦区各级政府对社区公共卫生投入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专家会商法确定全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采用调查的方法收集全区各社区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结果]青浦区现有公共卫生服务医师人均服务面积在1.07 km2~5.95 km2之间,青浦区常住人口拥有公共卫生服务医师数在1.95~5.61/万之间,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为28.85元/人,工资性收入占到全部公共卫生费用支出的86.48%。[结论]政府在公共卫生投入要兼顾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在公共卫生的投入上要有统一规范的政策,满足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2010年黑龙江省卫生费用分配总额555.83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21.07%,比筹资总额少39.44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卫生费用分配总额中医疗机构所占构成达65.39%,公共卫生机构占6.46%;黑龙江省2010年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的财政拨款占其总收入16%,城市医院的政府拨款占其总收入9.02%,县级医院政府拨款占其总收入26.03%;乡镇卫生院政府拨款占其总收入66.11%;2010年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的政府拨款占其总收入构成为78.85%.结论:黑龙江省卫生机构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机构费用构成偏低;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集中流向城市医院.需要进行结构调整.黑龙江省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现象仍较为严重;建议强化政府投入,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继续加大政府公共卫生投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内外补偿标准,探究适应中国国情的基本公卫补偿机制,推动基本公卫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学习法,罗列并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基本公卫服务补偿支付标准的利与弊.结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标准有按照签约人头数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家庭医生支付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费用;有少数按服务项目支付,按照服务项目的数量与质量进行补偿;也有部分基于时间收费来补偿.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或支付标准的核算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起始也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它关系到政府对相关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经费投入与任务要求之间能否相适应.依据中国基层实情,有必要对基层实施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进行测算,明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现状、差距和经费投入需求,创新补偿标准机制.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政府负担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专家咨询和PRA法确定了与湖北省农村地区政府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对各级政府负担现状和能力进行了分析。发现省、地级财政的投入严重不足。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政府负担的层级。对某些财政能力低下的地方政府可实行政府转移支付。指出确定公共卫生项目和各级政府负担额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筹资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辰 《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2):31-34
公共卫生机构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状况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筹资状况的研究,分析了财政补助对公共卫生机构的影响和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费用的构成状况,提出了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筹资中的主导作用;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卫生筹资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加强,政府要求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研究与讨论公共卫生筹资问题,首先要明确和界定公共卫生的定义和范围。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公共卫生的含义做了说明。对目前公共卫生筹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性质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政策,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公共卫生筹资策略:强化政府筹资责任,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完善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拓宽公共卫生筹资渠道;适时调整公共卫生投入结构;各地因地制宜地确定公共卫生优先项目;调整公共卫生筹资政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政府购买服务和直接投入两种方式对村卫生室的激励效应.方法 以贵州省24个县村卫生室为样本,了解政府购买服务和直接投入两种方式下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及村民满意度.结果 除传染病报告、健康讲座、健康档案外,购买服务组的大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标优于直接投入组(P<0.05);两组除设施条件、服务态度的村民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购买服务组其他维度及综合评分均高于直接投入组(P<0.05).结论 政府购买服务对提高村卫生室服务效率具有较大潜力,但需进一步打破垄断,合理确定购买项目和方式,并构建科学的监管机制,以达到激励相容效应.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现状为依据,对其收支经费分析.找出政府在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与补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理论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结果在三类地区,无论是市(县)级疾病控制机构还是妇幼保健机构,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府对卫生支出的绝对数在增加,但占财政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二是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主要集中在高层次机构;三是政府对这些机构的投入不足,不能保证基本人员经费支出:四是经费主要来源于有偿服务收入,补偿机制不健全。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1)明确政府补偿责任.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2)政府公共卫生投入要向基层倾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经费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比重:(3)实现政府补偿形式的多样化,健全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机制;(4)改变预算机制,实行按任务预算的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010-2019年京沪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和趋势,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从健康科创投入、过程、产出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等权重方式测算京沪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指数.[结果]测算2010-2019年京沪两地健康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和各级指标指数,以2010年为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卫生防疫机构的资源利用状况,为研究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变异系数法、样本聚类和等级相关法进行指标筛选,对入选指标采用均值法进行无量纲化,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合成。结果:①形成一套县级卫生防疫机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②得出9个县级防疫站1994-1998年的投入、产出和综合效益指数。结论:县级防疫机构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发挥效益,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同时也存在资源浪费,必须通过组织开展有偿服务收入来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提高现有卫生防疫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健康素养综合指数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开发评价健康素养的综合指数,为健康素养评估提供科学可信的工具。方法利用归一法、熵值法计算主、客观权重,并采用指数法构建健康素养综合指数模型。结果利用40个指标构建了健康素养的4个分指数:知识性健康素养、行为性健康素养、信念性健康素养及功能性健康素养,并进一步建立了健康素养综合指数。结论建立的健康素养综合指数为健康素养的评估提供了科学可信的工具,也填补了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为优化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 2019年北京市仅有5个行政区实现DEA有效,综合效率均值为0.673,纯技术效率为0.882,规模效率为0.760;生态涵养区综合效率最高,平原山区新城次之、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功能区最低;2015—2019年间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80,技术进步率是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主要动力。结论 总体上看,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地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资源冗余与资源匮乏共存,各功能区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平原山区新城效率最低。建议加大财政投入与支付转移,缩小区间差异,合理调配资源,避免盲目投入,据各功能区定位,全面提高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建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针对性提高慢性病的综合管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课题组建立的老年人健康评估量表的框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心血管病患者特点,初步确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专业相关领域的22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及专家意见调整指标体系。使用SPSS 20.0软件计算各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评分,并应用Yaahp10.0层次分析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中完成两轮咨询的专家共20位,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9%和100%;两轮咨询专家总平均权威系数分别为0.808及0.856;第1轮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60、0.218和0.231,第2轮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45、0.377和0.40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后最终建立包含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靠、客观,可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综合健康评估,有助于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精准化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和组合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分法、加权TOPSIS法和加权秩和比法验证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果: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的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医共体建设所需的组织结构、资源投入、服务模式、服务产出及效果等方面.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综合评价方法显著相关.结论:文章构建的指标体系明确医共体的服务功能定位,能够比较全面评价不同地区紧密型医共体绩效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 在资料再利用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死亡情况 ,发病情况和主要健康指标 ,评价上海市民综合健康水平的时间变迁。  [方法 ] 各类卫生统计资料来源于 1 991~ 2 0 0 0年上海市卫生年鉴。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 ,对各指标的特性进行分类 ,并采用秩和比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建立综合指数 ,并与主要卫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 指标性质判定表明各卫生统计指标并不具有一致性的特征 ,单一的指标难以综合反映诸多卫生与健康问题。秩和比综合指数最低为 1 992年 ,最高为 1 999年 ,其随时间而增大趋势的统计学意义显著。综合指数与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等指标相关性较好。  [结论 ] 在 2 0世纪的最后 1 0年 ,上海市居民健康水平呈现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财政投入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关系,为财政资源在医疗领域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思路。方法:使用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各省份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指数,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财政投入对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机制。结果:财政投入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响程度大于发达地区;财政运行效率对财政投入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收入不平等对财政投入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结论:应优化医疗财政资源配置,加大财政投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运行效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取公共卫生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指标对我国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利用效率进行研究.[方法]基于集聚度计算公共卫生资源集聚水平,运用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评价公共卫生资源集聚特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公共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结果]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公共卫生资源集聚度均大于1,西部各类公共卫生资源的集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国2007—2017年人均政府卫生投入的空间分布,观察政府卫生投入的公平性,提出改善和优化的建议,促进政府卫生投入的优化配置。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法、LISA指数法、Getis-Ord Gi^和Kriging插值预测法等对政府卫生投入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政府卫生投入分布的公平性进行预测与评价。结果:我国人均政府卫生投入省际间存在明显差异;2007—2017年人均政府卫生投入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为正值(0.21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Z=3.092)。LISA指数研究显示,我国人均政府卫生投入省际间存在局部聚集性;Getis-Ord*Gi进一步研究显示,中南部省份为人均政府卫生投入的热点聚集区,无明显的冷点聚集区。Kriging插值预测分析显示,未来人均政府卫生投入的冷热点将发生明显的变化,热点区集中在中部地区,而冷点区集中在西部和东部地区。结论:我国人均政府卫生投入省际间分布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人均政府卫生投入存在聚集区,仍需进一步优化财政支付手段,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财政帮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