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震旦系-下古生界已成为四川盆地勘探的热点和重点.根据烃源岩分析化验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生烃强度等参数对区内海相烃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区内烃源岩主要发育在震旦系陡山沱组、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岩性以泥岩为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干酪根类型为Ⅰ型;成熟度较高,现今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生干气为主.下寒武统烃源岩条件最好,是该区主力烃源层系,平均生烃强度为65×108m3/km2.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岩生排烃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青藏高原实地踏勘采集了大量样品 ,首次成功地进行了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岩的生排烃热压模拟实验。在对实验产物和残渣计量、检测后 ,总结、归纳出 4类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岩生排烃模式 :Ⅰ型泥页岩生排烃模式、Ⅱ1型泥页岩生排烃模式、Ⅱ1型灰岩和泥灰岩生排烃模式、沥青生排烃模式。这些模式的建立为正确评价、研究该区海相烃源岩和资源量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就这 4类模式之间、这些模式与常规模式之间进行了对比 ,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这对进一步研究青藏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模拟实验结果与露头剖面实际分析资料对比表明 ,通过模拟实验所建立的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式基本上能够反映地下生排烃的实际情况。图 3表 1参 1  相似文献   

3.
中下扬子区海相烃源岩分布与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构造、沉积演化为基础,分析了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认为下寒武统烃源岩在中扬子区主要分布在南缘碳酸盐岩缓坡,在下扬子区分布于中央台地相两侧的缓坡;下志留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扬子北缘海水闭塞环境。通过野外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探讨了海相烃源岩的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表明,下古生界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热演化程度较高;上古生界烃源岩为混合型和腐殖型,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综合评价表明,下古生界台地相区和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地区已经成为四川盆地近几年勘探的热门地区,但至今对该区烃源岩的展布和生烃潜力仍缺乏较客观的评价,从而导致该区油气资源前景不明朗,影响下一步勘探方向的选择。在野外露头和重点钻井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烃源岩展布特征和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以及生烃强度等参数对区内海相烃源岩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的6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均较高;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Ⅰ型、Ⅰ-Ⅱ1型以及Ⅱ1-Ⅱ2型;成熟度较高,现今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油条件最好,是该区的主力烃源岩,平均生烃强度为67.05×108m3/km2;广元朝天、旺苍以西地区以及剑阁地区为3个生烃中心。研究结果对于明确川西北地区下一步的重点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相烃源岩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青藏高原中生界和冀北地区上元古界未成熟—成熟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 10 个样品为代表,进行热压模拟试验,创建了海相3种类型干酪根和4种主要岩类的17种原始和再次生排烃模式。提出了海相烃源岩从Ⅰ型干酪根到Ⅱ1型到Ⅱ2型再到固体沥青,生排油、烃气和总生烃量逐渐变低,油质逐渐变轻,气逐渐变干,生烃速率也逐渐减小;从富烃页岩到富烃泥灰岩到富烃灰岩再到固体沥青,排油效率逐渐增加,总生排烃量和生烃速率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生烃气占总烃比例则从固体沥青到富烃页岩到泥灰岩到灰岩逐渐增加;从海相富烃源岩到低有机质含量的碳酸盐岩或随着有机质丰度的降低(TOC 0.2%到1.0%),生排油、烃气量和总生烃量及生烃速率逐渐变小,生烃气占总烃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湖相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条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布特征、沉积环境、岩石类型、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模式等方面的对比,讨论了湖相碳酸盐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两种相同岩性、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生烃条件的异同。海相与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基本上都含有不同量的泥质成分;它们的干酪根类型一般以Ⅰ型或Ⅱ型为主;有机质赋存形式无太大差别,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中可能存在更多的无形态有机质;海相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而湖相中有机质含量则变化很大;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生烃模式相比海相研究薄弱,但其二次成烃作用不容忽视。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受到较多因素的控制,针对高有机质丰度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形成的生物地球化学及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关键。另外,其晚期生烃可否为湖相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充足的烃源仍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生烃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中—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的成因类型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根据生源构成和沉积环境将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划分为海相内源型、海相陆源型和混合生源型3种成因类型。在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成因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利用生烃模拟实验研究了海相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发现不同成因类型海相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海相陆源型烃源岩具有生烃活化能分布较为分散、生烃门限温度低、主生烃期温度范围宽、生烃转化率曲线平缓,无明显的生烃高峰期的特征;而海相内源型烃源岩则具有活化能分布较为集中、生烃门限温度高、主生烃期温度范围窄、生烃转化率曲线较陡峭、有明显生烃转化高峰的特征;海相混合生源型烃源岩的生烃特征介于上述2种海相烃源岩之间。显微组分组成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成因类型海相烃源岩生烃特征不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生烃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Rock-Eval 6热解仪和Optkin动力学软件对中国南方不同类型海相烃源岩和浮游藻进行了生烃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海相烃源岩的生烃平均活化能表现为EAⅠEAⅡ1EAⅡ2EAⅢ,在干酪根转化率10%~90%的有效生烃期间,生烃活化能跨度ΔE呈ΔEⅢΔEⅡ2ΔEⅡ1ΔEⅠ,最大生烃速率呈VmⅠVmⅡ1VmⅡ2VmⅢ;浮游藻生烃活化能很低,可在未熟—低熟期大量生成重质油。结合热模拟实验和模拟残样动力学分析认为,海相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重质油形成阶段,Ro值在0.3%~0.6%,生烃平均活化能在220 kJ/mol左右,小于250 kJ/mol;正常原油形成阶段,Ro值在0.6%~1.2%,生烃平均活化能在250~270 kJ/mol左右;凝析油和天然气生成阶段,Ro值大于1.2%,生烃平均活化能大于270kJ/mol;干酪根生气死亡线,Ro值大于4.21%,生烃平均活化能大于320 kJ/mol。图4表4参19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Rock-Eval 6热解仪和Optkin动力学软件对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4种有机质类型样品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得出在相近演化阶段样品平均活化能是Ⅲ型>Ⅱ2型>Ⅱ1型>Ⅰ型,生烃能力是Ⅰ型>Ⅱ1型>Ⅱ2型>Ⅲ型,有效生烃期间(干酪根生烃转化率10%~90%)活化能跨度ΔE<15kJ/mol,15kJ/mol<ΔE1<20kJ/mol,20kJ/mol<ΔE2<30kJ/mol,ΔE>30kJ/mol,有效生烃温度跨度ΔT≤65℃,65℃≤ΔT1≤75℃,75℃≤ΔT2≤85℃,ΔT≥110℃.达到干酪根10%转化率的时间顺序是Ⅲ型最早,Ⅱ2型早于Ⅱ1型,Ⅰ型最晚.而完成90%干酪根转化率时间则是Ⅰ型早于Ⅱ1型,Ⅱ2型次之,Ⅲ型最晚.干酪根有机大分子结构特征和元素组成决定了其生烃活化能的频率分布特征,海相优质烃源岩具有快速生烃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角探1井、南充1井、潼探1井、高石18井、磨溪42井等在中二叠统茅口组和栖霞组勘探获得高产工业气流,使得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成为了天然气勘探的热门层系.研究表明:川中地区中二叠统天然气的供烃层系主要为下古生界和中二叠统自身的烃源岩,天然气大多表现为混源气的特征.当前对于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研究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二连盆地呼仁布其凹陷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发育一套内陆河湖相碎屑岩沉积,东部深洼槽腾格尔组半深-深湖相烃源岩十分发育,岩性以深灰、灰黑色泥岩、页岩为主.有机碳含量大于5.0%,氯仿沥青A含量大于0.5%,总烃含量大干1500×10-6.有机质类型以Ⅱ1腐殖腐泥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平均0.57%,热演化处于低成熟的生油阶段.生油潜率大于60mg/g.利用氯仿沥青A法计算,呼仁布其凹陷总生油量为38.5109×108t,总资源量为1.8524×108t,表明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和勘探潜力.其中腾格尔组一段资源量最大为1.5739×108t,是勘探主要目的层.区域上南、北次凹资源量占到总资源量的89%,为勘探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与沙三段烃源岩的研究,发现这两套烃源岩中矿物沥青基质可大致划分成4种类型(称为类型A、B、C、D),分别对应于烃源岩中干酪根的藻类无定形体、菌解无定形体A、菌解无定形体B及腐殖无定形体,由此提出应用矿物沥青基质荧光特征评价烃源岩母质类型的方法.大量研究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所确定的烃源岩母质类型与应用全岩Rock-Eval方法所确定的母质类型基本相符,显示出该方法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三江盆地西大林子凹陷勘探程度较低,其主要目的层一直被认为是上白垩统,前参1井钻探揭示其为上白垩统之上沉积的一套新近系一古近系湖相地层,新近系富锦组不发育泥岩,古近系宝泉岭组、达连河组、新安村组和乌云组泥岩发育.对古近系烃源岩的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少量Ⅱ<,1>型和Ⅲ型,...  相似文献   

14.
徐昊清 《海洋石油》2016,36(2):32-36
以原油和烃源岩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为基础,对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和源-藏空间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孔二段烃源岩是潍北凹陷重要的油气来源,其中孔二上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品质最好,其次为孔二中烃源岩,它们在伽马蜡烷含量、姥植比和成熟度等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已发现的孔一段、孔二上亚段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北部洼陷带的孔二上亚段烃源岩,孔二中亚段原油和孔三段原油来源于北部洼陷带孔二中亚段烃源岩,孔二下亚段烃源岩所生成的原油多为近源成藏。  相似文献   

15.
大杨树盆地杨参1井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杨树盆地杨参1井甘河组、九峰山组和龙江组钻遇的暗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评价,并对甘河目的3个玄武岩抽提物(原油)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生油岩评价结果表明,杨参1井暗色泥岩为中等-非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和Ⅳ型,九峰山组烃源岩处于低成熟阶段,龙江组烃源岩已经达到生油高峰或裂解气体阶段,油源对比证实,杨参1井甘河组含油玄武岩中萃取出来的原油与该井九峰山组生油岩关系不密切,可能来自于浅部成熟度更低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兰坪坳陷三叠系烃源岩可溶组分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馏份生物标志物、岩石热解等方面的综合对比和研究表明 ,该套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 ,有机质类型以II型有机质为主 ,沉积环境水体盐度较高 ,热演化处于成熟早期 ,属于中等—较好生油岩  相似文献   

17.
烃源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测井评价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资料统计分析了烃源岩的电化学性质、岩石物理性质及有机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烃源岩的阳离子交换量CEC与电动电位ζ之间有正相关关系。CEC与自然放射性强度及自然放射性元素丰度之间有正相关关系;CEC与有机质丰度指标阳离子交换量与孔隙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丰度指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转化率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电动电位与有机质丰度指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转化率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烃源岩的电化学性质、岩石物性及与有机质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立烃源岩的导电模型,进而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海相页岩烃源层系具备晚期高温裂解生气的能力。以上扬子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及华北地区长城系—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例,通过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对海相泥页岩烃源岩的晚期生气潜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海相泥页岩具备晚期高温裂解生气潜力,并运用晚期生气能力参数(LGP)和晚期生气类型比(LGT)两项参数对海相泥页岩烃源岩的高温裂解生气能力进行评价。烃源岩的热演化生烃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发生热裂解生烃的同时,也通过缩聚反应生成一定量的耐熔大分子——杂原子化合物(NSOs),在高温演化阶段杂原子化合物发生裂解并产生烃气。岩石热解实验显示,筇竹寺组与龙马溪组高演化阶段的烃源岩样品仍然有热解烃类产出,例如样品SP-1在Ro=2.42%以后仍然得到0.092mg/g(HC/TOC),表明了高演化程度下烃源岩仍具有生烃能力,但生烃产率较低。以LGP—LGT为标准评价了海相泥页岩晚期生气能力,所测海相泥页岩LGT1,说明具备晚期生成B型高温裂解气的能力;而LGP分布在0.51到0.55之间,说明具备中等高温裂解生气潜能。所测样品高温裂解平均生气潜力为2.6mg/g(HC/TOC),属于较低的天然气产率,折算下来约0.2m3/t(HC/岩石)。以我国蜀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实测含气量约3m3/t(HC/岩石),则高温裂解产气将占到6.7%。  相似文献   

19.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分级评价及优质烃源岩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发育沙一段、沙三段2套重要的烃源岩层系,烃源岩累计厚度达1 500~2 500m,有机质丰度高,为歧口凹陷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层系原始沉积环境和后期演化程度的差异使得烃源岩的质量和分布有着很强的非均质性。如何客观地评价烃源岩质量,并对不同质量的烃源岩分布进行精细刻画,明确优质烃源岩的展布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研究,建立了烃源岩分级评价工作流程,厘定了歧口凹陷不同次凹、不同层系有效烃源岩和优质烃源岩下限标准,明确了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特点,提出生烃中心南移的新认识,有效指导了勘探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合肥盆地沉积有厚度较大的中新生代地层,但目前尚未发现工业性油流,甚至油气显示也很微弱,所以,证实盆地内部含油气系统的存在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合肥盆地东北部发现了确切的原油显示,对该原油显示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以及油源对比表明,这一原油显示为一成熟原油,母质来源为菌藻类低等水生生物,油源可能为下白垩统朱巷组,朱巷组暗色泥岩可能是一套有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