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同带的出现概率以及一些特征,我们用投影壳模型和能量因子法从理论上对A=150和A=190区的超形变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起形变核全同带多于低自旋区正常形变核全同带,这可能因为正常形变核区较强的对关联减弱了高N轨道的作用。统计结果还表明,不同  相似文献   

2.
自从1992年在^162Lu核中首次发现三轴超形变带以来,在这个质量区里陆续地发现了很多有类似性质的转动带,这对研究具有很大三轴形变的超形变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区域。本工作采用三维的TRS(Total Routhian Surface)方法对Lu奇-奇同位素不同组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不同组态的四极形变、十六极形变、三轴形变计算都是自洽的。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三轴超形变以来,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成为高自旋超形变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进入新世纪,三轴超形变研究取得了几项突破性进展。 2001年以丹麦玻尔所为首的合作组观测到~(163)Lu两个三轴超形变带之间的9条连接跃迁,宣布首次找到了Wobbling Mode的实验证据。早在70年代A.Bohr和B.R.Mottelson已预言具有非  相似文献   

4.
概述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的几个重要工作,包括稀土区奇质子核带交叉反常现象研究及三轴超形变寻找,中重核区和A≈130区核结构研究,原子核高自旋能级寿命测量。  相似文献   

5.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研究了Z=N双幻数核^56Ni的近转晕线的带结构。证实了实验测量的形变带是高形变带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其性质。理论计算有兴趣组态的跃迁四极距Q1在低自旋时是1.7eb,而运动学和动力学转动惯量f^(1)和f^(2)与实验观测值总体上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6.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对^38K,^36Ar,^32,34S和^36Cl的超形变转动带结构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在推转壳模型中,不同能级随三轴形变参数y变化时的变化情况,或向增加三轴形变方向的驱动作用是很不同的。因此,一个核素的核子处在不同的组态,即占据不同的单粒子能级,在不同的自旋时,一定会有不同的核形状。  相似文献   

7.
质量数A=130附近的轻稀土核处在形变区,具有容易产生三轴形变的特点。对该质量区偶Ce同位素高自旋态的寿命测量表明,这些核的约化跃迁几率B(E2)随自旋增大而减小,并在回弯区达到最小[1~3]。包括粒子-转子模型在内的一些理论计算[4,5]都能很好地描述这些核的回弯特性,并成功地预言了B(E2)在回弯附近出现最小值。然而,130Ce却在12 态显示出异常高的B(E2)值[6]。这一现象令人无法理解,任何理论计算都不能再现这个极高B(B)值,这向核结构理论提出了挑战。因此,重新测量这个核回弯区的能级寿命,澄清这一异常  相似文献   

8.
由于质子与中子不同的形状驱动效应影响,A=130缺中子核区的核在高自旋态下可呈现丰富多彩的核结构特性,如形状共存、扁椭形变、旋称反转、手征二重带结构等。对双奇核^122Cs与^136La进行了高自旋态研究,目的是在^122Cs中寻找手征二重带,在^136La中研究旋称反转与扁椭形变特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典的一维势垒穿透模型 ,考虑核静态形变和动力学形变效应 ,建立了联系周边反应和熔合反应的模型———形变 能量相依的多维势垒穿透模型。该模型成功解释了19F 2 0 8Pb体系的一些实验现象 ,并指出动力学极化效应仅在库仑位垒附近起作用 ,而静态形变效应则在垒下能区起主要作用。这一结论说明 :在用冷熔合形成超重核时 ,使用形变的弹靶体系将有利于增强合成的截面  相似文献   

10.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研究了Z=N双幻数核56Ni的近转晕线的带结构。证实了实验测量的形变带是高形变带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其性质。理论计算有兴趣组态的跃迁四极距Qt在低自旋时是1.7eb,而运动学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1)和J(2)与实验观测值总体上符合得较好。并预言了  相似文献   

11.
正A~200区奇奇核存在着丰富的核结构信息,如形状共存、三轴形变、超形变以及磁转动带与手征二重带等。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196)Tl的高自旋态结构,并寻找其可能存在的磁转动带与手征二重带。  相似文献   

12.
由于质子与中子不同的形状驱动效应影响,A=130缺中子核区的核在高自旋态下可呈现丰富多彩的核结构特性,如形状共存、扁椭形变、旋称反转、手征二重带结构等。对双奇核122Cs与136La进行了高自旋态研究,目的是在122Cs中寻找手征二重带,在136La中研究旋称反转与扁椭形变特性。实验  相似文献   

13.
原子核平均场中的八极形变成分会影响到原子核的单粒子轨道,进而影响原子核的转动带结构,并在奇A核能谱中表现出来,如“宇称二重带”的出现。因为奇A核的能谱性质直接与内禀宇称被破坏的单粒子轨道密切相关,所以八极形变奇A核能谱的研究在原子核反射不对称性研究方面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工作推广反射不对称壳模型(RASM)以描述八极形变奇A核。作为理论的初次应用,对典型八极形变奇A核221,223Ra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很好再现了实验,221Ra的K=5/2宇称二重带和223Ra的K=3/2宇称二重带,两个核的基态自旋和宇称也都被正确地再现(图1,2)。…  相似文献   

14.
探讨质量数A≈130轻稀土核的高自旋态行为对于核结构研究有重要意义。这些核处于从球形向大变形的过渡区,其价中子和价质子分别占据h_911/2)壳的中上部和底部轨道,h_(11/2)中子有使核朝向γ=-60°扁椭球形状的驱动力,而h_(11/2)质子则产生朝向γ=0°长椭球形状的驱动力。因此,A≈130过渡区的原子核基态组态处于长椭球形变和扁椭球形变的竞争中,随着转动频率的增大,这  相似文献   

15.
八极形变核具有反射不对称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核结构信息。探讨这些核的高自旋行为有助于加深对核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稀土区的核往往表现出多样的核形状和核结构。^152Dy(N=86,Z=66)核在低自旋态时有3个带共存于扁椭形的单粒子态中。对于同中子数的^153Ho(N=86,Z=67)和^154Er(N=86,Z=68)也发现了与在^152Dy中相同的3种结构:单粒子结构、SD结构和形变的转动结构。即N≤90的Dy、Ho和Er同位素核,表现出集体性与单粒子性共存的特点。为了研究质子对形状共存的影响,对同中子数核^155Tm(N=86,Z=69)的自旋态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垂直上升内螺纹管中超超临界压力水的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25~35MPa、G=450~1800kg/(m2·s)、q=200~600kw/m2的试验参数范围内,研究了(φ)28.6×5.8mm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水的传热特性及管壁温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压力区,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对水的传热在拟临界点前后不同,在低焓区管壁温度随焓增平缓增加,管壁温度在临界焓值区存在跃升;质量流速的提高可强化传热、推迟壁温跃升,但热负荷的增加有相反的作用.文中还给出了超超临界压力区适用于不同焓值范围的换热系数试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推广的液滴模型(GLDM)研究了超重核263Db的宏观形变势能,形变势能对a衰变道起重要作用。在GLDM模型中假定核为质量不对称准分子形状,系统的宏观能量包括体能、表面能、库仑能和亲和势。微观单粒子能是由准分子形状的轴对称的Woods- Saxon势计算得到,并用Strutinsky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9.
在参考国外主要硬岩地下实验室场址地壳形变观测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放废物北山地下实验室的定位和区域构造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地下实验室场址多尺度地壳形变观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跨断层、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和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形变观测3种手段组成,其中,利用跨断层和GNSS观测,给出地下实验室场址西侧关键构造(旧井断裂)的现今近场和远场的三维形变速率,评估断裂未来的活动趋势;GNSS观测以获得地下实验室场址所在新场岩体的水平形变特征;InSAR用以分析研究区最大LOS(Line of Sight)向的时序高分辨率形变速度场。以上3种手段的结合,初步实现了对地下实验室场址所在区域近场和远场范围多维度、多尺度的形变观测,观测对象囊括了场址区的主要断裂构造和大型岩体,该系统的建立填补了我国高放废物地下实验室场址形变观测的空白,为场址的适宜性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背角准弹散射的方法开展了近库仑势垒(近垒)能区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的研究。高精度测量了深垒下能区16O+152,154Sm、184W、196Pt和208Pb等体系的背角准弹散射激发函数,用耦合道计算抽取了核势的表面弥散参数,结果表明考虑耦合道效应得到的表面弥散参数值正常。基于背角准弹散射势垒分布对核结构的敏感性,尝试用深垒下能区16O+152Sm、170Er和174Yb等体系的背角准弹散射来抽取形变靶核的十六极形变参数,所抽取值与已有结果趋势一致,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此外,研究了弱束缚核体系的破裂效应,其表现为背角准弹势垒分布较全熔合势垒分布向低能移动,所得结果进一步说明势垒分布同时含有核结构和核反应机制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