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防滑器的防滑作用与粘着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曙 《铁道车辆》1998,36(3):17-19
根据防滑控制与粘着的关系,分析了防滑器如何根据速度差,减速度,滑移率等参数的变化,控制制动力,使防滑器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又能起到充分利用粘着的作用,并得出只有兼顾二者,防滑器的设计才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5.
智能型电子防滑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列车速度大幅度提高,对制动距离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防滑器在制动过程中充分利用累轨间的粘着以尽量缩短制动距离,保证行车安全。因此,理相怕防滑器必须能够实时跟随轮机间的最佳粘着。防滑器的控制一般以经验判剧来判断各轴运动状况,并进行制动缸坟力的调节。由于控制对象的复杂,尤其是影响轮轴间粘着系数的随机因素太多,难以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建立控制模型,文中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理论进行了防滑器智能控制模型的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根据仿真表明,文中建立的控制模型的确能够随着轮轨间粘着的变化而自动调整制动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试验模拟客车运行工况,通过在实验室接上信号发生器、采集器及控制器,可以较好地模拟防滑器装车运行的情况,以验证控制程序是否正确。防滑器通过室内试验验证后,也可以为溜放试验或装车试验节省大量的试验时间和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7.
防滑器的工作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防滑器在进行试验台试验和线路试验时的作用判断标准,以及车辆制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确定标准和模型所需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TFX1型防滑器在提速客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朝发  孙峰 《铁道车辆》1999,37(6):21-22
  相似文献   

9.
介绍电子防滑器的作用及基本工作原理,阐述其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对如何提高该设备故障处理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德国Knorr公司的MGS1微机控制防滑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德国Knorr公司的MGS1微机控制防滑器原理和结构。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四号线制动系统防滑保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州地铁四号线制动系统防滑保护的工作原理,介绍了防滑保护的性能测试及防滑保护效率的计算办法。  相似文献   

12.
热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动态热机械分析,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等常用热分析测试方法,并简要介绍了热分析测试技术的用途。/  相似文献   

13.
设备或机器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其振动的波形或频率与设备的运动部件的运动状态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振动检测技术根据振动的波形或频率与设备各运动部件的使用状态之间的关系及波形或频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JK00430型机车走行部车载检测装置的运用,提出了该装置发生报警后的科学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DRB型内燃机车油水温度高的惯性故障,研制静液压系统压力检测装置,可迅速发现并处理静液压系统隐性故障以避免运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机车上许多装置都和机车运行速度有关,排除这些装置的部件故障,在机车静态时很难处理,利用机车过渡装置检测仪能模拟机车运行效果,从而快速排除机车故障,减少机车待修时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中国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铁路营业里程已达8万km,机车拥有量大约1.85万台,我国自主开发的CRH1-5型动车组及"和谐"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投入运营,国产SS7E、SS9、DF8B、DF11等新型高速、重载客、货运机车广泛应用,标志着铁路技术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铁路第6次大提速后,既有线动车组运行速度已达250 km/h,旅客列车速度也提到140~160 km/h,货运列车牵引质量超过5 000 t.不断提高的运行速度与牵引质量,对铁路行车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普遍应用,我国的列车运行监控和检测装置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并逐渐在动车组及内燃、电力机车上推广普及,为保证运输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网络系统测试技术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并以以太网为例,具体分析系统测试的主要项目及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DKL/LCU通用测试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通用型DKL/LCU逻辑控制单元测试台的设计思路,特别是对其软件设计部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通过软件设计,实现了逻辑控制单元测试台通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