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44-47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武蕾教授认为"痰热壅肺"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外邪侵袭"则为该病发作的诱因,"气阴两虚"是支扩反复发作,渐伤肺体的结果。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肺脏,涉及脾胃、肾、大肠等脏腑。在治疗上,武蕾教授提出要以清热化痰为基础,辅以祛邪宣肺、益气养阴,临证结合涉及的脏腑来施以论治。武蕾教授重视临床辨证,着重创新,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创"金郁"系列方,尊重经典方剂配伍,善将经方与时方相结合运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病、慢性病,也是难治症之一。其发病多因幼年外邪袭肺或久咳肺伤,痰瘀郁滞,伤及肺络,留有夙根,遇感引触,或嗜食辛辣厚味化热薰肺,或痰热内郁化火伤络,诱使本病反复发作加重;本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气阴不足。是故本病之因乃肺之气阴虚损为本,痰热瘀阻为标,临证以辨痰为要,虚实夹杂者,治从肺脾,火热伤络咯血者,治以清热泻火,滋阴润肺,凉血止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①加强体位引流;②抗生素治疗;③止咳化痰;④咯血。治疗组27例风热犯肺型(败酱草、鲜芦根各30g,金银花20g,黄芩、前胡各12g,连翘、枇杷叶、陈皮、茯苓、制半夏、天竺黄、苏叶、白芷、荆芥、防风各10g,薄荷6g,甘草3g)。痰热壅肺型(鲜芦根、生米仁各60g,鱼腥草、败酱草各30g,火麻仁、郁李仁各15g,冬瓜仁、黄芩、天竺黄、陈皮、茯苓、半夏、扁豆炒、白术炒、枳壳各10g,甘草5g)。气阴两虚型(鱼腥草30g,北沙参、蛤壳各15g,麦冬、制黄精、陈皮、茯苓、乌元参、黄芪各10g,桔梗、木蝴蝶各6g,甘草5g)。1剂/d,水煎1000mL,早晚分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完肺饮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支气管扩张气阴两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完肺饮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2组干咳、神疲乏力、自汗、手足心热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干咳、神疲乏力、自汗、手足心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EF、FEV1、FEV1%pre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肺饮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气阴两虚证,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肺癌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大肿瘤,虽然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对乐观,然而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相当一部分病例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在我国其5年生存率只有约10%。目前对于肺癌的治疗主要以放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为主。但放化疗有诸多的不良反应及局限性,而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由于高昂的费用让许多患者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同证型与神经传导速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不同证型与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将56例DNP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A组)、痰瘀阻络(B组)、阳虚寒凝(C组)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末端ML、MCV及其AMP。结果:①三组正中神经ML逐渐延长,AMP逐渐降低,而MCV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三组相比均(P〈0.05)。②三组尺神经A组与C组的AMP、MCV相比均(P〈0.05)。③三组胫神经A组与C组的MCV相比均(P〈0.05)。④三组腓神经ML逐渐延长,AMP逐渐降低,而MCV呈逐渐下降趋势,三组相比AMP、MCV(P〈0.05)。结论:MCV、AMP以及ML在DPN不同证型中的变化具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韩迪主任认为从中医论治支气管扩张症总不离虚实两端,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证。临床上实证多见于痰热壅肺证与肝火犯肺证,虚证多见于肺脾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支气管扩张症病机的形成责之于“痰、热、瘀、虚”。文章主要对韩迪主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对1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内进行了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搭桥术后气虚痰瘀仍是基本病机,术后易出现痰浊壅肺、胃肠症状。结论冠脉搭桥术前后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可为防治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肺通口服液治疗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性的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253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肺通大剂量组(84例)、小剂量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疗程12周,观察肺通口服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在疾病疗效比较中,肺通大剂量组非劣效于对照组;肺通大剂量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6 min步行距离、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及肺功能(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能力)等指标比较,肺通大剂量组有优于对照组及肺通小剂量组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肺通大、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肺通口服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黄春辉  李七一 《中医杂志》2018,(6):530-531,535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是痰瘀互结,化痰祛瘀法是其常用治法,病机变化为本虚标实,疾病后期出现正虚。在治疗过程中,当以扶正为主,除益气滋阴外,还需注意行气活血、通阳利水,同时应重视调理脾胃,在辨证、辨病基础上运用心衰1号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1.
亓教授指出:甲状腺肿初起以邪实为主,气机郁滞,痰气郁结;久病则由实致虚,虚实夹杂。治宜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用生脉散和消瘰丸加减,祛邪而不伤正,痰瘀而脉道通,气阴复则其本固,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2.
田黎 《河南中医》2010,30(10):961-963
黄仰模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注重病因,治病求本。认为结气劳伤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的主因,火盛阴虚,气阴两虚是最常见的病机。在治疗上辨证论治,因证施药,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总结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瘀,病位在脑,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但亦有实中带虚者,临床治疗应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注重辨脏腑虚实,随证治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黄仰模教授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方面注重患者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辨证论治,选药灵活,组方精当。素体阴虚气郁化火型则疏肝解郁、养阴清热;阴虚阳亢痰气交结型则清热养阴、行气化痰;痰瘀互结阻滞经络型则消痰散结、活血通经;气阴两虚顽痰阻络型则益气养阴、祛痰通络。黄仰模教授在治疗上重视存阴,因为甲亢患者体质的特殊性,所以将养阴清热法贯穿于甲亢治疗不同阶段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姜德友  曲晓雪 《河南中医》2016,(7):1237-1239
瘿病形如缨络,由此得名,瘿病之状如缨络,在颈绕喉,以地理环境和精神因素为发病原因,其病机不外乎气滞、痰凝,血瘀、肝火郁结。临床治疗采用辨证分型,痰浊阻滞证治法为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首选软坚散结类药物如海藻、昆布、海带等;肝郁气滞证治法为疏肝理气消瘿,当用陈皮、柴胡、槟榔、青皮、香附、木香等疏肝理气药;痰结血瘀证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方中多用当归、川芎、青皮、陈皮等理气活血化痰药物;肝火旺盛证治法为清肝泻火,消瘿散结,古代医家喜用苦寒药物如龙胆草、黄芩、栀子、夏枯草等以泻其火,同时配用清热解毒药如白蔹、白头翁、连翘、水牛角、松萝等来消痈散结;心肝阴虚证治法为滋阴降火,宁心柔肝,选药多为滋阴降火散结类;气阴两虚证治法为益气养阴,用药多为人参、黄芪、茯苓。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历代医家也将针灸运用于治疗瘿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慢性心衰病机认识与治疗经验。心衰是各种心病日久的常见转归,其危害严重。由于导致心衰的疾病不同,因而患者发病年龄、体质、病程与病性有明显差异。心气心阳虚损,乃至衰竭,推动无力,气化失司,以致血瘀水停,是心衰发病的共同病机。五脏俱病,病位在心;心脏受邪,体用俱损。正虚邪实互为影响,心气心阳不足,正虚不充,必然导致气滞、痰浊、瘀血、寒凝、浊滞、水停等邪气内生,邪甚伤正。因此,治疗心衰强调补虚扶正与祛邪泄浊兼顾,以益气温阳、活血通脉、行水泄浊为治疗原则。创制心衰1号方、心衰2号方、益心汤等,并随证加减,常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67-969
总结导师崔云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经验。从其本虚标实的病机出发,本病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是在消渴病气阴两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瘀血、痰浊,并阻于络脉,气血不能畅通,筋脉肌肤失养所致。将本病分期论治,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中期以肝肾阴虚、痰瘀阻络为主,晚期以脾肾两虚、寒凝血瘀为主;治疗大法早期补气养阴,中期补益肝肾、活血化痰通络,晚期健脾补肾、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治法,应贯穿病变始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按照统计学方法,探讨该病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4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4.03±8.06)岁,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以60岁以上的发病率高。男女发病比例为1∶1.53,糖尿病病程在0~10 a者最多。本病各证型出现比例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阴虚血瘀证。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发生于老年人,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并不密切,辨证多以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较为多见,血瘀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刘松江教授认为肺癌的病机不外"痰、瘀、毒、虚",而正虚为其病理基础,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其病位主要在肺,但由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及疾病的发展又兼及他脏,流注周身,最终五脏均可受累,使病情迁延或加重。肺癌患者早期正气不虚,邪气尚浅,病性以标实为主;中期邪气日盛而正气渐虚,病性虚实夹杂;后期正气大虚,病性以本虚为主。正虚邪实是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和必然结果,并贯穿病程的始终。治疗强调扶正与祛邪并举。  相似文献   

20.
根据张照兰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病例以及对该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的观点,归纳出张教授对其病因病机的看法,认为脾胃虚弱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基础,肝气郁滞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条件,血瘀、湿热、痰饮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产物;从病因病机出发,阐释其临床辨证论治的精要,提出以益气健脾、疏肝解郁、祛痰化瘀为治疗大法。同时张教授重视身心调养在该病的治疗中亦非常重要,并总结其遣方用药的规律,尤其是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用方用药的特色,以期为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