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孚公司新近提出新型液化天然气(LNG)加工平台设计概念并付诸实施,即从降低投资和缩短建造时间出发,使得一艘浮式LNG平台可以机动地用于多个油田的开发。由于不必要做现场准备工作,这种近海液化天然气加工平台的设计使得快速建造成为可能。并且平台主体、LNG储罐及平台面工作仓的建造也可以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2.
美孚公司新近提出座经天然气加工平台工付诸实施,即从降低投资和缩短建造时间出发,使得一般浮式LNG平台可以机动地用于多个油田的开发。由于不必要做现场准备工作,这种近海液化天然气加工平台的设计使得快速建造成为可能。并且平台主体、LNG储罐及平台面工作的建造也可以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天然气工业中,液化天然气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设有接收终端进口LNG,将其汽化后通过管道系统提供给工业用户或居民,或者直接由火车、公路槽车运送LNG到卫星站为LNG汽车提供燃料。为了引进国外液化天然气,我国已在广东深圳和福建莆田建造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并准备在广东珠海、浙江宁波、江苏、山东青岛、辽宁大连、河北唐山等地陆续建造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全球LNG供应资源种类较多,各有差异,同时热值变化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目前天然气储存设备的现状.介绍了某大型天然气球罐建造过程中工程设计、球壳板压制及组焊等方面的技术数据和经验,为大型球罐的设计及建造提供一些指导意见.提出天然气以液化低温方式储存更加高效和经济,液化天然气低温储罐势必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海洋天然气年产量4500×108m3,占世界天然气年总产量的21%。海上天然气的开发不仅环境严峻、技术复杂、投资巨大,而且建设周期长、现金回收晚,风险性较大。到目前为止,开发的都是一些大型的商业性天然气田。而大量的边际气田一般为地处偏远的海上中小型气田,如采用常用的固定式平台进行开发,收益较低,风险太大,对投资者无足够的吸引力。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PSO)是一种新型的边际气田开发技术,具有投资低、建造周期短、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文章介绍了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的概念,结合国际上最新的设计方案对该装置的液化流程、LNG储存系统、卸货系统以及总体布局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液化天然气球罐为国内首例产品,简述了其设计及建造的要点,以期对同类设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在陆地上主要通过镜道进行输送,而在海上则使之液化后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船)输送。LNG船只能采用常压超低温方式运输液化天然,因此,对其储罐材料,支承材料,绝热材料,二次防护都有特殊要求,另外,船体还采用双重船壳结构,并设有惰性气体注入装置。由于 LNG船超低温性及可能对入和环境造成的危险性,在建造,装卸及运输过程,必须遵守国际和各地区颁布的运输法规。文章对上述内容做了详细介绍,还对LN  相似文献   

8.
《青海石油》2008,26(2)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船4月3日在上海交付使用。中国成为继英国、瑞典、日本、韩国之后,世界上少数能够建造这种船舶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石油学报》2006,27(3):107-107
目前,国际上液化天然气技术已经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商业化运作,从液化天然气工艺设计到施工,以至调试运行、人员培训等完全商业化运营。国际大公司基本拥有各自的天然气液化流程、冷箱设计专利及核心技术,另外拥有比较成熟的项目运营管理经验,这是国内研究设计单位所严重缺乏的。虽然国际上关于天然气的运作已经商业化,但是各公司仍然大力投入天然气液化技术的研发,以进一步提高天然气液化流程效率,减小系统复杂性,提高可靠性,以及减少设备初投资及运营成本等。  相似文献   

10.
液化天然气作为一门新兴的工业,近30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LNG作为不可替代的能源,在运输、储存、开发、利用等方面独具特点。包括预处理、液化和储运三个主要部分的天然气液化技术,在国内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技术成熟,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从而奠定了液化天然气工业的基础。威远天然气化工厂近期开发的采用带透平膨胀机致冷的克劳得循环代替焦尔-汤姆逊节流效应的制冷循环,具有设备少、工艺流程合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一直在为马来西亚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提供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并帮助建设液化天然气厂加工南海天然气。与此同时,日本借马来西亚产出的南海资源,保障了本国能源需求。近期,马来西亚总理纳吉表示,马计划注资13亿美元,建造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力争2020年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贸易枢纽中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亚洲电力需求的增长,亚洲国家在天然气发电方面的用量将迅速增长.联合循环发电和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使天然气发电效率大大提高.而大型跨国输气管道的建设和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的建造使天然气运输成本越来越低.由于天然气发电清洁,使用方便,经济效益较好,适合电网调峰需要,因此天然气在发电应用方面越来越具有传统燃煤发电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液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阎光灿  王晓霞 《天然气与石油》2005,23(2):10-16,24,i001
天然气液化是一个超低温过程,工艺要求比较复杂。液化用原料天然气比管输气态商品天然气要求有更高的纯度。介绍了原料天然气的预处理技术;论述了天然气液化技术,包括基地型LNG工厂、调峰型LNG工厂和接收终端的生产工艺、主要工艺设备的比较与选择;讨论了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混合工质循环与氮膨胀循环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国内天然气液化技术主要采用混合工质液化循环和氮膨胀液化循环。为探讨两种流程的经济性,设计了混合工质液化循环和双级氮膨胀液化循环两种流程,分别对这两种流程进行了模拟,优化了流程的参数,并对它们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等进行了分析。混合工质液化循环比氮膨胀液化循环复杂,设计计算困难,但其运行费用仅为氮膨胀液化循环的三分之二,而初期投资也比双级氮膨胀循环要低。混合工质循环投资少、功耗低、经济性好,应是国内发展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的首选流程。  相似文献   

15.
车用液化天然气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天然气汽车(LNGV)是以液化天然气(LNG)为燃料的新一代天然气汽车,代表着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方向。中原油田利用自身天然气资源的优势,成功地开发了一套车用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工艺,并对LNGV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2007,27(1):139-139
椐权威人士证实,中海油公司正与伊朗政府就开发伊朗北帕尔斯(Northern Pars)天然气田进行谈判。伊朗已与中海油签署了一份价值160亿美元的协议,内容包括开发伊朗北帕尔斯天然气田和建设液化天然气输送设施,用以将液化天然气出口至中国。伊朗是全球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是伊朗第二大能源买家,仅次于日本。据估计,北帕尔斯天然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在48万亿立方英尺左右,是伊朗第二大天然气项目。该国最大的天然气项目为南帕尔斯天然气田海上气田,规模比北帕尔斯天然气田大得多。目前,中石化集团正与伊朗就一份25年的液化天然气合同,以及伊朗Yadavaran油田开发事宜进行洽谈。双方在2004年下半年曾签署了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协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世界》2006,(6):70-72
国家引进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规划和国内多个天然气液化项目的建成,为建设液化天然气卫星站、实现小区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培育初期,如何合理利用LNG卫星站把握进入天然气下游市场先机,如何保证投资合理和资源供应灵活,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将就以下专题为您提供专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壳牌公司东方液化天然气业务部(以下简称“壳牌”)2007年9月4日宣布,该公司已和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框架协议,协议下的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来源是澳大利亚西澳州的高更项目。该框架协议涵盖了液化天然气供应的主要条款,并约定壳牌和中国石油将共同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我国建成投运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基本负荷型液化天然气(LNG)工厂,日处理天然气150万m^3,LNG年产量约为43万吨。该工厂由德国Linde公司提供天然气处理和液化技术,由德国Tractebel Gas Enginering(TGE)公司提供LNG的储存和灌装配送技术。工厂的原料气来自附近的油气田。生产的LNG灌装在集装箱罐中,通过公路运输到各个接收站,然后,LNG被汽化并经过较短的管线输送给工业和民用客户。本文对该工厂的工艺流程进行技术分析,以期对国内液化天然气工厂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液化天然气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帆 《天然气技术》2007,1(1):68-71
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液化天然气的特性、优点及国内液化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情况,推荐了几种主要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工艺,提出了我国进一步推广液化天然气生产和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