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质隧道依然是我国隧道挖掘中的重点,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推动我国隧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应对于土质隧道开挖施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更好的发展措施。基于此,本文对土质隧道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积极探索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对土质隧道爆破强夯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土质隧道的开挖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的特点及施工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Ⅲ级围岩超大断面隧道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时,受拉破坏区域均存在于台阶处,上部导坑掌子面未发生受拉破坏,塑性破坏分布于开挖台阶两侧;上部导坑若一次性开挖,面积过大,掌子面出现较大范围塑性屈服破坏区域,需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上部导坑。本文工程隧道拱顶最大下沉量、钢拱架所受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拱顶处围岩压力均处于安全状态;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超大断面隧道采用单侧壁上下导洞法开挖的安全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大断面土质隧道塌方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建兵 《土工基础》2003,17(1):28-30
大断面土质隧道在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塌方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以四川冶勒电站防渗墙施工廊道为例 ,总结塌方的形式和处理措施 ,提出塌方预防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严晗 《岩土工程界》2002,5(3):58-60,64
以某工程为例,介绍了严寒地区富水土质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学平 《山西建筑》2006,32(10):274-275
结合一些大断面隧道的施工经验,总结了不同情况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特点及适应性,以便为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类土质路堑边坡动态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类土质路堑边坡为例,采用现场监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展开边坡稳定性分析。首先,根据勘查获得土层分布和滑体厚度信息,布设测点进行位移监测,坡体深部位移和坡面位移监测结果显示,微型钢管注浆改性后的坡体经过再次开挖,位移接近滑动临界值。颗粒元程序模拟初次滑坡过程,在此基础上,恢复滑面附近颗粒间平行连接,以模拟注浆改性的效果,并继续进行开挖计算,数值模型监测点显示,坡体位移呈现渐进性变化,最后发展趋于破坏,再次论证边坡的极限平衡状态。最后,采用矩形抗滑桩联合坡脚矮挡墙进行加固,达到治理效果,证明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这种现场监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适于动态分析,并能及时作出趋势性预测,建议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小型边坡分析中。  相似文献   

7.
鲁彬 《市政技术》2020,(3):85-89
以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重庆北站下穿龙头寺火车站南广场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中洞法、柱洞法及侧洞法进行二维动态开挖模拟,对比分析3种施工方法下的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特征,比较三者在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及造价等方面的优劣势,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洞法和柱洞法施工造成的拱顶沉降和既有线结构沉降较小,侧洞法最大,对于重庆北站D区超浅埋大断面隧道采用中洞法施工是最佳的方法,现场监测得中洞法施工拱顶最大沉降为-7.76 mm,与模拟结果比较接近,说明该工程采用中洞法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并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益,可为类似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院平  王明年 《四川建筑》2006,26(6):91-92,94
以郑西客运专线某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差分程序对CRD法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通过分析支护结构受力、围岩位移等计算结果,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本计算结果为设计提供了依据,可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隧道矿山法施工下穿既有铁路,往往具有开挖断面大、地层变形影响范围大和需要严格控制路基沉降等特点。以某城市道路以隧道形式下穿既有二级铁路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对比三台阶法和CRD法施工对路基沉降、边坡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CRD法设置临时仰拱,分块成环、随挖随撑,相比于三台阶法,能更好地控制围岩位移,减小路基沉降和边坡位移,支护结构安全性较高。对本隧道下穿铁路施工而言,CRD法优于三台阶法。  相似文献   

10.
大断面隧道锚杆设置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数值模拟已经成为地下工程分析中十分有效的方法.对于大断面公路隧道,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支护体系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析软岩大断面隧道在同类围岩条件下用同一种方式开挖时,分别采取不同的锚杆布置方式时围岩应力分布、锚杆受力状态对围岩稳定的影响等,可以确定出软岩大断面隧道在一定的围岩级别下最优的布锚方案,并可为大断面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锚杆支护参数的优选、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断面隧洞施工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忠 《山西建筑》2009,35(28):302-303
通过计算和实测特大断面隧洞采用短台阶法施工时的受力,得出隧洞断面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及最不利点,可为大断面隧洞的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大断面隧洞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往往处于洞口段,具有地质条件差、工序多、干扰强等特点。施工中分部过多会影响工效、分部过少易导致失稳,所以合理的开挖工法至关重要。依托济南绕城高速连接线大岭隧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现场实测方法对半步CD法、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三种可能的开挖工法进行适用性比选研究。以拱顶沉降、夹岩水平位移、夹岩应力为指标对不同工法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大岭隧道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产生影响,不同工法的影响程度排序:半步CD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但半步CD法影响程度并未显著高于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其增加量最大为12%,现场可采用半步CD法进行施工。最后钢架应力、位移等监测数据表明:半步CD法可以保证工程安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是三种工法中最适用的工法。半步CD法的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武保华 《山西建筑》2014,(28):199-200
针对大跨度浅埋隧道施工面临的难题,以阳灵隧道出洞口浅埋段信息化施工为例,对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作了介绍,并阐述了地表沉降变形特征,通过必测项目监测分析发现,监控量测能较好的指导大跨度浅埋隧道施工,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思想是把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而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渝宜高速公路骡坪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隧道埋深大、大变形等工程特点,通过围岩变形监测、支护体系受力监测和锚杆轴力等现场监测,分析了隧道大变形段典型围岩的变形特点,得到了隧道在软弱岩体施工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变形规律及支护...  相似文献   

15.
李东平 《山西建筑》2008,34(5):329-330
结合贺家庄隧道施工具体情况,阐述了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七步流水作业法开挖黄土隧道施工工艺,针对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地表裂缝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姚志国 《山西建筑》2007,33(9):262-263
对隧道施工监测的内容、手段、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根据现场的实测数据对隧道的位移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发展趋势确定了最佳的施工方案,指出隧道施工监测对保障施工安全、指导施工、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邱凡  俞建娟  胡宇龙 《山西建筑》2014,(26):171-173
结合杭州地铁5号线创意路站—蒋村站区间盾构法隧道投标方案,分析了斜交隧道施工过程中,上下侧隧道施工先后顺序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阐述了斜交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土体沉降的规律,论述了隧道间净距变化对隧道衬砌受力状态的影响,并通过对隧道周边加固体的数值模拟论证了注浆加固对隧道施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冯家鑫  郇澜 《山西建筑》2011,37(29):151-153
以昆仑隧道开挖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过程中各个开挖阶段的应力图以及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出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浅埋隧道施工的监控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河  孟祥民 《山西建筑》2010,36(9):324-325
通过实例介绍浅埋隧道施工期间监控测量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地表沉降和标准、周边位移允许值、围岩应变管理基准、监控项目的管理基准及监控量测的设计等,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秦成文  常军强 《山西建筑》2007,33(20):348-349
总结了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重点阐述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基底处理、高边坡开挖等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点,对大断面黄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