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为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属于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中,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一旦感染伤口,常使治疗发生困难,伤口迁延不愈。自1983年来,我们用10%水合氨酸湿敷绿脓杆菌感染伤口48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五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10~63岁。伤口部位及种类:小腿慢性溃疡10例,其中3例伴有糖尿病;前臂伤口3例;臀部感染2例;慢性脓胸窦道11例;手、脚外伤感染12例;阑尾切口感染5例;全脓…  相似文献   

2.
对1例手术切口细菌生物膜感染并迁延不愈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文献回顾,探讨术后切口细菌生物膜感染的临床特点、识别及处理方法。研究结果提示,细菌生物膜感染的术后切口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迁延不愈,治疗难度大。个体化身心整体干预结合局部伤口处理有助于治疗此类感染伤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在带有污染的Ⅱ、Ⅲ类切口中置入聚丙烯网片对腹外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腹外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为嵌顿性腹股沟疝术中发现小肠坏死,作小肠部分切除,再用聚丙烯网片作无张力疝修补术。1例为三次消化系统手术后发生二处横结肠瘘合并切口疝,再手术切除部分横结肠,切口以聚丙烯网片作切口疝修补术。1例切口疝术中结肠割破及1例腹股沟疝切口上方2cm有结肠造瘘口,均以聚丙烯网片作疝修补术。7例病人切口内均放置引流物,术前、术后均全身应用抗生素3~5天。结论 7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随访5~29个月,均未有疝复发。结果 聚丙烯网片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排异反应,抗感染力强,只要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即使网片安置在Ⅱ、Ⅲ类切口中也不易发生感染。在带有污染的切口内应用聚丙烯疝修补材料治疗腹外疝是可行的,且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8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治疗经验。结果:病变位于腱膜前2例,位于腹直肌10例,位于腹外斜肌或腹横肌5例,另有1例局限于腹股沟处,本组无累及腹膜及盆腔脏器患者。行聚丙烯网片修补或皮瓣移植修补5例。术后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及切口疝等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多局限于腹壁肌层,较少累及腹膜和盆腔。手术切除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老年腹股沟斜疝是农村常见病,修补的手术方法颇多,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率。笔者于1985~1995年对118例老年腹股沟斜疝采用改良Shouldice法进行修补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8例,年龄60~78岁,平均65.5岁。男113例,女5例。巨大庙5例,大型迹8例,中小型征105例,均采用改良Shouldice法修补。术后平卧l~2日离床活动,术后常规补液、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平均住院10天,治愈出院。随访:最长6年,最短3年,平均4.5年,无1例复发。2手术方法患者平卧,取患侧腹股沟切口,逐层切开。游离精索,高位结扎疵囊。提起精索…  相似文献   

6.
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昕 《中国临床医学》2002,9(6):724-725
目的:探讨用聚四氟乙烯(ePTFE)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用ePTFE补片修补12例巨大腹壁切口疝。结果:治愈11例,死亡1例(术后死于ARDS)。随访9例,失访3例,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2例术后肺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全组伤口无感染,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ePTFE补片用于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无张力修补是安全、有效的,特别在腹壁缺损较大、腹膜关闭困难时,病人感觉局部舒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腹壁切口疝的手术复发率。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腹壁切口疝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有1次以上的切口疝修补手术史。20例均采用巴德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补片进行修补术,术后腹带加压包扎2周,放引流管引流积液积血,引流管3~5d拔除,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素。20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0d。结论:对复发性腹壁切口疝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聚丙烯网塞及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优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填充物及成型补片对216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45min;术后3~8h病人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2~3d。术后排尿困难3例,切口血肿1例,无一例切口感染。腹股沟异物感10例,睾丸炎1例。术后随访6~96月206例,仅1例复发,复发率0.45%。结论锥形填充物及成型补片组织兼容性好,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是理想的疝修补材料。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特点。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Bard)公司生产的PerFixplug产品,治疗56例腹股沟疝,观察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活动能力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0min,切口无明显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单侧疝平均3~10h;双侧疝平均24h。2周恢复正常工作。并发症主要是尿潴留5例,伤口积液1例,无切口感染;随访2~3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损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适用范围广,是理想有效的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50min。住院时间7~9d,平均8d。术后患者均无严重异物排斥反应。1例患者术后第1天手术部位皮肤稍红,经处理后第3天恢复,切口轻度疼痛;1例出现腹股沟异物感与坠胀感,半个月后症状消除。无皮下、阴囊血肿及切口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1~2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满意,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对腹壁窦道与瘘管的认识,提高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漏诊腹壁窦道与瘘管致伤口延期不愈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包括腹壁切口窦道3例、瘘管1例,引流伤口窦道3例。6例腹壁伤口大小1 cm×1 cm~3 cm×3 cm,伤口深2~5 cm,颜色陈旧,分泌物不多,伤口周围不红肿或稍红肿,压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胆道镜取石术1例窦道周围肿块,大小如核桃,红肿、质硬,压痛明显,破溃伴有脓性分泌物流出。7例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早期均漏诊腹壁窦道与瘘管致伤口延期不愈。漏诊时间21 d~1年(134.29±113.81)d。7例均经B超、CT或窦道、瘘管造影检查确诊,后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相应治疗1~10 d出院,伤口7~14 d拆线且均愈合。随访3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临床对腹部手术后伤口持续不愈合或愈合后再次出现感染患者,要警惕腹壁窦道或瘘管形成,应及时耐心了解病史,并行相关医技检查,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12.
作者1986年2月~1997年10月共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845例。发生切口感染2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16~78岁,其中>60岁15例。单纯型1例,化脓、坏疽型14例,阑尾穿孔腹膜炎7例。切口均选择麦氏切口。有腹膜炎者作切口下方引流。切口感染发生时间为术后3~7天,愈合时间最长对天,平均15天。讨论: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迟钝,自觉症状模糊不清,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能及时确诊而贻误病情。病程往往超过2天,入院时部分患者阑尾坏疽、穿孔,加之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常伴有心血管、肺和肾…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女,32岁,女扎术后15天。切口周围硬结、疼痛及感染12天O1997年4月19日人院。曾于4月4日行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术后3天,发热,切口周围疼痛,给青霉素静点,术后7天切口去线时发现皮下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切口周围硬结、疼痛,继续抗炎及局部换药,到术后第15天,无好转,经B超检查提示:皮下可见4.scmXI.scm液性暗区,边缘不整。查:T:36℃,BP:12/gkPa,腹部平坦,下腹正中可见长约3cm手术搬痕,下数第1、2针距间少量脓性分泌物渗出,切口周围及右侧可触及约5.Demx3.scm硬结,质硬,压痛明显,不活动,轮廓清楚。…  相似文献   

14.
TUVP+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BPH并腹股沟疝(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PH合并腹股沟疝病人同期行TUVP+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方法及优越性,可行性.方法:报告经治的22例BPH合并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手术时间55~120分钟,术中出血少平均70mL,无TURS(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伤口无感染,术后5~7天出院.22例随访3~36月,排尿通畅,无疝复发.结论:TUVP+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老年人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及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二年无一例复发。全部病人未见感染,有伤口血肿并发症1例。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易掌握且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丙烯网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用聚丙烯网片修补65例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手术修复成功,无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及排异反应等并发症。随访1~6 a无一例复发。结论:腹壁切口疝聚丙烯网片修补术是一种无张力修补术。其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方法,可作为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月至7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病人23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术后1例出现尿潴留,1例发生阴囊水肿。术后3~4天出院,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小腿开放性骨折减张延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腿开放性骨折186例,其中98例(A组)均经清创一期缝合伤口,88例(B组)经清创后减张一期或延期缝合伤口。结果A组伤口浅层感染36例(36.7%),骨髓炎18例(18.3%),骨不愈合21例(21.5%);B组伤口浅层感染3例(3.5%),骨髓炎2例(2.2%),骨不愈合5例(5.6%)。B组三种并发症均明显少于A组。结论针对Ⅱ级以上的小腿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给予减张一期或延期缝合,对降低伤口感染率及骨髓炎、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5~65min,平均42min,术后8~16h开始进食,平均11h,术后12~24h下床活动,平均16h,住院时间3~7d,平均4.5d。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出血及感染发生。术后并发尿潴留5例,阴囊水肿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2~4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孔振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98-2398
目的 探讨自制圆锥形充填物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2009-02-2010-12 125例行自制圆锥形充填物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系统性地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40min,6 h能下床活动,伤口轻微疼痛1~2 d,术后排尿困难8例,伤口异物感5例,无切口感染,随访2 a无复发.结论 本法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一种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较少、经济实惠、适宜广泛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