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客观上对护理学科提出丁新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核心思想已从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阶段.逐步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阶段。所谓“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思想或称护理观念,其主旨是“病人为中心,不仅重视疾病的生理护理,而且重视病人的心理变化,以及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发展。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康复的指南,必须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自然、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已摆在了疾病研究的突出位置,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也从以疾病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如何让护理专业的学生走上临床岗位就能适应这种转变,树立整体护理意识.对护理程序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整体的人健康为中心"护理学向独立学科发展.护理工作的内容由单纯的疾病防治护理扩大到全面心理护理,预防保健护理.开展体现医院高水准的关怀服务的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是整体护理的特征,也是整体护理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入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也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减轻患者焦虑,促进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护理管理应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 ,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促进护理教育和学科发展的关键 ,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一大举措。然而 ,目前的护理管理仍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 ,以业务为主、以疾病为中心与整体护理核心相违背 ,不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因此 ,改革护理管理模式 ,更好适应整体护理的开展 ,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绕以病人为中心 ,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是我们探索和尝试的方向。我院自…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发展,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儿科的整体护理在各医院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是儿科整体护理人才较为匮乏,加之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在护理上不配合、在语言交流上较困难。因此,结合儿科整体护理的特点,为儿科临床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整体护理人才,是儿科整体护理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科学、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起因、治疗以及康复的全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被大多数医院应用,手术室整体护理也得以深入发展。我院手术室自2001年1月以来采用整体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谈护理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年美国罗彻斯大学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教授G .L .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至今已有 2 0年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观点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医学模式的转变 ,给医疗卫生服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也带来护理观的变化 ,护理教育改革只有适应医学、护理模式的变化 ,才能培养出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1 医学模式的转变带来护理工作的深刻变化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学科 ,不仅具有医学的特征 ,而且也具有独立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世界上护理工作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到…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这对护理本科教育提出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理教学应适应新世纪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医学将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也从以疾病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因此,临床护理教学也应适应这个转变,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1.医学模式的转变带  相似文献   

12.
黄丽璇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30-1030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在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室中开展整体护理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士从思想素质到业务素质都要到位,才能有效开展血透室整体护理,现将实施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昊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127-12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开展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的优质护理。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  相似文献   

14.
周亚萍 《河北医学》2001,7(6):562-56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转变 ,整体护理模式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它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 ,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护理工作模式[1] 。根据这一定义 ,护理工作的重点是从疾病的护理转向病人的护理 ,从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转向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因此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本文结合整体护理工作临床实践 ,试图探讨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实施的要点。1 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护理的对象是病人 ,所以一切护理工作必须围绕病人的健康而展开。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 ,…  相似文献   

15.
在医学日益发展的今天,护理学已成为独立的学科正日趋完善。护理教育如何适应ZI世纪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是我们护理教育者的历史使命。面向对世纪的护理教育,必须跟上“2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步伐,必须逐渐与国际护理模式接轨。1现代护理教学模式的转变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正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也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发展。l.l完善护理专业人才的合理知识结合本着“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指导思想,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专护理教学要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就要开展以护理程序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程序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精神医学和护理学科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也产生了变化。实施精神科整体护理是必然趋势。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化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将护理临床和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模式。为适应这一新的护理模式,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由原来封闭看管、生活身体照顾、治疗的协助者发展成为生理——心理——社会兼具的整体性护理,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重建精神科护士新角色,已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关注的热点。1 功能制护理精神科护士角色传统的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参与疾病护理的…  相似文献   

18.
徐艳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4):757-758
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现代护理进展演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人文精神作为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已得到广泛关注[1]。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护理工作正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997年我院肿瘤外科实施了整体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制定护理哲理优美的环境、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  相似文献   

20.
徐榕  沈莉萍  李雪 《中外医疗》2009,28(35):129-129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护理学科的深入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程序逐步代替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门诊开展整体护理,为病人实施全身心的优质服务,这不仅要求护士掌握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娴熟的技术。2003年,我院首先在病房实行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已经收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然而门诊护理由于仍然按功能制划分有导诊、分诊、注射室、输液室、换药室等组织结构,完成整体护理就缺乏规范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