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水稻品种盐粳456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方法,探讨了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保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的前提下,氮肥适当后移,增加穗肥的比例,可协调水稻的群体指标,有效控制分蘖高峰期群体茎蘖数,提高茎蘖成穗率与单位面积颖花量;有利于提高齐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比例。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可获得最高单产788.2 kg/667 m2,比5.5∶4.5和7∶3的处理分别增产1.2%和11.9%。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盐粳188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水稻新品种盐粳188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2∶5∶3的B处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颖花数、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及结实率、氮素利用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产量达720.45 kg/667 m2,分别比C(3∶4∶3)、D(3∶5∶2)、A(2∶4∶4)处理增产1.11%、2.93%、7.83%。  相似文献   

3.
在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0kg/hm2(S0)、4000kg/hm2(S4)、6000kg/hm2(S6)、8000kg/hm2(S8)]耦合4个施氮水平[0kg/hm2(N0)、90kg/hm2(N90)、180kg/hm2(N180)、270kg/hm2(N270)]对水稻茎蘖动态、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特征、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施氮条件下,秸秆还田明显抑制水稻生育前期茎蘖的发生和茎蘖高峰的形成,促进水稻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提高剑叶光合速率,稻谷产量增加2.22%~4.44%。2)氮肥单施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茎蘖数和最高苗数显著增加,分蘖高峰提前7~14d;施氮显著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量和稻谷产量,明显延缓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速率的下降。3)同等施氮条件下,与S0相比,秸秆还田S4、S6处理促进水稻茎蘖发生,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著增加,以S6处理增幅最大,平均增加36.58%,生育后期剑叶光合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S8处理则对水稻茎蘖发生、光合作用和氮素吸收表现出负面影响。4)秸秆还田耦合施氮量显著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稻谷产量,与N0S0相比,两者配施水稻显著增产9.59%~23.51%,以N180S6处理产量最高,达10.56t/hm2。适宜的秸秆还田量耦合施氮量可促进水稻茎蘖发生和有效穗形成,增加氮素和光合同化物积累,从而增加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4.
氮肥运筹对超级稻盐丰47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了氮肥运筹对超级稻盐丰47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2:5:3的B处理,获得了产量731.5kg/667m2,分别比C(3:4:3)、D(3:5:2)、A(2:4:4)处理增产了4.1%、4.8%、9.3%。同时表现为B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颖花数、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及结实率、氮素利用率均高于C、D、A处理。  相似文献   

5.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设4个处理(基、蘖、穗肥比例分别为2:4:4、2:5:3、2:6:2、2:8:0),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盐丰47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穗肥比例为2:5:3的处理产量最高,为705.9 kg/667 m2。同时该处理的单位面积颖花数、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氮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率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淮稻11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或6∶4时,2个品种穗粒结构协调性好;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最终成穗率达70%以上,并能增加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最终实产明显高于其他比例处理。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插秧不同时期氮肥配施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机插秧氮素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施用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氮素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Y两优1号机插秧的生育期影响不大;适当增加穗肥施用比例,能提高分蘖成穗率,从而增加有效穗数,以及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氮肥的合理施用也有利于提高氮素的农学利用率;Y两优1号机插秧的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以6:4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氮素调控对不同穗型超级早稻光合特性和稻谷产量的影响,以前期试验基础上筛选出的大穗型、多穗型和穗粒兼顾型超级早稻代表品种中早39、陵两优268和淦鑫203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不同施氮量和基、蘖、穗肥比例处理(T1,纯N为0 kg/hm~2;T2,纯N为112.5 kg/hm~2,基、蘖肥比例为7∶3;T3,纯N为150.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3∶1;T4,纯N为187.5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5∶4∶1),测定和分析了各处理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动态以及稻谷产量。结果表明,T2处理在分蘖期能有效增加所有3类水稻品种的分蘖数,提高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饱和净光合速率。相比T1和T2处理,增施氮素穗肥的T3、T4处理对3类不同穗型品种均能有效提高齐穗后的穗数、冠层上3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电子传递速率和实际量子产量,增加稻谷产量,且T3处理3类品种均比T4处理具有更高的收获指数和稻谷产量。多穗型品种陵两优268和穗粒兼顾型品种淦鑫203冠层上3叶叶面积对氮素响应比大穗型品种中早39更明显,但在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上,中早39和淦鑫203对氮素响应比陵两优268更明显。在基蘖肥基础上,适当增加穗肥氮素施用,能有效提高不同穗型超级早稻叶面积、光合速率和有效穗数,最终提高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9.
氮素运筹对超级稻Ⅱ优084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在水稻特高产生态区(云南涛源),以超级杂交稻Ⅱ优084为材料,设置4个氮素水平(0、150、300、450 kg/hm2)和2个施氮比例(基蘖肥∶穗肥=8∶2、5∶5),分析了各处理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倒伏指数及茎秆形态学特性,以明确氮素运筹对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素用量增加,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这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显著扩大了群体库容量。但水稻抗倒伏能力随氮素用量增加显著下降,表现在茎秆倒伏指数显著增加,弯曲力矩、折断部位至穗顶的长度及鲜质量显著增大,折断弯矩、弯曲应力显著降低。氮素后移虽然有利于产量提高,但是降低了茎秆折断弯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以滨海稻区代表性水稻品种盐丰47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钵苗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光合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仅施用速效肥料的前提下,氮素中基肥、一次蘖肥、二次蘖肥、一次穗肥、二次穗肥比例为40∶12∶18∶16∶14时,盐丰47的收获穗数、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有效叶面积率、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光合速率较高,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N素基蘖与穗肥不同比例对水稻群体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东风、西安两地大区试验,探讨了N素基蘖与穗肥不同比例对水稻群体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素基蘖与穗肥比为25∶3∶的GN处理,在N-n叶龄期够苗后,高峰苗得到较好控制,获得高成穗率;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分别为708.9、743.4 kg/667 m2,两处理的产量也最高,分别为759.7、805.9 kg/667 m2;基蘖肥所占比例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分蘖率,对叶龄影响不大,但过重施用基蘖肥,无效分蘖多,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降低,而适量增加穗肥,有利于提高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  相似文献   

12.
以盐丰47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缓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比施用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插后1.5叶龄期施用一次蘖肥45 kg/hm^2,在插后7叶龄期施用112.5 kg/hm^2穗肥会获得高产。该施肥模式增加了后期穗肥的施用量,促进了齐穗后干物质向穗部的转移,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同时高效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大,该施肥模式齐穗及生育后期仍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达到了保蘖促花的作用。通过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得出该施肥模式通过增加颖花数、千粒重、结实率和每穗成粒数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氮肥配置栽培的水稻空育131为材料,测定其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不同氮肥配置下的群体生长发育情况不同,氮肥在基蘖肥、调节肥、穗肥、粒肥中的比例以75:20:5对空育131的群体茎数动态、叶片氮含量、叶面积及地上干物重有促进作用而明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移栽基本苗对机插水稻生育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移栽基本苗,有利于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与收获穗数、齐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与有效叶面积率以及齐穗期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不利于茎蘖成穗率、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的提高。移栽基本苗86.71×104/hm。的处理B3获得单产10.27t/hm^2,比处理B4、B2、B5、B1分别增产0.7%、2.0%、2.4%、5.1%。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养分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及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水稻各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均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且合理的氮肥运筹能促进各养分的吸收及转运。在本试验条件下,随分蘖肥比例的提高,孕穗期至成熟期水稻叶片及茎鞘各养分转运总量和穗部来源于叶片及茎鞘各养分转运的贡献率均有增大的趋势。孕穗期至成熟期叶片和茎鞘氮、磷、钾养分转运量最高分别达17.1%、21.2%、14.8%。在纯氮用量为195 kg/hm2时,基肥、蘖肥、穗肥最佳施肥比例为5∶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与水氮配施的理论与技术,探讨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油菜秸秆堆腐还田和直接还田两种秸秆还田方式,裂区为淹水灌溉和控制性交替灌溉两种水分管理方式,裂裂区为4种施氮量,分析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模式下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主要生育时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LAI)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互作效应显著;且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秸秆堆腐还田对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调控显著高于秸秆直接还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提高了4.71%~6.50%,群体干物质显著增加了9.22%~13.30%;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显著,有效穗数及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5.9%~9.8%和1.5%~5.2%,从而使产量提高了9.5%~13.4%。控制性交替灌溉相对于淹灌能保证足够的穗数,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减缓拔节至齐穗期叶面积衰减,加快结实期群体生长率,利于穗粒数及产量的提高;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从三因素间的互作效应来看,秸秆堆腐还田处理下,控制性交替灌溉与施氮量150 kg/hm^2,可有效提高齐穂期高效叶面积指数(4.80~5.32),具有较高的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6.94~7.36t/hm^2),显著提高了有效穗(181.6万~220.9万/hm^2)及每穗粒数(180~200粒),从而显著提高产量达到10328.1~12464.1 kg/hm^2,为本研究节水减氮增效最佳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氮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施入量,可促进富友33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不利于其成穗率、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与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以及收获指数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N)240.0 kg/hm2的处理E3获得单产9.22 t/hm2,比E4、E2、E5、E1处理分别增产了0.2%、3.1%、3.4%和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