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对股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术式为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优良率为73.1%,明显低于观察组92.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明显高于观察组3.8%.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1±1.8)个月.观察组为(4.2±1.1)个月.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而言,相较于切开复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优.可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的6~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对照组47患者骨折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5例患者发生感染.二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局部血供破坏小,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干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istol膝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能够有效减少股骨干骨折术中损伤,促进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交锁髓内钉与股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股骭不稳定型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股骨干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患者采用髓内钉治疗,17例患者采用股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4.81±2.4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髓内钉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股骨解剖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股骨解剖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06±1.63)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9±1.9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疗效确切,在减少手术创伤、加快骨折端愈合方面效果优于股骨解剖板内固定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愈合时间为(23.0±2.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5±2.0)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且愈合所需时间短,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7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77.14%,高于对照组的45.71%(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并治伤散巴布剂外敷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治疗组52例另予治伤散巴布剂外敷,对照组46例另予云南白药外敷。于治疗用药后第2、5、10、15天分别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及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对照组为76.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并治伤散巴布剂外敷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加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对比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第6个月的髋关节优良率、临床总有效率和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出院当天的VAS评分、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低,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的髋关节优良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够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观察交锁髓内钉动力化及静力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 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实验组于4-6周采用动力化固定,对照组完全采取静力固定。结果:随访40 周,骨折对位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动力化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有利于伤肢功能恢复,并减少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股骨干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附52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增亮  隋秀娟 《中医正骨》2005,17(4):13-13,15
为研究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最佳固定治疗方法,对采用髓内梅花针内固定(A组)、加压钢板内固定(B组)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C组)三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528例进行了随访比较.结果显示,B组疗效最好,优良率最高,认为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为首选,其他两种方法也可有选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人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同时实施系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固定实施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手术持续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股骨干骨折骨不连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及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中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骨科收治的63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4周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Hohl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90.00%,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伤口感染,对照组有1例患者骨折愈合延迟,在术后第9个月经X线检查骨痂全部行成,骨折线基本消失。结论:中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帮助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应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92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指标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几率小于对照组,同时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恢复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要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同时负面作用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华 《中医正骨》2005,17(10):55-56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我科从1998年2月~2003年3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0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治疗效果,探索交锁髓内钉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近4年来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病例,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例髓内钉断裂,1例患肢缩短,其余病例均优良.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在尽可能保留骨折血运前提下将骨折复位固定,并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及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股骨干骨折病人分为对照(n=40)、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另一组行闭合复位。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另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12例。结果112例均获随访13(9~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下肢功能良好。结论本法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用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方法:选择摔伤、砸伤、撞伤致股骨干骨折35例,应用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结果:中药配合交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结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方式主要有髓内和髓外固定两类的优缺点,以及动力型固定和静力性固定两种方式优缺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下肢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交锁髓内钉手术上加动力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疗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