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4例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系统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选择较破口直径大1 ~ 2 mm的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观察介入封堵术即刻及术后1、7 d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变化,并于术后第30、90、180天随访观察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 超声测量4例患者窦瘤破口直径为(9.3 ± 3.6)mm,升主动脉造影测量窦瘤破口直径为(8.7 ± 4.2)mm。术后无溶血、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术后7、30、90、180 d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右心房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封堵器对瘤壁及冠脉开口、主动脉瓣无影响。结论 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系统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导管封堵术及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7年5月单中心连续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11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平均年龄(36.64±10.87)岁;2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平均年龄(28.90±10.06)岁。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残余分流、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术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成功率在导管封堵组为100%(11/11),外科手术组为95%(19/20)(P>0.05)。导管封堵组、外科手术组输血量分别为0 ml、(427.25±331.36) ml(P<0.01),手术时间分别为(60.00±00.00) min、(205.50±129.35) min(P<0.05),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分别为0 d、(1.50±0.61) d(P<0.01),残余分流率分别为9.09%(1/11)、10.00%(2/20)。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术式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均安全有效,但经导管封堵术在微创、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更具优势。对破口合适患者,可优选经导管封堵术。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导管封堵方法治疗主动脉(瓦氏)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12年6月5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经导管介入治疗患者。主动脉根部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见5例均为单个窦瘤,其中3例右冠窦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2例无冠窦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房。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地放置封堵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2个,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3个。5例患者封堵术后均实施超声心动图跟踪随访12 ~ 60个月,平均30.2个月,所有患者心脏内径均有不同程度减小,术后心脏杂音消失,封堵器位置正常,无分流束血流信号及邻近心脏组织结构受累。结论 经导管封堵方法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其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须长时间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嵴内型(IVSD)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S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VSD患者,其中IVSD 22例,SVSD 6例.封堵器由2个圆形盘片和连接腰组成,腰部长2 mm,两侧盘片呈不对称型,左心室侧的盘片呈偏心型,靠主动脉侧的边缘为0 mm,与其相对的边缘为6 mm,右心室的盘片比腰部直径大4 mm.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引导下,经7~10F鞘管通过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的缺损直径2~12mm,平均(4.45±1.93)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 Ⅱ)行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例幼儿PMVSD病例,1例为3岁,心脏超声示膜部VSD,左室面缺损为5.5 mm,右室面分流口为2.3 mm,VSD上缘距主动脉瓣4 mm,另1例为2岁10个月,超声示膜部VSD,左室面缺损7.8 mm,分流口为2 mm,VSD上缘距主动脉瓣5.8 mm,均采用Duct Occluder II进行封堵。 结果 分别选择4 mm × 4 mm Duct Occluder II,5 F输送长鞘; 4 mm × 3 mm封堵器,4 F长鞘,均按常规建立动静脉轨迹后分别释放左盘面和右盘面,按常规释放,术后心脏超声和造影显示VSD封堵部位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返流,1例出现右房室瓣轻度返流;术后2 d行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结论 幼儿PMVSD可选择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进行封堵,输送鞘小,对血管损伤小;术后近期无明显残余分流、无瓣膜反流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多出口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自2008年3月—2013年3月,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封堵器对96例膜部瘤型VSD行封堵治疗,封堵前常规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疗效,术后1周和1、3、6、9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结果 93例膜部瘤型VSD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6.8%(93/96)。术后发生少量残余分流8例,其中7例48 h后消失,1例1个月随访时亦消失。术后4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出院前均恢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由封堵前的(47.5 ± 5.2)mm下降为封堵后的(45.2 ± 5.1)mm(t = 18.33,P < 0.01)。术后9个月随访无迟发性心律失常、瓣膜受损及猝死事件。结论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介入封堵膜部瘤型VSD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好,技术关键是根据膜部瘤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数目及距主动脉瓣距离等参数选择封堵器和封堵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mplatzer导管封堵器(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定其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经导管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 41例,VSD直径4~12.8(平均6.0)mm,其上缘距离主动脉右冠瓣4.5~12(平均6.6)mm.心导管资料示QP/QS 1.4~2.6(平均1.7),肺动脉收缩压19~34(平均25)mmHg.41例膜周部VSD中,18例伴有膜部膨出瘤.结果 41例VSD均顺利闭合成功,选用的ADO 尺寸为6/4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弹簧圈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儿童的可行性和初步疗效.方法4例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儿接受经导管应用弹簧圈封堵术.经左室造影明确室间隔缺损形状、大小和周边情况,选择pfm公司的Duct-Occlud弹簧圈及Cook公司的可控弹簧圈予以病变部位的封堵,弹簧圈直径比室间隔缺损直径大1~4 mm.术后定期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及临床检查随访.结果左室造影显示室间隔缺损部位均有假性室隔瘤存在,分流口呈多发或单发,最大分流口直径分别为2.0 mm、2.7 mm、2.5 mm和1.5 mm.3例病例所选pfm弹簧圈均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自行研制的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先心病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1例,年龄2~60岁,平均(18±11)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12 mm,平均(5.39±2.11)mm.应用7~10 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细腰型封堵器.封堵后15 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7 d.出院前、术后1、6个月和1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结果4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2.0~10.8mm,平均(5.04±l 71)mm。所用封堵器腰部直径为4一12mm.平均(7.27±2.30)mm。37例患者术后15州n重复左心审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古显不无残余分流,4例示微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经胸心脏超声,3例残余分流消失,1例仍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牵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随访期间未恢复,并发一过性Ⅲ度房摩传导阻滞1例。术后心电监护示交界性心动过速1倒,1周后恢复。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同期成功封堵。x线透视时间8~50min,平均(13.60±5.14)min,操作时间30—150min,平均(66 14±20.70)min。随访1—17个月,无感染性心I』=|膜炎、血栓栓寒和溶血等J{发症。结论用细腰型审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窄间隔缺损疗效口J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弥补了以往封堵器在封堵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方面的不足,该封堵器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摘要】 目的 提高对真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认识,总结经导管封堵治疗失败的教训。方法 回顾1例真性膜部瘤型VSD患儿经导管封堵失败病例的术中和术后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检查无经导管封堵治疗手术禁忌证,术中共更换3枚不同直径国产膜部VSD封堵器进行4次封堵均未成功,术后结合外科手术所见,回顾造影图像诊断为真性膜部瘤Ⅱ型VSD。结论 真性膜部瘤型VSD瘤壁比较薄弱,进行封堵治疗时破口可以增大。充分认识真性膜部瘤型VSD,提高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水平,有助于预估手术风险,减少手术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1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漏直径为3~9mm,平均(5.82±2.09)mm。经股静脉通过6~9F鞘管送入封堵器,在X线透视和超声引导下完成操作。结果左心室造影8例为膜部瘤型,3例为漏斗型。造影显示单出口6例,多出口5例,缺损口直径3~9mm,平均(6.09±1.58)mm。应用封堵器直径(8~12)mm。10例患者应用1个封堵器完全封堵。1例残余漏有4个漏口,应用2个封堵器后仍有少量残余分流。升主动脉造影均无主动脉瓣返流。1例术后第3天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2周后完全恢复。术中X线透视时间8~30min,平均(16.91±4.23)min。术后随访1个月~4年,1例残余分流仍存在。全部患者无血栓栓塞、溶血、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封堵器移位,无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疗效可靠,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1例小婴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VSD)术中镶嵌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正中胸骨切口开胸,在食管超声的导引下,在跳动心脏的右心室表面导入Amplatzer封堵器关闭2处肌部VSD.结果成功封堵2处肌部VSD,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将手术和介入治疗结合的镶嵌治疗小婴儿肌部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对比经导管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费用, 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 对国内外有关经导管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VSD的临床对比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VSD大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计算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成功率、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次要并发症等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共11篇文献,总样本量2 0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导管封堵组和外科手术组性别构成比、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导管封堵组患者的年龄较高,治疗的VSD直径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导管封堵组的成功率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3%比98.4%,P = 0.99);经导管封堵组总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次要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外科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9%比25.05%,P < 0.000 01)、(0.56%比2.44%,P = 0.002)、(9.91%比22.69%,P < 0.000 01);经导管封堵组住院时间低于外科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 ± 2.05)d比(11.08 ± 3.76)d,P < 0.000 01];经导管封堵组的手术费用稍高于外科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 793.76 ± 2 196.06)元比(16 919.96 ± 2 647.63)元,P = 0.36]。结论 经导管封堵VSD成功率、手术费用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无明显差别,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患者,因此随着封堵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在适应证范围内经导管封堵术可作为VSD外科手术治疗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摘要】 目的 观察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重度反流患者,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选取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重度反流患者27例,三尖瓣及瓣环无器质性病变,其中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15例(介入组),行传统外科修补手术12例(外科组)。随访6 ~ 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总费用等。结果 两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术后三尖瓣反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无轻度以上的三尖瓣反流。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5),手术时间(30.15 ± 16.04)min,术后ICU时间0 d,住院费用(3.02 ± 0.12)万元。外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3/12),手术时间(79.68 ± 21.48)min,术后ICU时间(1.61 ± 0.63)d,住院费用(2.51 ± 0.16)万元。随访5 ~ 12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合并假性三尖瓣重度反流患者,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评价PDA和ASD封堵器在巨大肺动静脉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5例肺动静脉瘘患者,经造影证实分别为:弥漫多发件肺小动静脉瘘2例,多发囊状肺动静脉瘘2例,单发囊状肺动静脉瘘1例.5例患者均伴有较大瘤囊及粗大引流血管,对5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材料均为PDA和(或)ASD封堵器.结果 对5例患者7支血管的封堵技术操作均获成功.术后平均血氧饱和度由75.2%上升至92.7%,患者缺氧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末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对有巨大瘤囊形成及伴有粗大供血动脉的肺动静脉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应优先考虑PDA或ASD封堵器.此方法 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