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Planning》2015,(9)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语言通过交流从而达到维系人们情感的目的。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其形成于发展无一不受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影响。然而性别歧视无论在哪个民族,都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反映得淋漓尽致《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本文剖析了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形成的根源。从本质来说,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社会中性别歧视的体现,两者紧密相连。性别歧视的社会内涵反映的就是这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的本质的关系。认清两者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减轻最后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最终达到男女平等这一基本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3)
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男女面前的态度是不公允的,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也存在对女性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本文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入手,对其反映出的性别歧视问题和存在根源进行探讨。希望借此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从而改变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殿龙  沈桐 《建造师》2010,(10):126-127
本文通过社会角色称谓、亲属称谓、姓名称谓三个方面来比较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并分析此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
20世纪60年代末期,社会语言学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而作为其分支之一的性别语言学也获得了迅猛发展。本文将从词汇、语义、语言的非对称性和女性言语特色等方面对性别歧视在英语中的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所应该注意的中西文化习俗的一些差异。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人们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在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特别注意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交际中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等现象。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与要求,迫使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必须了解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从而加深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促进其语感的形成,确保正确得体使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英语在逐渐成为国际化的语言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名词化的语法范畴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翻译文体过程中存在的语言现象就是名词化现象。因为在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化当中没有像印欧语里名词化现象那样的明显,但是在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不仅是在种类、应用、数量都是完全高于汉语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名词化的定义、名词化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名词化对比形态。  相似文献   

7.
张安强 《建造师》2010,(6):169-170
交流中,人们常会使用委婉语去代替粗鲁,冒犯的和令人不悦的语言。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本论文研究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只有准确理解与把握这些,我们才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委婉语,使交际更成功。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40)
英语的民俗语言语境在东西方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蕴藏着民众文化的深刻内涵,是语言与民众文化及活动之间的桥梁。而对民俗现象的认识离不开民俗语言的语境,每一个民俗现象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民俗语言的语境之上的,因此,民俗语境是民俗语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英语民俗语言的功能分析及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9.
韩红伟 《建造师》2010,(6):184-185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可分割。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就必须了解语言,所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彼此不能孤立存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任何一种语言教学中必然涉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多年来的英语教学的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了应试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却很少重视文化背景资料的理解,致使三四年级的学生还不知“JohnBull”为何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并不是唯一的困难,缺乏背景知识倒是一大障碍。学习外语的学生应该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及该国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于是,探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理解,借助文化理解为教学提供新的途径,是教学的急需,是教学深层次改革必须解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承载文化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色彩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红绿黑白"这四种色彩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联想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