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同批次GT1橡胶种子苗芽接接穗无性系热研7-33-97,按锯砧时砧木大小和砧木流胶量分成4种类型(大砧多胶、大砧少胶、小砧多胶、小砧少胶)种苗,对橡胶树的茎围生长和割胶第6年的产胶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类型种植材料的橡胶产量无显著差异,胶乳的生理参数(蔗糖、无机磷和硫醇)也表现出无显著差异;在接穗生长上,大砧木和小砧木上的接穗茎围也表现出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以砧木大小或砧木流胶量作为筛选指标,并不能选择出能加速接穗生长或提高接穗橡胶产量的优良种苗。  相似文献   

2.
3种自根无性系砧木对接穗PR107产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3种由巴西橡胶树花药离体组织培养的无性系组成的嫁接组合材料(热研8813、海垦2和大丰99为砧木,PR107为接穗)接穗胶乳在不同季节的干含(DRC)和干胶产量,分析不同砧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砧木对接穗产量有显著影响,优良的可大幅提高橡胶产量,对接穗干含影响显著。砧木对接穗干含和干胶产量的影响因砧木材料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比较3种芽接树年平均产量,PR107/大丰99比PR107/热研88-13高6.22%、比PR107/海垦2高31.83%,PR107/热研88-13比PR107/海垦2高24.15%。②同一芽接树接穗胶乳干含和干胶产量随季节发生波动,在不同季节胶乳干含和干胶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它们受季节影响明显。不同的芽接树接穗胶乳干含和产量受季节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砧木对接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适合L0630红叶李的嫁接条件,以桃树、杏树、榆叶梅、普通红叶李等树干为砧木材料,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方法及秋冬季嫁接保护措施对L0630红叶李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榆叶梅作砧木,接口愈合较好,接穗少有劈裂、脱落现象,枝条较粗壮,成活率较高,达93.3%;在以榆叶梅作砧木的春季枝接试验中,劈接的成活率较高(93.3%),且无明显缺陷;在以榆叶梅作砧木的夏季芽接试验中,T芽接的成活率最高(88.9%),但各芽接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秋冬季嫁接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对嫁接的成活率有较大的影响,各处理的成活率比空白对照提高了21.2%~37.0%。  相似文献   

4.
超高产橡胶芽接树产排胶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超高产橡胶芽接树PB86接穗与砧木的产、排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株的砧木胶乳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硫醇含量、粗蛋白含量、镁/磷比值、蔗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pH值(6.5~7.4)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普通芽接树;而超高产株接穗胶乳的硫醇含量、粗蛋白含量、蔗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pH值等与对照株接穗胶乳之间无显著差异,无机磷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芽接树。说明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砧木具有高产特征,是超高产橡胶芽接树高产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因无法得到自根无性系或砧木无性系使得橡胶树的选育种受到极大的限制和阻碍。法国国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CIRAD)自1980年代开始橡胶树离体培养研究,现已成功建立若干老态无性系的离体微繁体系,并培育出2类新型的种植材料,即自根无性系和芽接复壮无性系。自1989年以来,CIRAD相继在3个亚非国家建立了65hm2大田试验区以期对这些新型种植材料在生长势及产量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鉴定。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初始愈伤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自根无性系以及来自微型扦插的芽接复壮无性系其生长势及产量表现均优于常规芽接无性系,而来自"保存愈伤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自根无性系其生长势及产量则显著差于常规芽接无性系。本文还就这些新型种植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较强的橡胶抗旱种植材料,比较分析了常规芽接苗、籽苗芽接苗、自根幼态无性系3种橡胶种植材料的抗旱生长能力。结果表明,在干旱环境条件下,籽苗芽接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最低,成活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说明其抗旱生长能力最强。因此,在干旱植胶区可考虑推广种植籽苗芽接苗。但在水分较充足时,自根幼态无性系的生长速率明显,研究为2种新型种植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橡胶小型全苗与常规橡胶芽接桩袋苗的经济效益及生长情况调查分析,旨在橡胶种植产业中推广橡胶良种苗木。  相似文献   

8.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了3种由巴西橡胶树花药离体组织培养的无性系组成的芽接树PR107/热研88-13、PR107/海垦2和PR107/大丰99接穗(PR107)胶乳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iPAs)的含量在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DH925A型微波胶乳测试仪测定了胶乳干含(DRC),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嫁接组合材料在不同月份采胶,胶乳中IAA或iPA含量差异极显著,胶乳中IAA和iPA含量受季节影响明显;割胶对胶乳中IAA和iPA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割胶后二者含量成倍增加;不同砧木材料(热研88-13、海垦2和大丰99)对同一接穗(PR107)胶乳中的IAA和iPA含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二者的含量在不同嫁接组合中存在显著差异;IAA、IAA/iPA与胶乳干含呈显著正相关,iPA与胶乳干含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接近显著相关水平)。表明IAA和iPA参与了产胶调节;干胶产量与胶乳中IAA和iPA含量及IAA/iPA比值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大、小砧木上同时芽接两个不同橡胶树品种,研究不同长势砧木对接穗生长的影响,以及同一接穗品种生长在不同的处理组合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砧木对接穗生长高度因砧木大小、处理接穗品种组合不同而不同,大砧木上两两组合接穗的生长高度均比小砧木上的生长高度要高;同一时期大砧木上接穗茎粗要比小砧木上接穗茎粗粗,且增长要快,不同长势砧木对接穗茎粗增长的影响因接穗品种不同而不同,同一品种接穗茎粗增长也因处理组合不同而有差异;不同长势砧木对接穗叶蓬生长及平均叶蓬距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同一品种叶蓬生长及平均叶蓬距因芽接处理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夏季芽接技术,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每个处理进行150次以上重复,依次调查分析芽接成活率、接穗穗高、穗基径。结果表明:Koroneiki作为接穗、佛奥作为砧木、采用方块芽接法的处理具有最高的芽接亲和力和成活率(93.58%),适宜在生产上推广使用;而Koroneiki作为接穗、鄂植8作为砧木、采用带木质芽接法的处理组合具有最高的生长量或生长势, 芽穗高生长75.75 cm·a-1,芽穗基茎生长6.93 mm·a-1。为我国油橄榄新品种的嫁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嫁接时期和方法对速成桃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27-9527,9602
[目的]探讨影响速成桃苗成活率、出圃率和苗木生长的因素。[方法]采用"T"字形芽接和带木质部嵌芽接在3个时期进行毛桃嫁接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和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砧木和接穗利用率以及苗木当年出圃率的影响。[结果]嫁接20 d后"T"字形芽接成活率高于带木质部嵌芽接。6月6日~16日嫁接的苗木成活率较高。带木质部嵌芽接的砧木与接穗利用率高于"T"字形芽接的,并随嫁接时间的推迟而逐渐提高。"T"字形芽接法的砧木和接穗利用率前期低,后期高。"T"字形芽接法的成苗率和一级率均较高,而苗圃单位面积的成苗株数和一级苗株数以带木质部嵌芽接法多。[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大量、快速繁育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葡萄砧木"1202"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不同外植体放置方式等对其不定芽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的再生效果最好,不定芽率达68.78%;葡萄砧木"1202"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TDZ 1.0 mg/L+IBA 0.01 mg/L+蔗糖30 g/L+琼脂5.5 g/L,pH 5.8;叶片最佳放置方式为远轴面接触培养基。将再生不定芽置于3/4 MS+IBA 0.35 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0%。再生植株培养35~50 d后移栽炼苗,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3.
嫁接是蔬菜中常见的作物繁殖技术。在解决设施生产中的连作障碍、盐害、土传病害等起重要作用,并对产量和风味都有影响。本实验通过番茄作为接穗,对砧木枸杞进行嫁接,对比各嫁接方式(劈接、靠接和贴接)差异并研究其对番茄果实的生理特性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贴接成活率最高,达到75%。同时,嫁接苗结出的果实在外形和口感方面与实生苗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华金叶榆寒地高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丰富北方寒地优良彩叶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了中华金叶榆硬枝嫁接方法(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和舌接)、保湿措施(涂保湿剂、套袋、石蜡封闭和地膜缠封)和嫁接时期(先接后栽、砧木定植1个月后嫁接和定植后次年嫁接)的引种(引自河北省)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硬枝嫁接方法中,插皮接的效果最好,接穗成活率达96.7%,该种嫁接方法可在育苗生产中应用;从成本和嫁接成活率方面考虑,硬枝接穗保湿措施应采用接穗涂刷FY-1保湿剂的方法;从砧木栽植与嫁接的前后顺序上看,以栽后第2年嫁接效果最好,生产上应以第1年栽砧第2年嫁接为主。  相似文献   

15.
陈泽雄  娄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04-5405
通过柑橘温室嫩芽嫁接试验,研究了不同芽龄、不同管理条件、砧木木质化程度、不同季节对其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芽龄的接穗、嫁接苗不同的生长条件、砧木嫁接部位木质化程度以及不同季节的接穗对嫁接成活率都有较大的影响。综合考虑,取芽龄约为10 d的春梢作为接穗,在实生苗的未木质化部位进行嫁接,嫁接苗在光照培养室中生长,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露地条件下2个类群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应的种球繁殖栽培技术措施,为百合种球的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种球生产以及景观栽培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和Lilium ‘Yelloween’为材料,在对其进行物候期及形态发育的观测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和指数方程对株高和花蕾所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并研究摘蕾、行栽植方向及栽植密度等技术措施试验对种球重量和周径增加值的影响。【结果】卷丹所需活动积温达4 256℃,而‘Yelloween’所需积温仅为4 981.5℃。卷丹的植株高生长方程为:y=97.5949/(1+e^-(x-62.6822)/22.8819);花蕾直径的生长方程为:y=0.1578e^(0.0358x);花蕾长度生长方程为:y=90.2066/(1+e^-(x-117.1807)/8.7295),均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Yelloween’的植株高生长方程为:y=70.3771/(1+e^-(x-19.1133)/9.5840);花蕾直径的生长方程为:y=41.2215/(1+e^-(x-65.9236)/17.1028);花蕾长度生长方程为:y=158.9531/(1+e^-(x-62.9011)/9.7562),符合或近似于指数函数的增长模型。卷丹以不摘蕾效果最好,鳞茎鲜重均值为87.59g;‘Yelloween’开花当天摘蕾对种球生长效果最佳,鳞茎鲜重均值达89.71g;南北向栽植对株高和茎粗略有提高,但是差异并不显著;‘Yelloween’最佳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0 cm×20 cm,产量可达26 936 kg/667m2,如果结合摘蕾结果,种球周径可较栽种前增加3个种球等级,均值达到18.93cm。【结论】2个百合品种的高生长以及卷丹花蕾直径的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Yelloween’花蕾直径符合或近似于指数函数的增长模型。卷丹以不摘蕾、‘Yelloween’以开花当天摘蕾种球的生长效果最佳;结合适宜的种植密度、行种植方向采用南北向,种球周径可增殖2-3个等级。  相似文献   

17.
云南重楼根状茎切段苗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种植时间、土壤湿度、基质等因素对云南重楼根状茎切段潜伏芽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BA 2 mg/L和生根粉ABT1适宜浓度能提高云南重楼根茎切段的繁殖率。其中6-BA 2 mg/L处理云南重楼根茎切段可显著提高切段多芽率。大田常规切段种植时,冬季是进行根状茎切段种植的合适时间;集中育苗时,切段在壤土中进行潜伏芽的萌发效果较好。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可使繁殖材料损失率降低到10%以内。  相似文献   

18.
任立凯  王龙  李筠  浦汉春  李强  孙中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54-17055,1705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发芽期芽长、根长、根数及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耐盐品种德抗961、山融3号,当地主栽品种烟农19、连麦2号、连麦6号、陕229及相关品系为材料,不同盐浓度进行处理。[结果]耐盐品种在芽长和根长生长势方面均高于普通品种;根数的分生则出现两个方向,在0.5%盐浓度下刺激根的分生,根数要高于正常水平,在1%盐浓度下则表现为抑制根的分生,根数低于正常水平;而发芽率在低于1.5%盐浓度下不受影响,高于1.5%盐浓度则表现为只露白,无生长势。[结论]发芽期盐胁迫主要影响小麦芽和根的生长势,所以在耐盐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关键的管理技术是控制盐对小麦生长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油茶生产的战略目标是速生、丰产、优质。要达到这一目标,应选择良种良法。目前主要措施是利用选择的优良品系进行无性技术繁殖,而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是无性繁殖技术的主要技术。芽苗砧嫁接育苗就是用沙床上培育出来的油茶芽苗切成几段作为砧木,然后用单面刀片把穗条从叶柄下方两侧削成双斜面楔形,双斜切面交汇于正中间髓心。再把从砧木正中间直切开,将接穗对齐插入砧木,用铝箔捏紧嫁接口,以接穗不脱落为准。嫁接口抱紧后,立即把嫁接苗入袋排放到苗床上进行消毒与封闭。使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