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苏州中润广场主楼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结构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要求,寻找结构薄弱部位和薄弱构件,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同时,评价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罕遇地震作用下主要构件的损伤和屈服情况,并对损伤程度做出性能评价,以指导结构设计。此分析过程分为施工过程计算、振型及周期计算、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地震波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能满足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某超限高层结构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要求,同时寻找结构薄弱部位和薄弱构件并进行相应的加强,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对该超限高层结构主楼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最终对损伤程度做出了相应的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主楼结构在三组罕遇地震作用下,整体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验某高层建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是否安全,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工程做了大震下结构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的地震响应,包括结构的弹塑性性能、薄弱环节以及构件损伤情况等。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三组罕遇地震作用下,整体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4.
曾琼 《建筑结构》2020,50(7):44-49
以目前在建的江西省博物馆超限高层建筑为例,结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合理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及构件在各设防地震烈度下的性能水准。使用PKPM,MIDAS,YJK软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计算分析、设防地震作用下弹性和不屈服分析,采用SAUSAGE软件进行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验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等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对结构的损伤程度进行分析,确定结构薄弱部位(薄弱层及薄弱构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抗震加强措施以确保结构在各设防烈度下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地区某超高层建筑为工程案例,对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采用了ETABS软件分析该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使其满足规范要求。运用STRAT软件进行结构大震弹塑性分析,并对关键构件的损伤状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都达到了性能设计的目标,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抗震性能达到相关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6.
龙江新城市广场二期扩建工程属于A级高度的大底盘双塔高层建筑,对该工程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及楼层剪力,同时对结构的核心筒剪力墙、局部单跨框架及楼板的塑性损伤做出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其关键构件的塑性损伤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构整体安全,抗震性能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并对该工程的薄弱部位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劲松  孙逊  孙锋 《建筑科学》2024,(3):127-132
通过一栋带钢桁架转换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地震反应及其损伤。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进入轻微塑性状态,刚度退化缓慢,弹塑性变形满足位移角限值要求;钢桁架转换层及其相邻层为薄弱层,剪力墙边缘构件内置型钢提高了其延性和水平承载力,增强了薄弱部位的抗震性能;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损伤轻微,抗震承载力冗余较多,能够起到“第二道抗震防线”的作用。带钢桁架转换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满足大震下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静辉  王广部  刘清 《建筑科学》2020,36(7):115-122
针对深科技城A座超高层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承载力突变、其他不规则超限项,结构进行风洞试验与规范风荷载作用下对比分析,并对其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化设计,采用动力弹塑性的方法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作用下,构件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要求,对结构薄弱部位采取抗震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于超限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需要进行弹塑性分析和计算来验证“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某超高层结构结构布置复杂,高度超限,为了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Perform-3D、NosaCAD建立模型,主要分析结构在7度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反应,研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受力状态和变形能力.通过对两个程序得到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反应指标和构件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个程序得到的整体反应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结构可以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徐州金鹰二期扩建工程属于B级高度的多塔高位连接复杂高层建筑,对该工程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及楼层剪力,同时对结构的核心筒剪力墙、斜柱、部分楼板及顶部钢结构连廊的塑性损伤做出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其关键构件的塑性损伤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构整体安全,抗震性能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郭天祥 《建筑结构》2020,50(16):64-70
某超高层办公楼采用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通过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按照"初步计算→确定措施→最后验证"三个步骤,找出结构的薄弱部位,考察关键构件如钢框架、核心筒等在大震下的损伤情况,进而针对性地选择了加强措施。对损伤严重的关键构件通过等效弹性计算方法进行性能设计,并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所采取的设计措施进行验证,确保结构实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2.
某工程是存在多项基本不规则项的复杂超高层建筑,文中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结构在罕遏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征、构件内力及剪力墙、连梁、框架柱及框架梁损伤等非线性动力响应;研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抗震性能,找出薄弱部位和构件,为施工图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复杂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需要进行弹塑性分析和计算来验证其是否满足抗震设防要求。以深圳某复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为背景,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采用Perform-3D建立三维弹塑性分析模型和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反应和构件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用详细的量化指标验证了该结构能够在罕遇地震水平下实现"大震不倒"。  相似文献   

14.
珠海保税港区办公楼建筑高度约150m,为超A级高度建筑。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检验结构在大震下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在预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并给出定量评价,包括结构变形特征,楼层剪力,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剪力墙损伤等。结果表明,此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保证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整体结构设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佛山集成金融广场建筑高度199.88m,为超A级建筑高度建筑。结构设计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检验结构在大震下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在预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并给出定量评价,包括结构变形特征、楼层剪力、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剪力墙损伤等。结果表明,此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保证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整体结构设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以一栋超高层办公楼为例,介绍了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及耗能装置耗能目标,将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概念从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在传统抗震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布置了BRB、软钢连梁、伸臂阻尼及阻尼墙等耗能装置,并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和罕遇地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主要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更换构件及黏滞阻尼构件充分耗能,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残余层间位移角及结构的损伤,结构整体具有良好的震后可恢复性能;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可达到“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一栋超高层办公楼为例,介绍了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及耗能装置耗能目标,将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概念从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在传统抗震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布置了BRB、软钢连梁、伸臂阻尼及阻尼墙等耗能装置,并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和罕遇地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主要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更换构件及黏滞阻尼构件充分耗能,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残余层间位移角及结构的损伤,结构整体具有良好的震后可恢复性能;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可达到“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8.
某超高层办公楼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区,结构高度156 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B级超高层建筑。为了研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整体及主要构件的性能,分析结构在大震下的塑性发展情况,采用SAP2000程序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下,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1/100的限值要求,部分连梁及框架梁进入塑性,框架柱及剪力墙基本处于弹性状态;结构能够达到预设抗震性能目标,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NosaCAD、PERFORM-3D和ABAQUS三种有限元软件对重庆某剧院空间复杂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结构在6度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通过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等指标考察结构的整体反应,比较了不同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构损伤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未出现损坏;罕遇地震作用下,主要结构构件损坏顺序和损坏分布较为合理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耗散地震波输入能量,整体结构可以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分析结果对评价结构的可靠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复杂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需要进行弹塑性分析和计算来验证其是否满足抗震设防要求。以珠海某复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为背景,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采用Perform-3D建立三维弹塑性分析模型和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反应和构件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用详细的量化指标验证了该结构能够在罕遇地震水平下实现"大震不倒"。结果表明,错层并不会使剪力墙成为结构剪切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