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既往健康。2年前出现小便后头晕、心慌、心悸,手指麻木等感觉,同时血压升高,高达180/110mmHg,口服降压药后上述症状缓解。3月前来入住本院,行肾脏及肾上腺CT检查,未见异常。怀疑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化验尿儿茶酚胺含量较正常值升高12倍,24h尿香草扁桃酸(+),膀胱彩超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内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7cm×2.2cm,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匀,凸向膀胱,表面粘膜光滑,CDFI:结节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1 7岁。间歇性头痛、头晕 3年 ,活动后加重 ,有时恶心、呕吐 ,血压 1 7/ 1 1 k Pa。B超检查 :右侧肾上腺区探及 4.0 cm× 3.0 cm实性团块 ,边界清 ,内回声均质。于其内侧、下腔静脉前上方探及 2 .5 cm× 2 .0cm实性团块 ,与前者有分界 (图 1 )。 B超诊断 :肾上腺及下腔静脉旁嗜铬细胞瘤。手术所见 :肿瘤位于肾上腺后外侧 ,类圆形 ,直径约 4.0 cm,包膜完整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连同肾上腺一并切除。于下腔静脉前外侧见一类圆形肿物 ,直径约 2 .0 cm,切除。病理诊断 :嗜铬细胞瘤。讨论 :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 ,也可发生在…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既往健康.2年前出现小便后头晕、心慌、心悸,手指麻木等感觉,同时血压升高,高达180/110 mmHg,口服降压药后上述症状缓解.3月前来入住本院,行肾脏及.肾上腺CT检查,未见异常.怀疑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化验尿儿茶酚胺含量较正常值升高12倍,24 h尿香草扁桃酸(+),膀胱彩超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内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7 cm×2.2 cm,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匀,凸向膀胱,表面粘膜光滑,CDFI:结节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术前给予酚苄明20 mg,3次/d,7 d,充分扩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既往健康.2年前出现小便后头晕、心慌、心悸,手指麻木等感觉,同时血压升高,高达180/110 mmHg,口服降压药后上述症状缓解.3月前来入住本院,行肾脏及.肾上腺CT检查,未见异常.怀疑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化验尿儿茶酚胺含量较正常值升高12倍,24 h尿香草扁桃酸(+),膀胱彩超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内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7 cm×2.2 cm,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匀,凸向膀胱,表面粘膜光滑,CDFI:结节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术前给予酚苄明20 mg,3次/d,7 d,充分扩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5岁.右侧腰腹部隐痛3年,加重伴头晕、乏力1周.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7.5/13.5 kPa,右侧肾区叩击痛阳性.超声所见:双侧肾脏位置、外形大小正常,肾盂、肾盏未见扩张,双肾实质回声未见异常,双肾肾门位于肾轮廓的前方,改变体位后肾脏位置不变,CDFI:双肾肾门血管明显向前外移位,双肾实质血流呈树枝样分布.于右肾上极前方及下腔静脉之间探及大小约46mm×43 mm的圆形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周边见高回声包膜,内部回声均匀,CDFI:其内见少量短条状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1)双侧肾脏旋转异常;(2)右肾上极前方实性肿物,考虑来自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入院后CT检查诊断:(1)右侧肾上腺区占位病变,右肾上极轻度受压,考虑嗜铬细胞瘤;(2)双肾旋转不良.术后诊断: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双肾旋转不全.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女,44岁.自15岁开始常于排尿后出现太阳穴跳痛,胸前区及肩背部牵扯样痛,伴脐以上腹部跳动加剧,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全身乏力,持续3~5分钟,继之感全身发热,甚至大汗,约10分钟可自行缓解.上述症状时轻时重,如遇睡眠欠佳、情绪波动、工作劳累及经期则加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等功能性疾病,予以尼莫地平、谷维素及养心安神中成药治疗.1个月前因服减肥食品纤之素(内含苯多酚),上述症状加重,遂来诊.测排尿前后血压分别为120/90 mmHg和220/160 mmHg.彩色超声示膀胱、肾上腺无异常.CT增强扫描示:膀胱右前方3.0 cm×3.2 c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MRI示:膀胱下壁偏右侧见一3.0 cm×2.4 cm占位性病变.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4.6 mg/24 h.诊断膀胱嗜铬细胞瘤,经充分术前准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所见:膀胱右前壁见一5 cm×4 cm大小淡黄色及紫色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浸润全层,肿物厚约3.5 cm,无中心血管.术中血压一度达220/140 mmHg,予以对症处理后控制良好,手术顺利.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术后血压稳定,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8岁。因阵发性头痛 2周 ,小便时加重并伴大汗淋漓 5d来我院就诊。查体 :血压 180 /12 0mmHg(1mmHg =0 .133kPa) ,心肺正常 ,其他未见异常。B超检查显示 :膀胱左侧壁近颈部见一 3 .0cm× 3 .5cm的实质性团块 ,突入膀胱腔内 ,不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表面较光滑 ,边界清 ,内部回声较均匀(图 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 :团块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超声提示 :膀胱肿瘤 ,膀胱内异位嗜铬细胞瘤不能除外。经手术切除肿瘤 ,病理诊断为膀胱内异位嗜铬细胞瘤。讨论  90 %的嗜铬细胞瘤见于肾上腺髓质 ,仅 10 %发生在肾上腺以外的…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5岁。诉近三年来,初为尿频、尿痛、未经治疗自行好转,随后即出现夜间或晨起小便后心悸、胸闷、头痛等不适,持续4~5分钟自然缓解。无发热、血尿及腰痛。平素有蹲起后头晕、黑朦现象。BP14/8KPa。B超所见:膀胱右侧壁见503cm×358cm的类椭圆形稍高回声团,向膀胱内膨出,内回声均质。膀胱壁回声光滑、整齐、连续性好(图1)。提示:1膀胱外肿物向膀胱内挤压;2、膀胱占位不能排除。手术所见:转上级医院手术,见膀光三角区粘膜下8cm×6cm肿块,作病灶切除。病理诊断: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8岁,有泌尿系感染史,因无痛性血尿一个月来诊,尿蛋白( ),红细胞满视野。 B超所见:左肾、左输尿管未见异常。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完整、光滑、集合部略扩张,肾盂无扩张。右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下见壁厚约0.7cm,内壁欠光滑,于三角区右侧见一3.1×3.0×2.7cm球形肿物,前壁光滑回声呈中强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9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典型声像图特点是具有包膜反射的形态规则的低回声肿块。随着肿瘤内部结构的不同,其回声强弱有变化。肿瘤的回声强弱取决于肿瘤细胞、血管、纤维组织的含量多少和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及病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表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典型声像图特点是具有包膜反射的形态规则的低回声肿块。随着肿瘤内部结构的不同其回声高低变化。肿瘤的回声高低取决于肿瘤细胞、血管、纤维组织的含量多少和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18岁。因发作性心悸、血压升高3年,加重2周入院,发作时血压192/87 mmHg,心率115bpm。实验室检查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5μg/24h,去甲肾上腺素5μg/24h,多巴胺591μg/24h。超声检查:脾与左肾之间见低回声团块(图1a),大小约5.8cm×9.1cm×6.4cm,边界清晰,CDFI:内未探及血流信号,注入造影剂后病灶内始终无造影剂进入(图1b)。超声提示:结合临床表现,倾向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囊内血肿可能。增强CT检查: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类圆形囊性灶,大小约6.4cm×9.7cm×6.1cm,壁薄而均匀,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病灶与左侧肾上腺外侧肢关系密切,周围结构呈受压改变。CT提示:左侧肾上腺囊肿可能。术中见肿物位于胃及脾脏之间,与胃壁关系密切,行胃部分切除术。病理结果:胃壁成熟囊性畸胎瘤(图2)。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74岁。因下腹痛 ,排尿后头痛 5年余。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渐发生下腹持续性隐痛 ,排尿后站起数分钟后出现头痛、胸闷、呼吸困难、血压阵发性升高。 B超检查 :于膀胱壁 9~10点处可见 2 .2 cm× 1.9cm菜花样肿块 ,基底宽 ,表面不光滑 ,光点粗分布不均匀 (图 1)。诊断 :膀胱癌可能性大。膀胱镜下 :膀胱后壁可见 1.5 cm× 1.5 cm球形肿块表面覆盖粘膜 ,肿块基底1cm× 1cm。诊断 :嗜铬细胞瘤 ?尿常规检查正常 ,血压 135 /95 mm Hg。术中显露膀胱纵行切开 ,见膀胱后壁 2 .5 cm× 2 .5 cm圆形肿块 ,带蒂约 2 cm,表面覆盖粘膜、光滑 ,切除…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9岁,排尿时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部不适,心悸气短,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等症状2年,外院诊断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心脏病、心绞痛,治疗后无缓解。现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90mmHg(1mmHg=0.133kPa),排尿后血压可达280/180mmHg。实验室检测:尿茶酚胺355μmol/24h,大垂草扁桃酸87.5μmol/24h。超声检查:双肾上腺未见异常。于膀胱顶部见3.6cm×3.2cm×3.2cm团状均匀等回声,包膜光滑清晰,与膀胱壁无浸润征象,边缘可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3岁。上腹部胀闷嗳气一年余,近一月加重。查体:上腹部饱满未触及包块;钡餐透视;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见胃体前侧壁近胃底部有2.5×4cm隆起性病灶,粘膜表面光滑色泽正常,余未见异常。诊断胃体部占位性病变。 B超所见:胃大弯前壁与腹壁之间见5.8×7.2×4.3cm肿物,轮廓清晰,其内大部呈低回声,局部见0.5cm,0.6cm强光点反射(图),肿物与腹壁无粘连。提示:  相似文献   

16.
例1,患者女,56岁。自述身体状况良好,单位健康体检时行超声检查,B超见右肾上腺4.6cm×3.0cm不均质偏高回声区,轮廓线清晰,边缘回声高而平滑(图1)。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占位。后在301医院手术,病理结果为嗜铬细胞瘤。RK:右肾;RL:右肝;箭头:肿瘤图1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例2,患者男,40岁。近日血压突然升高达26.7/20.0kPa(200/150mm Hg)伴头疼、恶心、呕吐来我院检查。B超检查:左肾上腺处见3.3cm×3.5cm内部呈分布均匀的点状偏低回声区(图2)。超声诊断:左肾上腺占位,经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LK:左肾;箭头:肿瘤图2左肾上腺嗜铬细胞…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體质,1096发生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组织内。我们治愈了1例发生于膀胱壁及盆壁之多发性嗜铬细胞瘤,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6岁,因腰酸乏力1年就诊。常规腹部查体无阳性发现。妇产科检查:子宫左侧探及大小约 30mm × 30mm肿物,考虑子宫浆膜下肌瘤可能性大。行膀胱镜检查:膀胱粘膜层完整,光滑,左侧壁见压迹。建议彩超检查,仪器为Medsion 6000c,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充盈膀胱后作下腹部扫查: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膀胱横断面探查,左侧壁见 37mm × 34mm的圆形实质性肿物,肿物边界清晰,规整,有完整包膜,向膀胱内凸,内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图1)。纵断面探查,肿物似游离于膀胱壁,与膀胱相重叠(图2)。CDFI:于肿物内探及少许动脉血流频谱。超声诊断:膀胱实质性占位。手术所见:肿瘤位于膀胱左侧前壁肌层内,呈球形,约30mm×30mm×30mm,质中等,边界规整。术后病理诊断:膀胱平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诊断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2岁。因周期性尿频,尿急,肉眼血尿半年,患者二年前因作卵巢囊肿切除后开始随月经周期出现尿频,尿急,及腰胀,下腹坠痛,抗炎治疗无效,可自行缓解。多次血、尿常规检查正常。超声检查:膀胱前壁顶部可见3.9cm×3.6cm大小不均质性肿块,边界清晰,基底部较宽,表面稍欠光滑,无乳头状突起,内部回声不均,可见低回声区及稍强回声区(图1)。子宫,附件双肾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镜检查:膀胱前壁顶部可见4.0cm×3.8cm大小肿物,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5岁。因无明显诱因持续高烧,在当地予以抗感染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体检:高烧面容,T39℃,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未触及明显肿块。超声检查:肝、胆、双肾未见异常。右肾上腺区见一7.0cm×5.2cm实性不均质性高回声区,边界尚清晰,内见部分强回声,伴后方声影(图1)。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实性肿物,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可能性大。CT图像示:肝脏右后叶下方与右肾上方间隙见一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大部分钙化。腔静脉受压稍向前移,提示右肾上腺肿瘤。手术见右肾上腺部位一大小约6cm×6cm×5cm肿瘤,质软、光滑,有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