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60例肠造口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造口袋,加强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熟悉造口灌洗技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获得提高,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加强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造口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52例肠造口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造口用物准备、协助医师造口定位,术后行心理护理、造口肠管的观察、周围皮肤的护理,造口袋的选择应用、饮食指导等措施.结果:52例患者术后出现造口狭窄2例,造口周围炎2例,造口回缩1例,其余均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结论: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减低肠造口对病人的心理和身体的伤害,使其积极的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临时性肠造口术的护理进展,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适合的造口袋,加强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熟悉造口灌洗技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造口护理学组在肠造口患者全程整体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138例肠造口患者,实施了全程整体护理,包括加强术前护理、强化术后护理、重视出院护理指导及随访等措施.结果 造口患者及家属自觉按照造口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依从性显著提高,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从2011年的21.30%降至2.17%,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护理学组的满意度为99.50%,全年无投诉和纠纷.结论 造口护理学组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全程整体护理,提高了造口患者及家属自觉按照造口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指导在小儿肠造口护理和患儿家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行肠造口手术的52例患儿及其家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家长进行干预,评估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和患儿家长对疾病的知晓率.结果:干预期间,仅有5例患儿造口周围皮肤发生皮炎,给予护理指导后好转.患儿家长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患儿家长关于小儿肠造口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减轻患儿家长的不良心理症状,明显提高患儿家长照护患儿的能力,大大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施专人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肠造口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30例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人护理,安排一位高年资的护士专门负责该患者的健康宣教及造口护理工作。包括术前肠造口定位、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造口护理、出院随访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由当班护士完成所有的术前术后护理、出院随访,观察两组在掌握造口健康知识时间、掌握造口袋粘贴技术时间、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掌握造口健康知识时间、掌握造口袋粘贴技术时间、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专人护理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1例极度消瘦肠外置回缩并周围皮肤粪水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应用造口皮肤评估工具,评估患者造口情况,并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对患者外置肠管及周围皮肤粪水性皮炎进行个性化的护理。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外置肠管周围皮肤粪水性皮炎痊愈,肠管突出体表1.2 cm,能够有效的收集粪水,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可以预防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外瘘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肠外瘘的患者33例,对患者行封闭负压吸引与舒适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得到及时护理后,患者瘘口周围皮肤肠液及粪便都得到有效清除,且换药次数减少,引流效果较好,在引流管周围未出现肠液渗出。结论加强对肠外瘘瘘口周围皮肤的预防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出现,提高瘘口愈合速度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我科57例肠造瘘口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表明,心理护理、造口护理、并发症预防与生活指导及健康教育是肠造瘘口护理中四个主要问题,若能有效解决,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98例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所有患者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好转情况,并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评分状况。结果:1经护理干预后,有72例患者创面愈合,2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4.90%。2患者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并发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正确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采取对比的方法选取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状况,为肠造口瘘患者心理护理提供预防与有效措施。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正确的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造口治疗师全程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肠造口的41例患者由造口治疗师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以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肠造口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粪水渗漏、粪水性皮炎、造口旁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口治疗师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以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负压吸引联合应用造口袋对肠外瘘患者皮肤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预防和治疗肠外瘘患者皮肤并发症.方法负压吸引联合应用造口袋对瘘口周围皮肤进行保护.结果 瘘口周围皮肤糜烂、溃疡愈合,并有效预防皮肤问题再发生,提高患者舒适感,减轻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的医疗费用.结论 负压吸引联合应用追口袋可有效保护肠外瘘周围皮肤.  相似文献   

14.
曾红梅  周娅  张敏  高彬 《吉林医学》2010,31(36):6834-6834
目的:通过使用一件式造口袋对89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造口者舒适度,降低造口并发症。方法:采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一件式造口袋对89例造口患者进行人工肛门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结果:一件式造口袋在结肠造口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造口术后肠内容物对伤口污染引起的伤口感染以及衣被污染,降低了造口周围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好的护理产品的引进使用及造口护理技术的实施,可以改变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减少接触性皮炎,伤口感染及肠内容物污染伤口及衣被的发生,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信心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总结21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后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正确选用造口护理产品,使用输尿管支架管引流尿液,培训患者及家属成功收集尿液技巧等,认为正确有效的护理对策解决了患者造口及皮肤问题,预防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0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切口护理、造口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对肠造口满意率100%.结论 加强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外瘘患者瘘口及周围皮肤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瘘管类型、流出液特点、瘘口旁有无伤口及周围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现代伤口敷料及造口护理产品,保护伤口及瘘口周围皮肤,收集漏液予以充分引流并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无护理并发症,瘘口及周围皮肤均愈合。结论:选择适合的现代伤口敷料及造口护理产品并加以精心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丁瑛  方琦  袁援  李娇丽 《海南医学》2014,25(2):301-304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下的综合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28例,按随机化原则把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按胃肠外科的综合护理进行,包括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以及出院后的院外持续护理.试验组在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强调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复诊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的复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对照组并发症总数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中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主要是和造口术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发生较少.出院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试验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医患关系、婚姻关系和性关系上均比对照组好,各方面更健康.结论 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理、心理上的康复,促进其参加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肠造口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并不理想.近年来人们也在不断地尝试着采取多种形式对肠造口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出仍须进一步加强对造口患者的护理干预,重视对肠造口患者实施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以能更有效地提高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蕾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15-1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肠造口手术直肠癌患者68例,其中34例采取加速康复护理为观察组,另外34例采取传统护理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采取护理干预12周后,两组均有利于改善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采取加速康复护理措施组优势更明显,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综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有效加快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