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5,(8):326-328
煤矿兼并重组是对国内煤矿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在兼并重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利益方众多,所以很难完全达到各方利益均被满足。分析了对兼并重组后"地""矿"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地""矿"关系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产权关系的变更、新的企业劳动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的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机制的形成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变化,也使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遇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加大了企业改革中维护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问题的复杂性。如何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是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4.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以企业合法性的博弈理论模型,研究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信号传递过程,指出企业面临的合法性压力越大,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提出了严格实施安全、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社会媒体、大众的关注程度,加强治理结构,降低信息披露的代理成本,实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制度等措施以增加企业合法性压力,进而增加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运用博弈理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及其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博弈模型,得出各自的博弈均衡,并提出了协调平衡生态补偿各方利益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就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博弈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居民与居民、企业与企业、居民与企业的博弈关系,得出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富有成效的生态补偿制度必须以博弈均衡为基础,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合理生态补偿政策,实现社会综合利益最大化。最后,在博弈均衡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辉 《矿山机械》2006,34(4):12-13
企业诚信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下,用以支配和调节企业与社会、介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一种基本理念和规范,其最本质内涵是它的共赢性,即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诚实守信.按约办事,不损害对方和公众的利益、企业信用文化依赖于一个国家的制度文化,法制文化和道德文化。是社会道德规范和制度规范的内化整合。  相似文献   

8.
浙江、福建等地的"净采矿权"出让实践,创造性地对传统采矿权法律要素进行了改造,扩充了采矿权的部分权能,减少了采矿权主体的权利获取成本与实施成本,取得了较好的制度效果。但其忽视了相邻关系与地役权两类法律关系的差异,也模糊了地方政府作为法律主体的多元属性,未能采用区别化的制度手段对待"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所属的不同法律关系。未来"净采矿权"出让制度设计应秉承现有的基本构架,辅之以区别化的制度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障碍的治理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中国土地管理制度和利用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保护耕地和粮食供应安全以及协调人口、耕地、粮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文中详细分析了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根源,并结合中国实际,从转变民众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法律建设以及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三下"压煤的开采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压煤开采的可行性,而突出问题是农民与企业的利益冲突。本文根据山西省临县庞庞塔村塌陷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关系,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压煤开采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新的分析压煤开采利益冲突的模型。模型主要针对企业与农民进行博弈分析,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对不同情况下企业和农民的决策进行研究,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找出农民、企业利益均衡点,得到企业农民在不同的现实情况下的最佳策略。进而得出双方利益均衡时的各自收益及利益总和。  相似文献   

11.
根据煤炭行业资源开采型的特点,对煤炭企业实施企业年金制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了收益、成本分析,提出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是涉及到各方利益,企业年金制度的能否顺利建立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指出云南省煤炭企业构建企业年金制度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球磨机噪声智能检测技术在某选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某金矿选厂因人工控制球磨机给矿量而易发生的球磨机"空肚"和"涨肚"现象,通过对现场球磨机噪声进行检测与分析、建立球磨机处理量与噪声的关系、确定球磨机"空砸"和"涨肚"现象的噪声预警线,开发了利用噪声准确反映球磨机动态工作过程、及时自动调节球磨机给矿量的监控系统.系统在某金矿选厂运用后,改善了球磨机的工作状况,降低了能源和辅料的消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借鉴投入产出理论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思路,针对矿业遗迹开发项目风险致因与风险承担的内在联系特征,建立了风险"致因—承担"模型。根据矿业遗迹开发项目利益相关者行为风险结构及风险承担特点,应用G1法计算得出了"风险致因"及"风险承担"权重。通过风险"致因—承担"分析表对利益相关者的风险致因与风险承担进行了量化分析,确定了各利益相关者的风险"致因—承担"差额,并应用风险玫瑰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直观表达和分析,提出了决策者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采取的风险管理重点。风险"致因—承担"模型为平衡各部门利益、解决纷争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研究技术工具,是对投入产出分析应用领域拓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资源动用规模,探索相应排采管控制度,结合织金区块煤层多而薄、层间距变化大、渗透率低等地质特征,分析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造成上部煤层裸露而下部煤层未解吸、单井产能低效的原因;通过对多煤层合采气井的排采控制与生产效果的对比分析,在探讨液面降幅、套压控制与产气、产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降压与解吸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低速-低套-阶梯式降压"排采制度满足多煤层合采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煤层气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儒、道、法、兵4家思想的解读分析,归纳出其中所蕴含的安全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自我管理的"无为"思想、法治管理的"制度"思想和系统安全的"全"理念。针对目前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提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管理思想融入到现代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作业人员安全自我管理意识的强化、合适的管理人才的配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和适当的激励,形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方式。运用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煤炭交易"招拍挂"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企业煤炭交易中"招拍挂"制度的时机选择、适用主体、流程设计.分析了"招拍挂"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贵  汪应宏 《中国矿业》2008,17(4):31-33
1999年,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从基本上建立了我国储量评审认定制度。本文根据“办法”分析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对一般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机制优化设计,进而分析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制度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问题,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杜鹏程 《山西煤炭》2012,32(6):33-36
劳资关系是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关系之一,劳资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山西焦煤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奉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归宿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着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使职工群众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融合为一体,努力实现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1 责任会计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责任会计强调按确定的经济指标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和考核,做到经济责任、经济权利、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相结合,并把企业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经营、管理落实到每个职工,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要解决好企业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存在着国家土地管理者地位和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以致出现各利益主体行为不规范;国家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管理混淆了国家在土地管理中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