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8):955-955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癌肿细胞发生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层,多见于老年人面部的上半部,呈慢性病程,可发生毁容,我科自1992—2003年共治疗老年人外鼻基底细胞癌1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皮肤癌是发生于被覆体表的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原位癌、亦有少见的附件癌。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鳞状细胞癌在中国最为常见,约占皮肤癌的90%左右。皮肤癌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中基底细胞多见于40岁以上,鳞状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者。一般以50~60岁本病的发病高峰。40岁以下少见,20岁以下罕见,  相似文献   

3.
黄立薇 《现代护理》2008,14(3):408-409
皮肤癌是发生于被覆体表的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原位癌、亦有少见的附件癌。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鳞状细胞癌在中国最为常见,约占皮肤癌的90%左右。皮肤癌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中基底细胞多见于40岁以上,鳞状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者。一般以50~60岁本病的发病高峰。40岁以下少见,20岁以下罕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对2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住院患者实施同步护理,将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全部实施癌肿切除,手术顺利,均治愈出院。其中5例术后加放射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等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眼睑基底细胞癌是眼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能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并发症发生,对手术的疗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是皮肤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高危因素(英)AshfaqA……Cancer.-1995;75:1704~714本文对290例曾患有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病人进行定期全身皮肤检查,发现其中10例发生了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时间平均为随访后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底细胞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的表达与基底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基底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2月,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手术切除的基底细胞癌及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各17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P53蛋白在基底细胞癌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7例基底细胞癌中P53蛋白的表达率为100%。综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进行平均半定量分析,P53蛋白在基底细胞癌中表达程度为,而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程度为+,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结论:P53在基底细胞癌中呈现高度表达状态,提示P53蛋白的表达与基底细胞癌的发病过程关系密切,可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头面部皮肤癌放射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以上的基底细胞癌发生在颜面部,以眼眶周与颧颞部居多。65%的鳞状细胞癌好发颞颊耳前、头皮和手背头等暴露部位^[1]。放射治疗疗效肯定,不损伤容貌也易被患者所接受。本文对我科2003年2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24例头面部皮肤癌患者在放疗期间进行了综合护理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笔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姜辉  李新功  高虹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245-246,310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8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进行Cytokeratin7(K72-2)、Cytokeratin8(C-51)、Cytokeratin109(DE—K10)、Cytokeratin14(LL002)、Cytokeratin17(E3)、Cytokeratin18(D10)、Cytokeratin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f包括高分化癌36例,中分化癌5例)和38例基底细胞癌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鳞状细胞癌显示CK10+/18+/19-;基底细胞癌为CK10-/18-/19+。结论有选择地检测一组CK的联合表达.有助于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是新近从基因表型角度鉴定出来的乳腺浸润性癌的一种特殊亚型,表现为ER、PR和Her2三联阴性,并同时表达肌上皮细胞型细胞角蛋白。基底细胞样癌的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临床特点均十分独特,值得临床病理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基底细胞癌(英)TenasM……//Can-cer.─1994,73─2734~2739支气管基底细胞癌以前被归于肺的非小细胞癌中,属于未分化或低分化癌的一种。现在因其在临床及病理上有一定特点,而被认为是肺癌的一种独立类型。本文作者从以前诊断为...  相似文献   

11.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Carcinoma),基底细胞瘤(Basalioma),属皮肤病范畴。该病可能从原始上皮性胚芽细胞衍生而来,主要由间质依赖性多潜能基底样细胞组成,向表皮或附属器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此瘤常在中年以后发生。可分5型,结节溃疡型、色素型、限局性硬皮病样或硬化或纤维型、浅表型、纤维上皮瘤型.  相似文献   

12.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癌肿细胞发生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常见于老年人的鼻面部,呈慢性病程,渐进溃烂致毁容,造成心理、生活等方面障碍,我院共收治4例基底细胞癌,均侵犯双侧鼻翼和基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文伟  黄锦葵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453-2454
目的 观察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的应用。方法 9例鼻唇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缺损应用上方蒂、下方蒂或侧方推进型鼻唇沟任意型皮瓣修复。结果 9例皮瓣转移修复后均成活,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鼻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 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应用于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后修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8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进行Cytokeratin7(K72.2)、Cytokeratin8(C-51)、Cytokeratin109(DE-K10)、Cytokeratin14(LL002)、Cytokeratin17(E3)、Cytokeratin18(D10)、Cytokeratin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包括高分化癌36例,中分化癌5例)和38例基底细胞癌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鳞状细胞癌显示CK10+/18+/19-;基底细胞癌为CK10-/18-/19+。结论有选择地检测一组CK的联合表达,有助于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临床拟诊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头面部,年龄3786岁,男24例,女24例,对其行皮肤镜检查。由两名医师参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点,盲法独立诊断,再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皮肤镜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48例患者中36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医师A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34例,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4例;医师B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38例,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0例。与组织病理诊断比较,两名医师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是91.67%、91.67%、91.67%、8.33%、8.33%、83.34%、0.789 5和91.67%、97.22%、75%、25%、2.78%、66.22%、0.764 8,两名医师经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水平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889,P>0.050)。结论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面部的基底细胞癌多为原发性,以中老年多见,临床发展较缓慢,呈低恶性经过。恶性程度不及黑瘤和鳞癌。由于面部的基底细胞癌多发生在眼脸、颊、鼻翼、鼻尖、颞部等处,病人首诊常到皮肤科、眼科等。本文报告8例中仅有二例首诊到耳鼻喉科。在治疗上我们采用手术切除,转瓣修复创面、面部一次整形,加之术后放疗收到了良好效果。故将我们治疗8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病理形态特点以及多种相关蛋白表达在其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CK5/6、CK14、Vimentin、P53及EGFR蛋白表达,对比20例管腔型乳腺癌病理形态,分析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乳腺基底细胞样癌大多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13/16),核分级MBNG多为Ⅲ级(15/16);肿瘤周边推挤式生长,有不同程度的片状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巢状、片块状及缎带状结构,肿瘤细胞膜不清晰,细胞质少,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性大,核浆比例高,核分裂象多见。16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CK5/6阳性13例,CK14阳性5例,EGFR阳性9例,P53阳性阳性12例,Vi-mentin阳性14例。结论乳腺基底细胞样癌做为一种新的乳腺癌亚型,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联合检测CK5/6、CK14、Vimentin、P53和EGFR等多项基底细胞蛋白表达,可以用于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8.
燕苏  杨燕妮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36-1137
鳞癌又称表皮样癌,是发生在皮肤、附属器或黏膜的恶性肿瘤。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生与环境有关,长期日光曝晒和慢性刺激是主要发病潜因,外伤、放射线照射、焦油类衍生物亦可诱发本病。鳞状细胞癌在中国最为常见,约占皮肤癌的90%左右。皮肤癌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中基底细胞多见于40岁以上者,鳞状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者,20岁以下罕  相似文献   

19.
涎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法,并对此疾病相关文献作一回顾。方法光镜下观察12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由基底样细胞构成,巢状排列,瘤细胞团中央可形成腺腔,外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基底膜明显。结论诊断时应注意与基底细胞腺癌、实性型腺样囊性癌以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相鉴别。治疗时宜做全腮腺切除,术后应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1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用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ALA)涂于皮损处,3 h后红光照射,能量密度为100~120 J/cm2,时间约20 min,每周照射1次,共4周,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61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中,完全缓解45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52%(54/61).所有患者无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光动力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痛苦小、无创伤、无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