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病性真菌主要有新生隐球菌、白念珠菌和烟曲霉菌等,它们都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免疫受损、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艾滋病患者。丝氨酸蛋白酶目前除了被认为是致病性真菌潜在的毒力因子外,还被作为开启血脑屏障的钥匙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致病性真菌丝氨酸蛋白酶的检测、其属性和可能的致病机制,尤其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形成过程中对血脑屏障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为担子菌酵母类真菌,是隐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毒力因子有多糖荚膜、黑色素、脲酶等。菌体通过呼吸道进行人体传播感染,最易侵犯中枢系统引起隐球菌脑膜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死亡率极高,也是AIDS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隐球菌病的药物仅限于两性霉素B、唑类和5-氟胞嘧啶。近年来新生隐球菌感染率不断增高,而长期使用抗真菌药引起新生隐球菌耐药从而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耐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其对临床探索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C. neoformans)是一种酵母样真菌,既可引起肺组织感染,也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脑膜脑炎。当新生隐球菌感染人体后,巨噬细胞作为第一道免疫防线,迅速识别、吞噬及破坏病原体。新生隐球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不同结果会导致疾病向不同的结局发展,了解这些作用机制对于隐球菌病的防治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新生隐球菌感染期间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内在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疫苗研制及免疫疗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真菌培养确诊新生隐球菌肺部感染患者47例、非隐球菌感染患者56例,收集病历资料和临床样本(肺穿刺物、痰液和支气管灌洗液等),样本用革兰染色、墨汁染色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LFA)等方法检测。结果 47例新生隐球菌肺部感染患者均是非AIDS/HIV患者,其中8例为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59.6%),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结节(85.1%)、合并症为脂肪肝(27.7%);肺穿刺物样本检出率(真菌培养法78.7%、LFA法59.6%、墨汁染色法31.9%、革兰染色法19.1%)高于其他样本的检出率;以真菌培养为金标准,LFA、墨汁染色和革兰染色的敏感性为95.7%、44.7%和31.9%,特异性为98.2%、100.0%和96.4%,阳性预测值为97.8%、100.0%和88.2%,阴性预测值为96.5%、68.3%和62.8%。结论非AIDS/HIV的新生隐球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肺穿刺样本在4种检测方法中检出率最高;与传统检测方法比较,LFA具有早期、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病。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才会致病,所引起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以脑膜炎最多。该病预后差、死亡率高。现就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研究进展作下列综述。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深部真菌病 根据病原菌的致病力可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致病性真菌本身具有致病性,包括组织浆胞菌、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暗色真菌、足分枝菌和孢子丝菌等,此类真菌所致感染多呈地区流行.条件致病性真菌有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属、毛霉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等,此类真菌致病性低,通常不感染正常人,但正常人大量接触后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明某医院近5年住院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分布。对比两种血培养瓶对不同病原菌的检出情况。 方法对2013-2017年住院艾滋病患者使用两种血培养瓶(普通血培养和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普通血培养阳性率5.8%,病原菌前5位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新生隐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阳性率12.8%,病原菌前5位为分枝杆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新生隐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结论2013-2017年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生隐球菌为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种;应用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瓶,分枝杆菌检出率4.8%,分枝杆菌是引起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仅次于真菌的病原菌,分枝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不容忽视;普通血培养瓶配合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瓶的使用可以增加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检出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近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患者血液及脑脊液真菌分离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华西医院住院患者血液及脑脊液送检标本中真菌分离率、种类的年度变迁特点.结果 31 666份血液标本中共检出真菌316株,4年的真菌分离率分别为1.22%、1.20%、0.96%、0.84%,呈下降趋势.血液分离菌株前5位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血液中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则从2007年的0.09%上升至2010年的0.27%,呈上升趋势.14 193份脑脊液标本中共检出真菌99株,分离菌株仍以新生隐球菌为主,占87.88%,其次为念珠菌属.结论 血液真菌检出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其分离率呈下降趋势,而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脑脊液真菌检出仍以新生隐球菌为主,但非新生隐球菌检出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生隐球菌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有头痛,发热21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9例。涂片找到隐球菌24例,真菌培养阳性3例。首诊误诊12例。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5-氟胞嘧啶(5-Fc)治疗,治愈好转率81.82%(9/11);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5例,治愈好转3例;两性霉素B联合5-Fc治疗3例,治愈好转2例;单用氟康唑治疗4例,治愈好转2例;3例未予抗真菌治疗者均病死。结论: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早期误诊率高,脑脊液涂片及真菌培养有利于确诊;两性霉素B、氟康唑、5-Fc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且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伊文思蓝染色技术快速鉴定新型隐球菌在临床检验医学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配制伊文思蓝染色液,评估伊文思蓝染色液的稳定性及其;用伊文思蓝染色液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真菌及白细胞染色,综合评价其染色效果,进一步比较伊文思蓝染色液、阿利新蓝染色液、墨汁对新型隐球菌的染色效果。结果:新型隐球菌被伊文思蓝染色液染成蓝色或深蓝色,白细胞及其他常见真菌不着色,易于将新型隐球菌与白细胞及其他常见真菌区分;伊文思蓝染色液稳定性好,染色效果稳定,优于阿利新蓝染色和墨汁染色,伊文思蓝染色能在计数板中计数新型隐球菌,阿利新蓝染色易凝集对计数有一定的影响,而墨汁染色则无法计数。结论:伊文思蓝染色技术快速鉴定新型隐球菌设备要求简单、方法快速敏感,有很好的和稳定性,适用各类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深部真菌感染的先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机会真菌所致侵袭性感染显著增高,同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随之增高,主要的机会真菌感染为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和烟曲霉所致;但近年来,其他机会真菌亦日益重要,如非白假丝酵母菌、除烟曲霉外的其他曲霉、毛孢子菌属、红酵母属、接合菌属(根霉、毛霉等)、镰刀霉属、赛多孢菌属以及各种暗色真菌等[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罗伦特隐球菌个案报道的出现,临床上对这种少见的隐球菌种属越来越关注。罗伦特隐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新生隐球菌相仿,临床上较难鉴别。此文结合目前已有的文献报道,对罗伦特隐球菌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治及耐药性进行综述,有助于临床医生认识该病,提高警惕性,也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在刚结束的上海华山医院主办的"华山论道——真菌大家谈暨全国真菌学习班"学术交流会上,一个江西籍的专家被大家所熟悉,他从神经内科角度介绍了隐球菌病流行病学、影像学、病原学、宿主免疫缺陷特点以及临床实践中对隐球菌病的认识经验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大量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以及骨髓器官移植、艾滋病的出现使免疫抑制人群不断增多,导致正常菌群失调或抵抗力降低,致使由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日益增加。这些感染通常由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等;这些真菌是宿主正常菌群的成员,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当宿主抵抗力降低时才引起疾病。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不断增高,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备受关注,亟须临床实验室在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方面提供确实的辅助诊断,以便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rrjk》2017,(16)
目的 :研究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差异,探讨其在早期检出隐球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28例隐球菌感染患者,比较了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和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的结果,评价各自的灵敏度,并比较了不同标本类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和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7.6%,2.1%和86.7%,在隐球菌性脑膜炎组,血液标本和脑脊液标本对于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3.3%和100%,在隐球菌性肺炎组,血液标本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对于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4.7%和83.3%。结论 :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灵敏度高,可作为早期检出隐球菌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荚膜多糖定量检测方法在新生隐球菌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疑似隐球菌感染患者取脑脊液样品,分别使用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法与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法)进行隐球菌检测。结果 106例疑似患者墨汁染色阳性77例,阳性率为72. 64%,荚膜多糖定量检测阳性88例,阳性率为83. 02%。2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定量检测方法与墨汁染色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性与准确度,对新生隐球菌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3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性措施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愈25例,临床显效11例,进步2例,无效8例。结论由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引起。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8.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真菌耐药(上)(医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分为单细胞真菌(主要为酵母和类酵母菌,如隐球菌、念珠菌)和多细胞真菌(又称霉菌Mold)两大类。真菌细胞膜与人类细胞膜的组成有所不同.人类细胞膜含有的甾醇主要是胆固醇,而真菌细胞膜的相应成分为麦角甾醇。如果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或影响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便可即达到抗菌治病的目的,同时又不损害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19.
正念珠菌是真菌属的一个大类,包括隐球菌科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是人类最常见的条件性致病性念珠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5%~50%健康人的口腔、阴道、消化道附有白色念珠菌,但平日里并不引发疾病。在菌群失调、免疫力水平下降的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可以引起口腔、阴道、阴茎、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研究本院临床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实验室诊断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断真菌感染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各病区送检标本中鉴定出的758株条件致病性真菌的分类、药敏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条件致病性真菌主要来自病人的痰液标本、血液标本、体液及脓液等,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562株(74.14%),近平滑假丝酵母菌88株(11.61%),光滑假丝酵母菌49株(6.46%),热带假丝酵母菌38株(5.01%),新型隐球菌13株(1.72%)和其他假丝酵母菌8株(1.06%)。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皱褶假丝酵母菌和新型隐球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伏立康唑耐药率较低(<10%),对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10%);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10%)。对164例高度疑似系统性真菌感染或真菌菌血症患者同时进行真菌培养和G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0.37%和76.83%。结论 假丝酵母菌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不同类型的假丝酵母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此快速而准确地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假丝酵母菌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