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重点阐述了PS(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技术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PS的主要改性方式仍是共混改性。分析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聚苯醚、聚碳酸酯、尼龙材料及其他材料对PS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聚苯乙烯(PS)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其他方法改性的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改性技术包括填充改性、共混改性和增强增韧改性;化学改性技术包括共聚改性、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其他改性包括纳米、发泡、阻燃、废旧回收改性等。阐述了PS改性的目的和作用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晓巍  台立民 《塑料科技》2008,36(3):98-101
主要介绍了聚苯乙烯(PS)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阻燃聚苯乙烯(PS)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总结分析了卤系阻燃体系、磷系阻燃体系、膨胀型阻燃体系、硅系阻燃体系、金属氢氧化物阻燃体系等对PS的阻燃研究现状,综述了本体阻燃PS和添加型阻燃PS的阻燃改性方法,如共聚、共混及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阻燃PS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科学合理的阻燃改性方法,研发新型、高效的阻燃体系是今后PS阻燃改性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优质煤系高岭土煅烧制备的纳米莫来石(nano-mullite)对聚苯乙烯(PS)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nano-mullite/PS复合材料.实验探讨了纳米莫来石的表面状态及其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的偶联剂包覆改性的纳米莫来石改性PS的效果最为显著;纳米莫来石加入量为2.5%左右时,改性PS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乙烯醇(PVA)改性聚苯乙烯(PS)制备改性PS,并将其作为细骨料替代河沙制备PS塑料混凝土,对PS塑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保温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性PS混凝土的性能相比未改性PS混凝土显著提升。改性PS加入量为10%时,PS塑料混凝土(B10)的抗压强度为36.7 MPa,并且抗压强度跟密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B10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最大为5.56 MPa,导热系数较低,耐久性能较好。因此,制备的B10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节能保温领域。  相似文献   

7.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滑石粉进行表面改性,之后将其与聚苯乙烯(PS)粉机械共混,制备PS/改性滑石粉复合粉末。在预热温度85℃和8层网格支撑等条件下,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工艺将粉末制备成烧结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滑石粉与PS的界面,发现通过对滑石粉进行表面改性,不仅可以使其均匀地分散于PS粉中,而且两者的相容性也得到了改善。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SLS工艺参数对PS/改性滑石粉烧结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法与综合平衡法得到了多指标下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即单层厚度0.18 mm,扫描间距0.28 mm,激光功率27 W,扫描速度1 200 mm/s,此时PS/改性滑石粉烧结件的拉伸强度为4.29 MPa,弯曲强度为14.4 MPa,冲击强度为4.4 k J/m~2,相比纯PS粉烧结件分别提高了4.9%,10%和56%。  相似文献   

8.
将氢氧化镁(MH)通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改性制备了改性氢氧化镁(MMH)阻燃剂,将其与聚苯乙烯(PS)进行混融得到阻燃PS复合板材。对阻燃PS复合板材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MH在PS基体中分散较好,且PS-MMH-3具有最佳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极限氧指数(LOI)相比于纯PS提高44.3%,且燃烧速率较慢,说明PS-MMH-3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9.
王郑  王佳豪  田湉  李家成  林子增 《精细化工》2021,38(7):1305-1313
生物炭(BC)由于活化性能良好、成本低且绿色环保,已广泛应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不同的改性修饰方法可以丰富BC表面活性位点,进一步增强BC的理化性质,提高活化性能与稳定性.首先,综述了BC应用于活化PS的改性方法;其次,总结了BC活化PS的反应活性位点,PS活化的自由基与非自由基途径及其差异;接着,分析了改性以及生物质原料对两种不同活化途径之间的转化影响;最后,展望了BC活化PS应用及机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接枝在聚苯乙烯(PS)表面或在PS表面形成与之相容性较好的NIPAAm与苯乙烯(St)共聚物即P(NIPAAm/St)共聚物层,以改性PS的表面性质。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表面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PNIPAAm或P(NIPAAm/St)共聚物可以在PS表面稳定存在,使PS表面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且具有一定的温敏性。单纯PNIPAAm接枝PS改性层的温敏性更为明显,当温度由23℃增加到40℃时,PNIPAAm改性PS表面与水的接触角由44°左右增加到68°左右。P(NIPAAm/St)共聚物中的St有利于提高改性层与PS的相容性、透明性及稳定性,但其温敏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生物炭(BC)由于活化性能良好、成本低且绿色环保,广泛应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不同的改性修饰方法可以丰富BC表面活性位点,进一步增强BC的理化性质,提高活化性能与稳定性。首先,综述了生物炭应用于活化PS的改性方法;其次,总结了BC激活PS的反应活性位点,PS活化的自由基与非自由基途径及其差异;接着,分析了改性以及生物质原料对两种不同活化途径之间的转化影响;最后,展望了BC活化PS应用及机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程爱华  马万超  徐哲 《化工进展》2020,39(2):798-804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海绵铁表面进行改性,并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处理含酚废水。通过氮气等温吸附(BET)、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海绵铁进行表征分析。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通过静态实验考察催化剂投加量、催化剂/PS摩尔比、pH和苯酚初始浓度对等离子体改性海绵铁活化PS处理含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海绵铁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均有增大,活化PS能力显著提高;在最佳反应条件(等离子改性海绵铁的投加量为0.4g/L,催化剂/PS摩尔比为1∶15,溶液pH为2,苯酚的初始浓度为250mg/L)下,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5%;反应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主要是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起氧化作用。等离子体技术改性海绵铁活化过硫酸钠可有效去除水中苯酚,为实际含酚废水的处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PS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聚苯乙烯(PS)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分别对弹性体及非弹性体的增韧机理、影响增韧效果的因素和最近取得的成果做了概述。非弹性体增韧拓展了PS增韧改性研究的新领域,纳米粒子增韧开辟了PS增韧改性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用丁苯橡胶对PS回料改性的硫化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用丁苯橡胶(SBR)对聚苯乙烯(PS)塑料回料进行改性的硫化工艺、研究表明,硫化方法不同、硫化工艺参数不同,PS/SSBR的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等主要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苯乙烯(St)、St与丙烯酸(AA)混合物、丙烯酸接枝聚丙烯(PP-g-AA)改性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物以及AA,St改性PP(原位形成PP/PS共混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3种改性方法对共混物中PP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S对PP的结晶与熔融温度影响不大,PP-g-AA则提高共混物中PP的结晶温度。St以及St与AA混合单体对PP/PS中PP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但AA改性提高PP/PS中PP结晶温度。St加入PP导致PP结晶温度下降,St与AA混合单体原位聚合则提高PP的结晶温度。改性对共混物中PP的熔融温度影响不大,但是熔融峰形与结晶温度高低有关。红外光谱证实St与AA混合单体改性PP中有PP-g-AA形成,但改性共混物中没有PP-g-AA形成。  相似文献   

16.
高抗冲聚苯乙烯改性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彬  乔庆东 《辽宁化工》2004,33(12):706-708
综述了聚苯乙烯 (PS)的发展历史 ,高抗冲聚苯乙烯 (HIPS)的工业生产方法和HIPS改性的发展趋势。指出HIPS的前途在于改善它的光泽、耐应力开裂、阻燃、耐热等性能。我国PS改性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加大新设备与新工艺的研究开发 ,立足于现有的生产装置进行在线改性 ,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聚苯乙烯(PS)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乳液(PS-g-PBA),并将其用于改性水泥砂浆,考察了PS-g-PBA乳液含量及PS与PBA的质量比对改性水泥砂浆的减水率、流动度、力学性能以及毛细孔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泥改性剂的减水效果优异,减水率的极大值为56.7%,改性水泥砂浆的毛细孔吸水率下降明显,其...  相似文献   

18.
在ABS和PS中分别添加不同份数的硫酸镁晶须,比较了硫酸镁晶须直接改性聚合物与偶联剂处理后硫酸镁晶须改性聚合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在ABS中,硫酸镁晶须添加20份,钛酸酯加入1份;而在PS中,只需将硫酸镁晶须加到30份,就能够改善材料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半连续乳液接枝聚合法制备了聚丁二烯(PB)/聚苯乙烯(PS)(质量比)为70/30、50/50和30/70的3种PB接枝PS胶乳,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接枝产物,考察了PB/PS和聚灰比对改性水泥砂浆减水能力、保水率、力学强度以及吸水速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胶乳改性水泥砂浆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FTIR谱图中,不仅出现了PB特征峰,而且出现了PS吸收峰,苯环为单取代,说明PS接枝到PB主链上;PB/PS为30/70的胶乳改性水泥砂浆的减水作用和抗压强度较强,而保水作用最差,PB/PS为50/50的胶乳改性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较高,吸水速率较缓慢;胶乳改性水泥砂浆中有桥接结构、互穿网络结构以及孔洞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甲基亚砜改性高岭土,然后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乙烯(PS)/插层高岭土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高岭土层间距增大,且与PS复合后,高岭土层间距进一步增大,部分高岭土层片状结构被破坏;复合过程中苯乙烯单体能成功地取代二甲基亚砜并在高岭土层间聚合;高岭土的加入提高了PS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和吸水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