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效药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症状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加用盐酸丁咯地尔250ml(盐酸丁咯地尔0.1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踝肱指数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DLASOⅠ、Ⅱ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通活血中药,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股动脉血流参数。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2.28,P〈0.05);治疗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股动脉血流参数均有明显改善(t=2.17~13.80,P〈0.05、0.01)。结论温通活血中药对Ⅰ、Ⅱ期DLASO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临床症状(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跛行指数,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增加程度及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升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增加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对糖尿病(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DLASO患者72例.在严格控制血糖等治疗同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加服中药雷公藤,每日6克泡茶饮,共观察12周。结果 发现治疗组疗效显著。在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性质评分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 雷公藤治疗DLASO疗效显著,且该药药源丰富易取,价格低廉。具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对糖尿病(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治疗效果。方法选DLASO患者72例,在严格控制血糖等治疗同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加服中药雷公藤,每日6克泡茶饮,共观察12周。结果发现治疗组疗效显著。在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性质评分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雷公藤治疗DLASO疗效显著,且该药药源丰富易取,价格低廉,具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珏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63-864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组(逐瘀通脉组)40例和丹参片对照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采用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的变化。结果逐瘀通脉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优于对照组60%(18/30,P<0.01)。多普勒检查:逐瘀通脉组治疗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并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逐瘀通脉胶囊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可以减少或消除血栓形成,临床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选择具有明确诊断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痘的患者,治疗组予活血通脉方剂,水煎服,配合血栓通、前列地尔静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其中Ⅰ级占13例,Ⅱ级占20例,Ⅲ级占2例,Ⅳ级0例。结果:临床治愈12例,占34.29%,显著有效16例,占45.71%,好转6例,占17.14%,未愈1例,占2.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楠  张鸿坤 《浙江医学》2004,26(7):533-535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1倍,且周围动脉硬化发展快,程度重,一旦发生,其截肢率是非糖尿病ASO患者的40倍.且糖尿病ASO患者在愈后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方面均较非糖尿病ASO患者差.近年来随着糖乔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ASO患者也明显增多.笔者通过对比分析35例糖尿病ASO与55例非糖尿病ASO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病AS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DASO)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5~2003年我院收治的84例DASO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评价PGE1的治疗效果.结果 PGE1治疗组65例患者中,优16例,良26例,进步15例,无效8例;对照组19例患者中,优2例,良4例,进步6例,无效7例,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GE1可扩张血管、增加肢体血流量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是治疗DASO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疏血通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脉络宁对照组。 2 0 d为一个疗程。结果 :一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5 % (P<0 .0 5 )。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定量。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定量对比 P<0 .0 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 P<0 .0 5。结论 :疏血通有扩张外周血管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肢体血流量。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 ;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 ,抗血小扳聚集的作用。适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韩星  吴杰  魏崴  纪伟  杨德新 《吉林医学》2010,31(28):4854-485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主诉下肢或足部麻木或疼痛、溃疡、坏疽的糖尿病患者中,经下肢动脉节段性测压(踝/肱指数ABI)或彩色超声检查发现有下肢动脉缺血表现者,进一步作磁共振血管显像(MRA)、螺旋CT血管显像(SCTA)或数控动脉造影检查(DSA)以明确诊断。结果:28例患者经ABI测定诊断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BI在0.00~0.65范围,平均0.33。全组患者均作了SCTA,MRA或DSA检查,ABI无一例假阳性,最后确定28例中3例为主髂动脉段闭塞;6例为股腘动脉段闭塞;7例为股腘动脉伴腘动脉1~2分支闭塞;12例为膝以下动脉闭塞。2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别接受了不同的手术或(和)药物治疗。结论:节段性测压和彩超检查是初步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方法,简易、价廉、无损伤性、患者易接受;SCTA,MRA或DSA可以准确诊断动脉闭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全面的依据。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杂交术式"(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联合内膜剥脱及取栓)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双侧股动脉穿刺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内膜剥脱+介入、导管取栓+介入方法治疗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98例的临床资料,病变259侧肢体,双侧病变61例,单侧病变137例,次级血管病变(股动脉至腘动脉段病变)213条,初级血管病变(胫前及胫后动脉病变)221条;随访6~36个月,统计分析患者腘动脉以下血管(初级血管)及股浅动脉(次级血管)的通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98例患者中初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初级血管90%,次级血管92%。随访6~36个月,DLASO初级血管的首次通畅率由77%降至47%,次级血管的通畅率由88%降至62%。DLASO初级血管的累积二次通畅率为67%~89%,次级血管的累积二次通畅率为73%~93%。支架植入组的狭窄率显著低于单纯球囊括张组(P〈0.05)。结论"杂交术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适应证广泛,疗法肯定。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可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药前列地尔注射液+麦全冬定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养心通脉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双下肢动脉彩超评分,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双下肢动脉彩超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FIB在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养心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下肢动脉血流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动脉闭塞程度、部位以及坏疽情况进行对应处理:4例肢体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余26例进行了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5例行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3例行下肢静脉动脉化手术、4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2例行截趾手术、4例行膝上截肢手术.结果 本组患者没有一例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其中,2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股部暂时性淋巴瘘,经保守治疗后愈合.1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1年闭塞,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下肢皮温恢复正常,跛行距离为200m.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必须长期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发现下肢大血管的病变,并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刺五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对 4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连续静脉滴注 2 0 d,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 :刺五加注射液能使下肢动脉管腔增宽 ,血流峰值速度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小。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问:我是一名男性患者,75岁。近来发现走路后腿痛,但休息片刻还能行走,我以为是上了岁数的缘故,不料症状越来越重,原先能走500米,现在只能走不到50米,足趾还出现了破溃,夜间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作了彩色多普勒,医生说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病?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脉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Ⅱ~Ⅲ期ASO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90例予通脉方,水煎服或颗粒剂冲服,1剂/d;对照组30例予前列地尔静脉滴注并配合拜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用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2.22%,总有效率92.22%;对照组治愈率20.00%,总有效率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方治疗ASO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临床病例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下的中短期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裸支架疗法,而试验组采用Viabahn覆膜支架疗法,随后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中短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后3、6、9、12个月时的通畅率别为95.2%、85.7%、83.3%、74.0%,手术后12个月ABI指数为(0.82±0.19)。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3、6、9、12个月时的通畅度分别为90.5%、76.2%、2.0%、52.4%,手术后12个月ABI指数为(0.78±0.21);两组患者手术后3、6个月时的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9个月和12个月时的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法可作为治疗近关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尤其是跨膝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02~2012-03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组在药物保守治疗基础上,进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小于药物治疗组(P<0.05),随访两年,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 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配合药物常规治疗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介入治疗,51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51例).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近期通畅率、再闭率等.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ABI(0.86±0.05),跛行距离(283.2±30.5)m,患肢皮肤温度(32.9±1.5)℃,治疗有效率95.89%,6个月后通畅率87.67%,再闭率8.22%,长期随访截肢率1.37%,死亡率1.96%,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