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玉林市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广西玉林市897户4 634名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 781人自报在两周内患有各类疾病,共计801人次,两周患病率为172.9‰;536人自报半年内患有各类慢性病,共计639人次,慢性病患病率为13.8%。781名两周患病者就诊1 107人次,两周就诊率为23.9%;调查前1年住院人数为279人,住院人次数为358人次,住院率为7.7%。91.7%的患者就诊时首选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51.3%的患者住院医疗机构为县级医院。32.3%的未就诊患者与71.1%的未住院患者是缘于经济困难。农村居民的次均门诊医疗费用为86.7元,平均住院费用为3 648元,门诊费用自付比例为74.4%。结论广西玉林市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程度较高;疾病经济负担仍是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农村居民的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及卫生资源可及性, 探讨导致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过多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楚雄州3 659户15 309名的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楚雄州农村居民家庭年医疗费用支出均值为1 987.5元.65.1%的住户离最近的医疗机构在1 km之内, 高于全国调查水平;70.6%的住户在10 min之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 低于全国调查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过高的影响因素为到最近医院所需时间、到最近医院距离、2周就诊人次、2周患病未就诊人次、年住院人次.结论 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供给已基本满足需要, 但利用率不高;“看病难”现象已得到较大改善, 但“看病贵”问题仍是影响利用率的主要制约因素;需继续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 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 缩小不同区域间居民健康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调查武当山镇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家庭内的所有成员进行卫生服务问卷调查 ,共调查 80 8人。结果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 19.4 % ,高于 1998年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两周患病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人员占患者总数的 90 % ,慢性病患病者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人员占 70 %。结论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患病就诊主要在村、乡两级医疗机构。建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结合实际推行新型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4.
某地区军队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调查我国东南地区某部军队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部队制订卫生服务保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我国东南地区调查了2035名军队人员的两周患病及就诊、半年慢性病患病、住院等情况,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2周内有25.26%军队人员患病.门诊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营卫生所、团卫生队及师医院,分别占45.86%、29.28%、8.29%.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为8.30%.1年内有4.86%的军队人员住院治疗,住院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驻军医院,占住院总人数的54.72%.半年内牙病患病率为18.77%.入伍以来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员为70.12%.结论:军队人员卫生服务需求高于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卫生管理机构应加大对基层部队卫生服务保障的力度,满足军队人员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应重视对军队人员口腔及心理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建省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将福建省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部分数据建立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福建农村居民门诊就诊率和住院率分别为16.36%和5.41%。门诊费用174.60元/次,住院费用8 441.41元/次。26.91%未就诊和72.55%未住院患者是因经济困难所致。95.59%门诊和76.46%住院患者选择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就医。结论福建省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利用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农村居民医疗费用增长快,经济困难是制约农村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基层医疗机构成为农村居民医疗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居民住院卫生服务需要向需求转化的程度及影响住院卫生服务的因素,对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水平,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对宁夏海原县17个乡镇共76个村庄2508户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海原县农村居民住院率为6.5%,低于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分析结果;居民的需住院而未住院标准率为22.00%,高于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分析结果20.09%。结论海原县农村居民基层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率低;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险方式、经济困难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影响住院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居民住院卫生服务需要向需求转化的程度及影响住院卫生服务的因素,对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水平,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对宁夏海原县17个乡镇共76个村庄2508户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海原县农村居民住院率为6.5%,低于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分析结果;居民的需住院而未住院标准率为22.00%,高于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分析结果20.09%。结论海原县农村居民基层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率低;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险方式、经济困难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影响住院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探讨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对于优化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作为主观评价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并影响其求医行为。目前,国内关于HRQoL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索HRQoL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为政策/计划的制定、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化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 于2019年7—8月,采用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样本县(海原、彭阳、西吉、盐池县)“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19年数据,选取年龄≥15周岁且重要信息(如性别、年龄、HRQoL指标、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等)完整的9 31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调查对象社会经济学与人口学特征、卫生服务可及性、慢性病患病情况、HRQoL、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五方面的资料,基于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EQ-5D-3L)测量调查对象HRQoL,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健康效用值及直观式测量表(VAS)评分对其门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的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率为10.85%(1 010/9 310),住院卫生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保障其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上海流动老人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等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涉及的752名流动老人,参保率为85.7%,主要参保地为户籍地;平常生小病就医率为56.8%(427人),自行买药占39.5%(297人);174名经医生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流动老人患者中接受过社区随访的仅占29.9%(52人)。流动老人住院率为4.0%(30人),经医生诊断需住院的有40人,实际住院人数为30人,应住院未住院患者中主要原因为本人/家人觉得没有必要占60.0%(6人),无人回答因经济困难未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率在流动原因为养老者中最高,因为照顾子女者中最低;参加过社区健康体检者卫生服务利用率比未参加过者高;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对其卫生服务利用率没有影响,但是参加居民医保者其利用率显著高于参加其他类型医保者。 结论 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率明显较低,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例如慢性病社区管理的覆盖盲区,社会医疗保险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应该制定出适宜流动老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相关政策与措施,同时提高流动老人的健康素养等,从而提高其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在邯郸市社区的医疗情况,为制定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背景材料和科学依据,我们对1994~2002年间在我院社区接诊治疗的92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1994~2002间在邯郸市丛台区,复兴区,邯山区接受社区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以医院病历记载和诊断结果为依据。1·2调查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追踪明确诊断,将老年慢性病在社区的医疗情况进行分析。2结果2·1性别、年龄分布:男612例,占66·1%;女314例,占33·9%;男女之比为1·9∶1。年龄…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费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甘肃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情况,为卫生适宜技术筛选提供依据.方法:抽取皋兰、临泽两县2007年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取疾病、费用等信息,并分析其构成情况.结果: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常见疾病为开放性创伤和血管损伤、骨折、正常分娩、阑尾疾病、胆结石症和胆囊炎;乡镇卫生院为胆结石症和胆囊炎J=感、慢支、肺原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县级医疗机构例均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均高于乡镇卫生院,西药费、床位费及诊疗费占住院费用55.0%以上;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治疗方式均以药物为主,所占比重分别为72.16%、85.25%.结论:卫生适宜技术筛选应符合当地疾病谱,并加大中医药技术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农村居民就医现状,并分析农村居民对现有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情况,探讨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相关卫生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九江地区9个县的18个乡共计1450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39.6%的农村居民选择乡村医生就医,59.9%选择就医机构的原因是离家近;在未就医患者中,78.83%因自感病轻未诊治,农村居民对乡村卫生机构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最高,分别为44.3%和60.1%。结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农村居民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原冈,家庭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同时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急需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和服务态度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3.
张漓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4):293-294
目的通过分析省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抽检结果,了解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现状,加强对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规范管理工作的监管及指导。方法按照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洁净手术部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结果抽查广西21家省级医疗机构296名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合格233人,合格率为78·71%。结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质量和效果不容乐观,存在明显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规范管理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宁夏南部农村五县农村育龄妇女的一般卫生服务及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夏五个县15~49岁育龄妇女共计8341人,对育龄妇女的基本人口学特征、2周患病及就诊情况、住院情况、慢性病患病及就诊情况、已婚育龄妇女卫生保健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12.40%,2周就诊率为44.78%,慢性病患病率为10.98%,慢性病患者就诊率为31.00%,年住院率为5.97%,妇科检查率为32.95%,住院分娩率为95.76%,产前检查率为95.76%,产后访视率为27.97%。分娩地点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占57.20%),产前检查医疗机构排在首位的是乡镇街道卫生院(占37.96%)。结论宁夏南部农村育龄妇女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女性居民对县级医疗机构依然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我国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由80年代中期的7.67%上升到1993年的10.6%,两周患病率由6.8%上升到12.8%[1,2],这表明我国农村卫生服务需要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当前我省(江西省)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增加与卫生利用并不同步,出现患者未就诊率增加和农村医疗机构门诊利用率下降的复杂局面。因此,为摸清农村居民医疗需要及利用的影响因素,更好地满足居民医疗需求和提高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农村卫生改革和政策研究及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708户,2685人,户均人口3.8人,男性1395人,占51.9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3个乡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用Stata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住院率为31.58‰;住院病人的住院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县/市/区医院;住院人口中90.77%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住院率为30.52‰;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为65.43%,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结论:调查对象住院服务利用率较低;经济原因依然是影响内蒙古农村地区住院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利用住院服务起到了推动作用;仍有部分农村居民无任何医疗保障,影响其住院服务的利用;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不良。建议:继续深化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调查重庆市某县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者的基本情况、住院费用,了解重庆市农村地区人群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县综合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问卷调查3所医院当日全部住院患者和采集1个月全部出院患者病历对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院类别、患者性别、年龄、科别、床费、诊疗费、其他费用等因素对住院总费用有显著影响.由于较高的住院费用,影响农村地区人群对卫生服务利用的质和量.结论 在农村,女性的卫生服务利用率低于男性.国家新政策实施后卫生服务利用率有所提高.年龄>45岁的居民是卫生服务的主要需求者.县级医疗机构的主要需求方仍然是农村居民.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有必要及时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为朝阳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家庭为抽样基本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90 158名社区居民为本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一般情况、住户成员个人基本情况、既往慢性病患病情况、2周患病情况、1年内住院情况等。结果调查对象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52.5%;离退休人员占34.3%,无业人员占8.9%;60岁以上人口占27.2%。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21.8%、糖尿病8.4%、血脂异常11.2%、脑卒中2.0%、冠心病6.3%、颈椎病13.3%、慢性骨关节病和骨质疏松均为7.3%。2周患病及住院疾病以慢性病为主;患病后优先选择的医疗机构为专科医院(44.3%)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5%)。结论慢性病是朝阳区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特殊人群及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与照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新型城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自制问卷,对青岛市新型城区城阳区620户家庭中1 865人进行了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对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等内容的调查,同时对3所不同级别医院的资金、设备、人员及服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从供给情况看,62.2%的居民认为现有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满足基本卫生需求,但是还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从需求情况看,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和两周患病率(分别为98.5‰、141.0‰)高,诊治和住院比例低(分别为51.9%、27.4‰),慢性病成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从对卫生服务的评价看,居民对不同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不同,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仍然突出。结论 进一步整合卫生资源,坚持城乡统筹,联动发展,发挥政府在卫生服务筹资中的主导作用,重建三级卫生服务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江苏省高邮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高邮市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现状,为江苏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提供实践依据。方法抽取高邮市人民医院、市二院、市中医院及2个乡镇卫生院某一天当日全部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住院患者的一般信息、诊疗信息等,并对所获取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级别医院住院患者在文化程度、职业分布、付费方式、住院科别及罹患疾病系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住院患者在收入低于县城住院患者。结论农村居民依然是县乡医疗机构主要使用者,应尽快推广面向农村居民的卫生适用技术,尤其选择一些费用低、易于开展的卫生技术十分必要,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