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板栗雪片象是严重危害板栗的一种果实害虫,主要发生在陕西省秦岭山区,危害率达46%。仅柞水县每年要损失板栗12万 kg。笔者自1979年至1987年进行了砍、清、喷、埋等试验,效果良好。1.林业技术措施 1981~1986年连续对栗林采取砍灌清坡、拣拾落地虫苞、树下垦覆等林业  相似文献   

2.
科学采收板栗文/徐大斌采收板栗的时间和方法,不仅直接关系到板栗当年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能,而且影响到板栗来年的产量及栗实害虫的发生程度。因此,科学采收板栗是实现板栗丰产的有效措施。一、依据成熟度,确定采收期。栗苞(又叫总苞、刺苞、栗蓬、球果)采收过早...  相似文献   

3.
<正>一、板栗的采收与处理1.板栗的采收:10月至11月上、中旬是板栗采收的黄金季节。若采收过早,果肉尚未成熟,栗果不耐贮藏。采收前先清理好栗树下杂草,在晴天上午摇动栗树,然后检拾落下的栗果及栗苞。用这种方法所得的栗果饱满充实,质量好,耐贮藏,外观及风味均属上乘,同时可避免用竹竿打苞时伤及枝条而影响来年产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速摄影的板栗果实振动脱落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板栗第一生产大国,但板栗的采收主要以人工采收为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机械振动采收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板栗的采收效率。为研究板栗振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脱落特性,自制了果实振动脱落特性试验装置对板栗果实进行振动试验,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了果实振动全过程,并通过PCC软件对图像进行了跟踪、捕捉和分析。结果表明:板栗果实脱落分离方式复杂多样,主要有果柄与果枝分离脱落,以及板栗从栗苞中分离脱落的方式;板栗果实在不同激振参数组合下形成的水平与垂直响应位移差异较大,对应的响应运动轨迹也较多;水平激振模式下振幅5 mm、频率22 Hz,与振幅10 mm、频率6~10 Hz,以及垂直振动模式下振幅15mm、频率6 Hz,这些组合激振形式均能将成熟度Ⅰ和Ⅱ的果实实现选择性采收,且激振时间设置为5~8 s较合适。此研究为理解板栗振动采收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乙烯利对小枣的催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枣为我省特产,栽培面积达30万亩,分布在沧县、献县、交河、河间、青县、盐山、玉田等县,常年产量5,000—6,000万斤左右。但由于枣产区群众历来惯用木杆打枣的方法进行采收,每年打落大量枣股、枣吊、叶片,致使各级骨干枝伤疤累累,难于愈合,树体受到严重损伤,对小枣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1975年以来,我们试验用乙烯利催落法采收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板栗接穗不同采集时间和贮藏方法对比试验,提出在南方栗区板栗春季嫁接用接穗在嫁接前30~40d(春节前后)为理想采集时期,板栗接穗编织袋倒装室内贮藏法比沙藏法更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采收方法对板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张曰盈,姚玉章,王宪德,苏公明,石爱民(泰安市郊区林业局)童申和(泰安市农业开发办公室)赵之峰,陈学贵(山东省林业厅经济林站)长期以来,泰安地区采收板栗一直采用竹杆打栗苞法且不成熟就采收,不仅严重影响栗实产量和质量,而且...  相似文献   

8.
<正>板栗为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ill)物,原产我国,分布很广,主产区在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宁国市属于皖南山区,经济林产业是宁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板栗占全市经济林总面积的23%,年产板栗约在2000t左右。板栗含糖量低,蛋白质占10%,脂肪8%,淀粉60%,板栗怕热、怕干、怕水、怕冻,不耐贮藏。宁国板栗的成熟季节在9~10,产栗户每年采收的板栗,部分及时销售,其余的需全部贮藏。在宁国一般采用砂藏法、带刺球果贮藏法、冷冻贮藏法、空调贮藏法、保鲜剂贮藏法。由于贮藏技术和方法不精,贮藏板栗普遍存在腐烂、褐变、发芽现象。1板栗贮藏存在的问题(1)未适时采收 栗农为追求短期经  相似文献   

9.
乙烯利和萘乙酸混合使用进行核桃采收,比传统的棍棒打落法有独到之处,既节省劳力,又不致于对树体造成很大伤害,影响第二年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采收期前2—3周喷布125ppm的乙烯利和250(或500)ppm的萘乙酸混合液,可使核桃果皮开裂率达到100%,叶片脱落率在20%左右,与正常采收落叶率相近。  相似文献   

10.
板栗采收和贮藏不当,将会引起栗果大量霉烂和腐烂,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做到科学采收和贮藏。一、适时采收。板栗的成熟期因品种不同而异。大部分品种在9月中、下旬成熟,早熟品种8月下旬成熟,晚熟品种在10月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