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阐述Magra提出的泥岩压实曲线法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泥岩压实曲线反映地层间断的6种形态模式和东濮凹陷泥岩压实曲线的形态特征的分析,论述了该方法在东濮凹陷的适用性。选择东濮凹陷100余口井的泥岩压实曲线应用该方法计算了东营组地层剥蚀厚度,结果与盆地模拟拟合的结果相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分析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原理及其适用条件,认为该方法能够解决滨北地区嫩江组末期之后地层的剥蚀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嫩江组末期不整合面剥蚀量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绥化凹陷的东1井、东401井所在地区剥蚀量大,向西北方向(东6、东7井方向)上剥蚀量开始变小,明水阶地的双2井剥蚀量相对较大,乾元构造带上的河2、克2井剥蚀量比东1、东401井小得多,到黑鱼泡凹陷剥蚀量又有所增大。10个井点反映的规律是嫩江组末期不整合面剥蚀量“南大北小”,在绥化凹陷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声波时差法恢复剥蚀量在二连盆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抬升剥蚀,再经沉积,压实作用得以保存下来。利用保存下来的沉积压实可以定量恢复剥蚀量,通过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对二连盆地晚白垩纪—第三纪的沉积间断的剥蚀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恢复原始沉积厚度和估算剥蚀量,结果表明二连盆地原型盆地受到过改造,这有助于对烃源岩进一步认识,可为地质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声波时差法计算地层剥蚀量问题的斧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学者用声波时差法计算地层剥蚀量存在的种种问题,从Magara法原理入手,通过公式推演和定量测算分析,认为有学者提出的用新沉积地层的压力与剥蚀地层在相同点的压力大小比较作为判别是否适用Magara法,其观点虽然合理,但实际这样的窗口狭小或不存在都难断定,不具有操作性和实际价值;Magara法原有的剥蚀地层厚度必须大于新沉积地层厚度的准则是正确的,把使用范围扩展到新沉积地层厚度大于剥蚀地层厚度是不妥的。同时,指出了声波时差法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一加以斧正。分析指出,声波时差法、古温标法都不适合计算苏北盆地地层剥蚀量,现有文章都有原理、方法和基础资料等错误,剥蚀量数据与盆地地质完全不吻合,结论不可用。  相似文献   

5.
以分析化验、岩心描述资料为基础,应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研究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储层岩石学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探讨研究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东营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原生孔和溶蚀孔两大类,其中溶蚀孔隙是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碎屑岩的碎屑和填隙物成分是孔隙变化的内在因素,而成岩作用的改造是孔隙演变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其中压实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则有利于改善中深层储层物性;东营组最有利储层类型为中孔中渗储层,主要分布在东一段,东二、三段储层类型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6.
受沉积、成岩和构造等作用的综合影响,南堡凹陷东营组地层中发育了常规测井识别难度较大的低阻油层。文中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分析,明确了南堡凹陷东营组低阻油层成因。结果表明:微观上受蒙皂石、伊/蒙混层等阳离子交换能力强的黏土矿物体积分数增加的影响;宏观上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背景控制,在粒度细、分选差、泥质体积分数高的水下分流河道分叉处、末端、侧翼或河道叠置处及河口坝微相砂体中易发育低阻油层。地层现今处于中成岩演化期,黏土矿物类型以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压实作用中等—强,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东营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时期的火山运动导致圈闭中油气发生再次运移,含油饱和度降低,也易形成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7.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相预测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属走滑伸展型断陷,古近系东营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为了查明南堡凹陷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结合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识别南堡凹陷东营组各级层序界面和相序,建立等时地层层序格架和演化模式,综合预测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相和油气分布。研究认为:层序界面、最大湖泛面、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分布和构造背景是有利砂体分布和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东营组油气分布具有纵向相对集中和平面分带的特点,表现为油气主要富集于最大湖泛面之下的东三上亚段地层中,且多分布于凹陷第二走滑断阶带。图7参16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有效评价东三段烃源岩并明确其油源贡献,以大量的钻井、地球化学以及油气勘探资料为基础,基于烃源岩评价的特征参数及油源对比方法,探讨了东营组烃源岩特征及烃源岩对油气成藏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东营组有效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东三段,其w(TOC)平均为1.1%~1.2%,最高可达7.8%以上,为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成藏期(距今2 Ma)R_o值为0.7%~0.9%,处于大量生油高峰,最厚的有效烃源岩位于林雀洼陷与柳南洼陷,其次为曹妃甸洼陷;与沙一段和沙三段相比,东三段典型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为Pr/Ph值高以及伽马蜡烷/C_(31)霍烷值低,以此可较好地与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进行区分。油源对比结果表明,现存的东营组烃源岩贡献的原油主要呈环状分布于柳南洼陷以及林雀洼陷附近,曹妃甸洼陷附近仍有较大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0.
冀东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构造对扇三角洲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边界断裂特点和东营组地层发育特征,南堡凹陷划分为陡坡带、凹陷带和缓坡带3个构造地貌单元.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表明,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受制于古构造-古地貌背景的不同,储层粒度、发育规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断-台、断-阶和断-崖3类扇三角洲成因模式,3种模式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油气储集能力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其中,断-台地貌形成的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断-阶地貌形成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是形成优质储层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南坡异常高压分布与油气运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东营凹陷南坡异常高压的分布与成藏关系密切,在1500m以下的埋深条件下,可以采用半对数式回归正常趋势线方程求取压实系数,再运用声波时差与地层压力的关系计算剩余压力.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南坡的异常高压在2500m左右开始产生;在平面上,地层剩余压力由洼陷中心向边缘减小,沙三段与沙四段压降特征不同,但主要压降方向均是地下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其中沙四段存在3个重要油气优势运移指向.  相似文献   

12.
黄骅坳陷古近纪东营组物源方向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东营组是黄骅坳陷的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之一。从ZTR指数、矿物的成分成熟度指数、岩屑组成以及砂体展布特征等方面对东营组的物源方向进行分析,明确了该区东营组存在4大物源区,即燕山褶皱带、沧县隆起、沙垒田凸起和埕宁隆起,这4个物源控制着当时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样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东营凹陷现河油田王家岗地区沙二段上部河道砂体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沉积的古地理格局和物源方向的继承性,运用趋势面分析和泥岩颜色分区法,对物源方向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王3区块沙二段第1~第4砂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南方。在储层研究方面,利用砂体钻遇率及砂体平均厚度变化曲线分析方法,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储层的发育特征;同时,应用储层随机建模、神经网络预测法和地震相干分析法,对王3区块沙二段第1~第4砂组的储层厚度、孔隙度、各层段砂体的分布特征和典型单砂体进行了预测,为油气滚动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泥岩盖层封闭性随超压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在超压释放期封闭性降至最低点,随着泥岩的愈合,超压逐渐增大,封闭性也逐渐增强,直至超压再一次释放.经计算,东营凹陷沙三段泥岩超压在埋深904~1 713m开始形成,在埋深2 200~2 800m开始第1次释放.据此评价了沙三段泥岩盖层的封闭能力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营凹陷沙三段泥岩超压形成于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早期,而深部烃源岩的大量排烃期为馆陶期,超压形成期比排烃期早,因此超压泥岩能够有效地封闭烃源岩生成大量的油气;②沙三段泥岩超压在馆陶组沉积末期发生第1次释放,而后泥岩愈合,超压再次增加,目前正处于第2次超压演化过程中;③现今沙三段泥岩超压值约为8MPa,具有较强的超压封闭能力,是深层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的勘探及认识程度非常低,尤其对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分布规律的认识尚不明确.通过对研究区成藏模式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认为南斜坡孔店组主要存在T型、S型和阶梯型3种油气运移模式,可形成断层、断层-岩性和地层超覆不整合3种模式的油气藏;油气藏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3种.从生储盖组合特点、断层特征、圈闭形态与规模质量等方面研究了它们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背景、断层及圈闭特征3方面因素的控制,斜坡带鼻状构造的反向断块圈闭、砂泥比小于30%的地区成藏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东营凹陷断块油气藏发育广泛,沙河街组是勘探开发的重点。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断块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从而指导油气勘探。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央背斜带、北部陡坡带和南部缓坡带,层位上分布在沙一段、沙二段和沙三上亚段。研究认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的聚集和分布受烃源岩、断层、异常压力和储层物性等因素的控制。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的优质烃源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异常压力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断层不仅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还控制着圈闭的形成;储层物性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孔隙度大于15%.渗透率大于10×10^-3μm^2的储层有利于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17.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剥蚀厚度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剥蚀厚度估算是进行古构造特征研究、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和古流体势分析的重要基础工作。根据焉耆盆地的地质特点和现有资料情况,首先在博湖坳陷选择了27口探井,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进行了单井地层剥蚀厚度估算;然后以这些数据为约束点,选择了10条地震剖面,利用地震剖面追踪法对整个博湖坳陷的侏罗系剥蚀厚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纵向上,侏罗系各组在白垩纪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剥蚀最严重的是上侏罗统,其次是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和西山窑组,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保存相对完整;在横向上,博湖坳陷不同地区遭受的剥蚀程度不尽相同,遭受剥蚀最严重的是种马场低凸起,其次是博湖坳陷北部靠近焉南断裂一带,北部凹陷的四十里城次凹、七里铺次凹和南部凹陷的包头湖次凹遭受剥蚀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