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和制度创新实验。根据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理论,现代农村社区认同重构必须从完善社区功能入手,通过社区组织功能再造、社区文化扩展、社区服务体系优化,实现发展的需求、创造的需求到满足的需求,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对农村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乃至提升基层社会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拆迁安置社区在改变原有的生活空间的基础上,固有的文化在逐步消失,出现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下降等问题,农村拆迁安置社区文化重塑困境逐渐凸显。为了增强农民在新时代农村社区的内心认同,全面推进中国农村拆迁安置社区文化重塑,有助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增进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对中国农村拆迁安置社区文化重塑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社会均衡平稳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之上,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措施和建议。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保障,是文化建设中的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浙江省作为首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地区,也在积极地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以浙江省苍南县埔坪村为例,介绍了埔坪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根据埔坪村的社区文化建设特点,对埔坪村的社区文化建设进行SWOT分析,由此找出了埔坪村目前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湘西北地区的常德市临澧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湘西北地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孟晓乐 《河南农业》2014,(24):15-16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举措。文化环境建设是新型农村社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新经济伦理、教育水平是影响新型农村社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文化要素。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培育社区居民公民精神、唤起村民自我发展意识等,是改善农村社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文化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作为基础性的公共服务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福建泉州南安市为例,调查了解了南安市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研究认为,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应完善多元化的农村公共文化内容,培养多层次公共文化队伍,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提升村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是社会主义农村,我们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除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把农村文化工作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深入分析成都同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通过对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参与意愿的计量分析,争取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20,(2)
正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浙江省深化"八八战略",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探索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和阵地建设的短板,使文化礼堂有效反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2014年以来,浙江省长兴县启动了"百场送教进文化礼堂"项目。项目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发挥社区教育系统优势,以送教的形式将社区教育优质学习资源送到农民家门口,有效实现了社区教育与农村文化礼堂的资源共享,使文化礼堂成为了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存在诸如"资金来源匮乏、专业人才缺失、独立性欠缺"等困境。非政府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需要改善非政府组织生存的宏观环境,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非政府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重视非政府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本容量;重视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塑造农村社区的组织认同。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中,将非政府组织的理念和实际经验推向农村社区,找到一条适合农村社区特色的发展道路,使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变得更加普及,为农村社区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谋福祉。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收录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农村社区、社区治理、社区教育、社区文化四个方面.从已有研究来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实地调查转向深层次的理论分析,研究重点也从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转向社区治理和社区文化.未来,中国农村社区研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社区研究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社区结构和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社区建设理论,形成中国特色农村社区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整体精神风貌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青岛市后田社区的实地调查,对"村改居"后田社区文化建设状况从社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搭建社区文化平台、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完善社区管理制度等加强"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当前农民生态意识淡薄、生态文化教育缺失、体制机制存在缺陷的问题亟待解决。要针对农村社区的具体实际,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积极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全力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生活,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15.
何晓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92-6793,6828
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几个问题进行了阐释,指出推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重视农村权威人物发挥积极作用,预防其消极作用;应重视农民工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引导农民工对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应重视农民闲暇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这一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必然要求。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必须树立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加大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创新供给模式,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监督管理,努力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陇南市农村社区建设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得到迅猛推进,发展局面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文化衰败、生态文明建设较差、多元主体参与发展度较低等诸多问题。鉴于此,陇南市农村社区建设需要靠多元融资破解资金问题;坚持以民为本,兴盛农村文化;协调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做到社区系统建设,多元参与。  相似文献   

18.
水库农村移民属非自愿移民,不仅要承受巨大经济损失,还要被动离开家园,迁入陌生地。水库农村移民的社区认同与适应不仅关系到移民在迁入地的生存与发展,还会对迁入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产生影响。新丰江与三峡水库移民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安置模式的两类水库农村移民,通过对比分析两类移民群体在迁入地的发展历程,认为住房、土地、安置环境、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及迁入地村干部、村民认同等多重因素,是水库农村移民社区认同与适应的主要外部影响因子,而且这些多重因子并非孤立影响而是相互关联的合力影响。研究不同类型的水库农村移民发展历史,归纳影响水库农村移民社区认同与适应的多重关联因子,可为当今水库农村移民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乡土文化认同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现状,通过对湖南省某乡的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乡土文化价值观,促进乡土文化的赓续传承,家庭、学校、社区三者合力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乡土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运用"生态"理念建设农村社区,其包括自然生态、组织生态、文化生态三个方面。对农村社区建设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