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台湾中原大学的校、院、系三维目标体系、校园环境建设与追求、学校特色与传统等潜在通识课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认为诸如办学宗旨与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精神等都是潜在通识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整体形象的一种浓缩,对指引学校的发展和全面育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教育观念出现偏差、课程设置匮乏、教育载体不足、教育成效不高的问题。以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为主线,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评价4个方面进行统筹设计,以期为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对华南农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院校如何开展和实施通识教育进行探讨,提出农业院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突出通识教育理念、拓宽公共选修课开课渠道、加强选课的引导与组织,并辅以制度加以保障等建议,使学校课程设置真正达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通,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5.
基于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以及学生修习通识教育课程仅是为应付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等现状,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修读通识课程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得出影响农林院校学生修读通识课程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对专业成长的帮助;评分的高低;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报告或作业的多寡;教师的魅力;课程的内容;教学的方式;场地与设备、排课的时间。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站在通识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学分制的概述。第二,学分制模式的概述。第三,通识教育背景下民办高校学分制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力探索大学英语教学在完成教学模式改革后,如何就大学英语教育现存的缺陷“文化失语症”进行必要的通识化改革.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笔者针对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应时建设等问题提出建义,旨在推进大学英语进行以文化内涵为依托的通识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华南农业大学从2012级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除了规定所有专业学生必须选5门10学分公共选修课作为拓展教育课程外,还增设了1门2学分汉语言选修课程,1门2学分英语选修课程,4门8学分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A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但调查发现,通识课程在实践中并未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的通识教育仍存在形式单一,结构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选课指导和考核标准等问题。因此,建议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增加系列讲座、学术沙龙、学生社会实践、通识教育相关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通识教育实施中的误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考察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把通识教育界定为一种广义的教育理念,一种“全人”教育理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应该用通识教育理念统整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通识教育这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之化作一种精神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多渠道走向这一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各高校陆续改革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通识教育的新思路。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以其广泛的资源基础在中国通识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步入新千年以来,如何做好文献资源建设更是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工作。以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图书馆为例分析了现有通识教育文献资源建设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文献资源应突出通识教育特色,积极开展通识教育资源利用的培训,构建结构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使有限的馆藏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代文化的持续冲击,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某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在通识教育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为此,研究主要从课程定位与课程要求、课程内容、课程任务、信息化教学及课程考核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是在学习与借鉴英美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还处在通识教育发展的初步阶段,与英美通识教育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或者说缺失,即本应有的内容和特征还未形成和表现出来。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审视和分析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得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的实施、通识教育的评价、通识教育的效果五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缺失,最后从理念升华、制度创新、模式整合三方面构建开展通识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华南农业大学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为全校非农专业学生开设了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笔者主要从课程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基地、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通识教育应是一种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其宗旨是"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困境是:通识教育目标难以测量,不同院校之间的通识教育优劣无法比较,服务学习活动的实施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主要从农、林类高校通识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大方面论述通识课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涉及通识课的管理、质量要求、课堂教学内容、方式和考核,并总结河北农业大学的宝贵经验,为学校下一步的通识课教育改革和农、林类兄弟院校的通识课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通识训练课程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之一,具有面广、授课学生多的特点,其课程安排是教务管理的难点之一。以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来自12个学院、7个学科门类、39个专业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参训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生源地、学院、专业、学科等背景条件的学生"课程注重"和"训练站选择"结果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学生"课程注重"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课程设计的趣味性、课程实践操作环节、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本专业的结合性;训练站自主选择比例较高的为园艺训练站、动物养殖训练站,较低的为植物保护训练站;通过对不同专业参训学生"课程注重"及"训练站"选择比例进行聚类,可将其划分为3大类群;根据问卷从现开设模块中选出学生最喜爱的模块数6个(前10%)及学生期待开设的模块数10个。该研究旨在为类似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的开设和排课优化,为提高教务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开展人文类通识课教学,在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尤为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任务,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读者借阅规律的研究,把握大学生阅读需求和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需要,合理配置馆藏文献比例和形式,并不断拓展服务形式,营造良好的通识教育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已经对整个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完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将生命科学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模块的核心组成。该文初步讨论了在中医药类大学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为这类课程在学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目前网络通识课教育的特点,分析了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在网络通识课中引入了基于学习者在小组中的竞争、沟通、协作的合作学习模式,以期在完成对课程知识构建的同时使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教育实践,表明合作学习模式学习效果高于平均水平,并得到了学习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