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泡沫复合驱泡沫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馥志细管粘度计和多功能驱替装置,研究了泡沫复合体系组分中不同起泡剂、聚合物、碱、气体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及泡沫复合体系驱替过程中,不同的气液比、注入速度、岩心渗透率、原油存在(残余油饱和度)等条件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泡沫复合驱配方的确定及矿场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研究(蜡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北海原油和大庆原油蜡组份在不同上对模型乳状液稳定必物研究,发现原油蜡组份中不仅含有石蜡等非极性化合物,也含有高级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等极性化合物,具有界面活性的特性,与胶质,沥青质组份相比,蜡组份所含一极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极性。  相似文献   

3.
原血成分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细微固体颗粒,在油水界面上相互作用是原油乳状液其有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简单的方法将原油中众多的物质分成两大类,并根椐它们单独时或混合后对癸烷/水乳状液稳定性作用的特征,将其分别称为原油乳化剂和原油破乳剂。试验表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含的这两大类物质的多少和相对比例,其相对重要性可由界面张力定性地反映出来;并且由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大小可以定性地评估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含聚合物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含聚合物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考察乳状液的制备方法,聚合物浓度、地层水矿化度对油包水和水包油两种类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从理论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化剂的存在是生成稳定乳状液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胶质和沥青质的协同作用很强,胶质对沥青质的分散能力可以阻碍沥青质的聚并和缔和。随着原油相黏度增加,阻碍了界面膜的排液,油滴间难以聚并,使W/O型乳状液更加稳定。在界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油水两相间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降低界面能,可增加界面膜的强度,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乳液的热力学稳定性,同时还能保持乳状液动力学稳定性不变,使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加。对于W/O型乳状液,随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的增加,电导率不断提高,比较容易形成胶束。在调配驱油体系时,碱的加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邦明  高晓勇 《油田化学》1995,12(4):358-363
根据乳状液分层,破乳过程的测定及显微镜观察,考察了乳状液中的油滴上浮、絮集、聚并过程受水相组成的影响情况,得到了静态条件下石油磺酸盐碱、聚合物、盐影响原油乳化及油滴聚并速率的规律。这些结果对于用滴-滴聚并方法研究化学驱体系中油滴聚并是很好的佐证和补充,为了解化学驱油体系配方与驱出液油水分相情况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室内制备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的制备参数(转速、乳化时间)、含水率、水电导率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对原油乳状液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转速为7000r/min,乳化时间为8min时形成了乳状液,而且转速越大、乳化时间越长,水滴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均匀,原油乳状液越稳定;含水率越高,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越差;原油乳状液电导率的大小取决于乳状液中水电导率的大小,能够反映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温度升高,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泡沫复合驱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模拟泡沫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究了乳状液含水率、乳化时间、乳化转速、聚合物含量、表活剂含量、碱含量、气含量等因素对泡沫复合驱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解决了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以大庆和吉林原油界面活性组分为乳化剂的模型乳状液的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压、界面膜的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乳状液(油/水体积比70/30)的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压、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的大小有关,油水界面压,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越大,乳状液越稳定,在油水界面,由原油界面活性组分形成的界面膜具有较强的结构,油水界面压,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可作为衡量界面膜结构强度的参数,结晶能改  相似文献   

10.
浅论影响原油乳状液破乳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原油乳状液,破乳剂,外界破乳条件三个方面论述了原油乳状液稳定存在的原因及影响破乳的因素,并结合乳状液办面性质分析了好的破乳剂具备扩散吸附性好,润湿能力强,絮凝聚结能力强的性能及外界因素影响破乳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泡沫复合驱体系稳定性及稳泡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波  肖贤明 《钻采工艺》2008,31(1):117-120
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目前已在我国部分油田应用,选择泡沫性能优良的复合体系会推动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文章研究了泡沫复合体系中发泡剂、稳泡剂和碱对复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筛选出配伍性较好配方是1.0%十二烷基苯磺酸、0.5%木质素黄酸盐与0.5%碱水复合体系,并对其进行了耐温、抗盐、抗油污染性能评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泡沫照片分析,一般情况下泡沫体系Plateau边界越规则,泡沫半衰期越长,泡沫越稳定;泡沫间液膜越厚,发泡体积越小,发泡性能越差。该泡沫复合配方的确定对矿场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泡沫复合驱体系发泡能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泡沫复合体系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研究,对几种体系的发泡能力进行对比,充分证明了复合体系较强的发泡性能;对聚合物浓度与发泡能力的影响也进行了室内研究;同时对复合体系中的气体进行了泡沫综合指数对比,结合矿场实际情况确定了试验方案.对先导性矿场试验的动态反映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和分析,对复合体系的发泡能力作了初步评价,为该项试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该项目的推广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康万利  王杰  吴晓燕  徐斌  孟令伟 《油田化学》2012,29(1):48-51,68
针对泡沫驱两亲聚合物起泡剂的泡沫性能及影响因素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表面活性剂泡沫相比,两亲聚合物泡沫的起泡体积较小,但其稳定性要远远优于表面活性剂泡沫;两亲聚合物泡沫性能随着两亲聚合物浓度的变化存在一个最优值,炼化Ⅰ型两亲聚合物在浓度为1.5 g/L时,其泡沫性能最优,且该泡沫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在高剪切下(转速大于4000 r/min)或煤油含量超过20%后,该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4.
二元复合驱是中高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为了研究聚表二元驱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含聚表水与模拟油组成油水界面体系,测试了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等参数,并结合乳状液静置脱水效果,分析聚表二元驱对油水采出液稳定性的作用机理。采用含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与模拟油配制成模拟油采出液,用于测试不同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聚表二元驱成分能够显著增大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在界面活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聚合物;静置脱水实验表明,影响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表面活性剂。这与过去的观点存在矛盾,即认为界面剪切黏度是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关键。因此本研究认为存在其他因素影响乳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油田地面生产系统中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高效运行.针对原油极性组分沥青质、胶质,特别是实施三次采油化学驱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驱油剂返出对油水乳状液形成与稳定的影响,基于对宏观尺度研究这些因素影响所形成相关认识的综述,从可视化、乳状液体系密度分布、乳状液结构径向分布函数、油水界面形成能...  相似文献   

16.
易凡  陈龙  师涛  姚惠敏 《油田化学》2022,39(3):466-473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强弱对提高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驱油效果影响较大,为了增强表面活性剂驱 油体系的乳化性能、提高驱油效率,将具有良好界面活性的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GEY-2 和具有较强乳化能力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501 复配,研制出了一种适合低渗透油藏的强乳化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并对其综合性 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强乳化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和耐盐性能,在高温高矿化度 条件下,配方为2000 mg/L GEY-2+3000 mg/L 6501 的驱油体系仍能保持10-3mN/m超低数量级的油水界面张力, 该驱油体系与储层原油按照7∶3 所形成乳状液在75 ℃下放置10 min 和100 min 后的乳化水率仍能达到90.2%和 61.2%,具有较高的乳化性能。该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吸附性能,可以减少驱油剂的浪费,有效保证驱油效 果。该驱油体系对低渗透岩心的驱油效果较好,当岩心渗透率为11.38×10-3 μm2时,水驱结束后注入0.5 PV强乳 化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可使采收率继续提高20%以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H油田低渗区块实施强乳化复 合表面活性剂驱油措施后,注入井压力有所升高,对应油井日产油量从措施前的2.20 t 升至5.41 t,平均含水率从 措施前的89.2%降低至71.5%,达到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e amphiphilic polymer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produced liquid and thus makes it difficult to treat.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amphiphilic polymer flooding O/W crude oil emulsion. O/W crude oil emulsion tends to be more stable with increasing amphiphilic polymer concentration and decreasing holding temperature. Amphiphilic polymer flooding O/W crude oil emulsion is much more stable, especially when polymer concentration is above 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 Aggregation formed by hydrophobic groups of the amphiphilic polymer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amphiphilic polymer flooding O/W crude oil emulsions.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强天然气泡沫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效果,采用注射法研究了疏水修饰纳米颗粒(HMNP)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合生成的天然气泡沫的稳定性及温度、无机盐(NaCl、CaCl2)对天然气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室温(25℃)纯水条件下,HMNP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复合体系生成的天然气泡沫在3000 min内可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协同稳定天然气泡沫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50℃条件下或离子强度为0.2 mol/L的情况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聚氧乙烯(EO)基团可以进一步增强HMNP/AES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的稳定性及耐温耐盐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苯环则可显著促进HMNP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更大幅度提高HMNP/SDBS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的稳定性、耐温性及耐一价金属离子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抗温抗盐泡沫复合驱驱油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明  蒲万芬  王霞  赵金洲 《钻采工艺》2007,30(2):112-114
在模拟中原油田的高温、高矿化度的条件下,采用微观模型和长填砂管实验研究了沫复合驱驱油特性。用微观模型实验观察得到泡沫驱油机理:抑制了粘性指进,改变液流方向;剥离油膜;产生气阻效应;乳化并携带油沫。单长填砂管实验结果表明液气交替注入完全可以在岩心前端面形成质量较好的细腻泡沫。两维纵向非均质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在多孔隙介质中的运移特征:气体在泡沫破灭、再生的过程中向前运动,液体则通过气泡的连续液膜网流过孔隙介质,泡沫是在向前移动过程中不断地破灭和再生。泡沫复合驱油过程中形成三个驱油带:前沿是乳状液渗流;中间既有前沿中的乳状液渗流,也有气体锥进渗流和泡沫渗流;后沿以泡沫渗流为主。  相似文献   

20.
弱碱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稳定性及反相破乳剂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模拟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含油量和油珠粒径的测试,研究其稳定性。同时,对反相破乳剂ASPD—α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少量聚合物可以显著改善模拟三元复合驱的油水分离特性。模拟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的油珠粒径随水相弹性膜量的增大而增大。反相破乳剂ASPD—α.的破乳效果和它的聚并作用随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含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