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中CDC7和MCM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标本140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100例,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C7和MCM4的表达情况。结果 CDC7和MCM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织(P0.05),二者的表达与浸润肌壁深度、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P0.05),且二者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呈正协同作用(r=0.330,P0.05)。结论 CDC7和MCM4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二者异常的蛋白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腺癌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类型,往往由单纯性、复合性和不典型增生发展而来,与雌激素过多相关。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近期研究显示抑癌基因PTEN失活,K-Ras突变等在该疾病中频繁发生。了解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机制将有助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类型,往往由单纯性、复合性和不典型增生发展而来,与雌激素过多相关。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近期研究显示抑癌基因PTEN失活,K-Ras突变等在该疾病中频繁发生。了解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机制将有助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ILK、SIRT1和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关注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9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75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ILK、SIRT1和PTEN的表达,分析ILK、SIRT1和PTEN在不同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观察组中ILK、SIRT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PTE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ILK、SIRT1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肌层浸润及是否累及宫颈管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K和SIRT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ILK、SIRT1高表达及PTEN低表达对肿瘤的进展起重要作用,ILK和SIRT1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联合检测ILK、SIRT1和PTEN的表达可能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范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11-251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子宫内膜腺癌病理标本PTEN的表达,并对其中54例患者进行5年随访,对PTEN表达情况与生存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子宫内膜腺癌患者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83.96,P<0.001)。②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分级G3级、临床分期Ⅲ-Ⅳ期、浸润超过1/2肌层厚度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阳性表达明显降低。③PTEN阳性率与子宫内膜癌术后5年存活率有关(χ2=7.64,r=0.3521,P<0.01),PTEN高表达者,术后5年存活率也越高。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PTEN表达下调,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级、分期、癌细胞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子宫内膜组织PTEN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判定其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其中3%是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CC)相关性EC,HNPCC妇女EC终生累积发病率是40%~60%。EC最容易发生在肠外肿瘤患者及其家族中,可分为LynchⅠ型(遗传性大肠癌)和LynchⅡ型(癌家族综合征)。HNPCC又被称为Lynch综合征,包括卵巢  相似文献   

7.
杨雪  李凤山  韩素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655-365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正常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研究它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单纯子宫内膜增殖、13例复杂子宫内膜增殖、20例不典型增生和74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抑癌基因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子宫内膜增殖、复杂子宫内膜增殖、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组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单纯子宫内膜增生组(P<0.01)。癌组中PTEN阳性表达的缺失与组织学分级与临床手术分期及生存率有关(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表达减少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过程密切相关,PTE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对判断子宫内膜腺癌预后有意义。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是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的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确诊的上海市区 4 97例 30~ 6 9岁子宫内膜癌病例和 4 97名对照的发育史 ,并进行身体测量。结果 青少年时期的身高和体重与子宫内膜癌未见显著性关联 ;除2 0岁左右外 ,成年各阶段的体重指数 (BMI)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体重增加 >7.5kg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 ,但体重增加比例为 15 %以上只在 4 0~ 5 0岁年龄段有显著意义。 2 0~ 30岁的体重减轻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体重、BMI、腰围臀围比 (WHR)的测量值大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身高、坐高身高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关。结论 青少年时期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显著联系 ,而成年时期的肥胖程度和体脂的分布均是独立危险因素。 30岁前后体重变化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NE)、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AH)及4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EC)中的ILK表达进行检测。并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LK在NE、AH、E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5%、71.1%。EC组表达明显高于NE组。ILK的表达随肿瘤的分化降低而增加。分析ILK在随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发展,其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 ILK在EC中呈明显阳性表达。为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过度表达预示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关婷  谭同焕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53-1055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N在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OPN在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分化组织。OPN阳性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OPN阳性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 OPN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OPN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孕激素与他莫西芬合用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莫西芬由于其本身的优势仍是激素依赖型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用药,也是雌激素受体阳性、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乳腺癌患者在长时间服用他莫西芬后,可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孕激素不仅可以治疗乳腺癌,而且在口服避孕药、雌孕激素替代疗法中,孕激素有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该文意在探讨长期口服他莫西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加服小剂量孕激素降低子宫内膜异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测定对宫颈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微粒子方法检测18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值.将189例患者分别从手术一病理分期、组织类型影响顶后的其他因素等方面加以研究对比。结果手术病理分期程度与CA125阳性率呈正相关,且绝经后患者高于绝经前。CA125水平与病理组织类型有关,CA125水平与影响预后的其他目的有关。结论CA125水平越高,子宫内膜癌复发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超声检查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近年来,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成像等在妇产科领域广泛应用.其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TVCDS)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本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于本院采用TVCDS漏诊的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有效诊断方案,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水平.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 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石腊标本的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和对照组survivin表达率分别为96%和 2.9%(P<0.01)。p53蛋白在对照组无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13例表达阳性(26.5%),p53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细胞 分化不良相关。结论 survivin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有关,p53过表达提示细胞的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15-5p抑制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HEC-1-A)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构建SMAD5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观察miR-15-5p对SMAD53'-UTR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鉴定SMAD5是否为miR-15-5p的靶基因。将miR-15-5p模拟物(agomir)与miR-15-5p抑制物(antagomir)及其对应的对照组分别转染至HEC-1-A细胞中,并进行EMT诱导培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SMAD5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了解miR-15-5p对EMT标志物的表达影响。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miR-15-5p可以结合在SMAD5的3'-UTR区域,而不能结合在SMAD3的3'-UTR区域,表明miR-15-5p的靶基因应为SMAD5。正常HEC-1-A细胞转染miR-15-5p的模拟物或抑制物后,SMAD5表达显著下调或上调,也表明miR-15-5p的靶基因是SMAD5。结论SMAD5是miR-15-5p的靶基因,miR-15-5p可通过靶向调控SMAD5的表达抑制人子宫内膜腺癌HEC-1-A细胞的EMT。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预后关系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CA125水平指导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价值.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l25水平.结果 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CA125>20 kU/L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7%和98.0%.CA125>35 kU/L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8%和100.0%.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结论 血清CA125值的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潘丽  郑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414-1415,142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激素依赖性病变。有学者认为,卵巢激素依赖的内膜异位现象为一种生理现象,只有当异位的内膜反复周期性出血并出现症状方能认为是疾病。而近期更多实验证明EMT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有很大关系。EMT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生率10%左右,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80%患者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育,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它和卵巢癌尤其是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关系密切,提示其恶变可能。目前由于EMT的发病机制不甚清楚,致使EMT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手术和介入等,除根治性手术外,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祛除内膜异位病灶,恢复盆腔内生殖器宫正常解剖结构,生育功能和防止复发,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国就内外的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我院妇产科从1993年4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13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占同期妇科手术1544例的8.88%,既往有医源性因素114例,占同期异位症的83.82%。其中①有计划生育手术史的92例,占异位症的80.7%,包括有人工流产史的71例,占异位症的62.3%;②有产科手术史的12例,占异位症的10.5%。包括剖宫产术后8例,会阴侧切术后4例;③有妇科手术史10例,占异位症的8.8%,包括子宫次全切除术后3例,卵巢囊肿切除术后6例,宫颈电灼后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EH)合并不孕患者在病变逆转后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再行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同源异型蛋白SIX1 (SIX1)、白细胞分化抗原147 (CD147)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留取术后肿瘤组织,选择51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的组织作为对照组1,选择5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组织作为对照组2,选择51例中老年人非肿瘤性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组中SIX1、CD147和PCNA的表达。结果 4组患者SIX1、CD147和PC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SIX1、CD147和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SIX1和CD14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中SIX1和PCNA、CD147和PCNA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SIX1和PCNA的表达与生存时间相关。结论 SIX1、CD147和PCN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能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SIX1和CD147可能对细胞的增殖有一定作用,SIX1和PCNA的表达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