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合成了一系列以三氮唑为电子受体的双生色团化合物。光谱研究表明这些分子的发光性质不仅取决于电子转移驱动力,也取决于间隔基和电子给体的尺寸。有些分子的发光在pH1-3范围内发生急剧变化,荧光量子产率相对于PH值的变化是一个双稳体系而具有光控分子开关性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位置取代的三氰基乙烯基蒽的光谱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典型的共轭的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化合物:2-三氰基乙烯基蒽与9-三氰基乙烯基蒽,通过极性效应,温度效应对它们基态与激发态的光谱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这两个化全物均表现出显著的电荷转移吸收峰,分子受光激发后,9-TCVA只能在非极性溶剂中产生分子内电荷转移态荧光,而2-TCVA在极性与非极性溶剂中都能从ICT态发光。  相似文献   

3.
邻醛基苯甲酸的醛基和级基在苯环上相邻,由于分子内氢键的作用,在有机溶剂中分子内可发生重排,而生成五元环的内酯结构3-羟基苯并丁内酯。该化合物在酸性修化剂的作用下与甲醇反应,生成物不是邻醛基苯甲酸甲醋,而是3-甲氧基苯并丁内酯。用核磁共振、色质联用仪等对结构进行了测定,并用wittig反应对结构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利用元素分析,X-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对蛋氨酸络合盐的结构和物性进行了研究。报导了蛋氨酸络合盐的分子通式为M(C5H10N2S)2,这里的金属离子M,既与蛋氨酸中给电子体的氨基结合,又与给电子体的羟基结合,形成了稳定的配位化合物,该化合物水中溶解度小,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四环烷甾体二苯甲酰基甲烷硼氟络合物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新体系(QCSBF).利用稳态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对其光物理行为和光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二元化合物分子内BF基团的荧光被远距离的QC基团有效地猝灭,选择激发BF基团,可导致四环烷到降冰片二烯的异构化,此过程是通过分子内单重态电子转移生成QC正离子,该正离子异构化生成降冰片二烯正离子,然后经电子复合实现其分子内光敏异构化反应.通过稳态和时间分辨技术,测得此分子内远距离单重态电子转移和QC正离子异构化的效率分别为0.25和0.23.这项工作表明:当给体与受体距离为19时,二者之间仍能发生有效的电子转移,这种电子转移过程是通过“键”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嵌段共聚物PAANa—Dendr.PE聚集体超分子结构中树枝体对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要嵌段共聚物PAANa-Dendr.PE组成的超分子聚集体,对Tb^3+离子的天线效应。光PAANa-Dendr.PE聚集存在时,Tb^3+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强,而且增强的幅度正比于树枝体的代数。因此在PAANa-Dendr.PR/Tb^3+系统中,树枝体作为“光天线”对紫外学能的捕集,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能量沿线性PAANa链从树枝体的二重态传递到Tb^3+的发光大幅度增强。  相似文献   

7.
荧光探针法研究壳聚糖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态行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用两种结构类似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3羟基6甲基4‘N,N二甲氨基黄酮丙酸酯(PF)和3甲氧基4‘N,N二甲氨基黄酮(DMMF),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壳聚糖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研究结果发现,当壳聚糖浓度增大到1×10-3kg/L或以上时,PF在430nm处的荧光强度有一突增现象.利用DMMF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它在不同壳聚糖溶液中的稳态偏振,研究发现,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其偏振度也明显增大.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壳聚糖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特性,同时也为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荧光探针研究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构象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素HA,HB以及13-SO_3Na-DDHA在DMF-H_2O(体积分数=1)混合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结果表明,它们都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反应机理为:油溶性.水溶性13-SO3Na-DDHA:(第一步)(质子化);(第二步).并且,HA,HB的单电子还原半醒自由基非常稳定,而13-SO_3Na-DDHA单电子还原半醌自由基存在歧化反应,其速率常数k_f=0.408。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研究了化合物13-SO_3Na-DDHA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实验证明:化合物中羰基的还原电位与pH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直线的斜率为60mV/pH.并证明了此过程为一步两电子、两质子还原过程:Q+2H ̄++2e=QH_2.DMF作为非质子溶剂,具有很好的稳定自由基的作用.向缓冲溶液中加入DMF后,化合物13-SO_3Na-DDHA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相应溶液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吸收光谱证实了以上电化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烯丙基硅烷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考察了其与其他不同内给电子体进行复配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对催化剂衰减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索了化合物结构中只含硅烷或碳碳双键时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影响,以及使用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硅烷及碳碳双键时,制备的催化剂能否起到长效催化剂的作用。结果表明:丙烯聚合用Ziegler-Natta催化剂中内给电子体的结构对丙烯聚合催化剂体系的影响非常大,同一种官能团对于不同种类的内给电子体结构的影响程度不一样;结构中兼具碳碳双键和硅烷的丙烯基硅烷化合物制备的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时的效果不同,其综合性能较好,且具有长期活性,不同结构的烯丙基硅烷化合物对所用的内给电子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晶体结构数据,研究了硝基苯胺类化合物中的分子内氢键和在STO-3G水平上计算了原子的部分电荷,说明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共振氢键,据此可说明这类化合物的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苝四羧酸多联体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合成了8个四羧酸多联体化合物;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由供电子分子键连的多联体分子的光谱特性及其分子体系内稳态荧光猝灭机理.首次从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上分析和考察了四羧酸多联体化合物分子体系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3.
抗氧剂2246引入三嗪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薰  胡晓明 《塑料工业》1997,25(1):87-89
本文介绍在双酚型抗氧剂2246的分子中引入三嗪结构来改善其耐热抗氧性能。由抗氧剂2246和三嗪化合物反应制备了2,4,6-三〔2-(2-羟基-3-特丁基-5-甲苯基)-4-甲苯-6-特丁基酚基]均三嗪。实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熔点、含氯量、收率等的影响,所得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抗氧剂2246∶三聚氰酰氯=3.2∶1.0(mol比);NaOH∶三聚氰酰氯=3.1/1.0(mol比);丙酮为溶剂,加入量为反应物的1.7倍(质量)左右;反应温度控制在回流状态,反应时间4.5~5.0h。所得产物的熔点为228.5~230.8℃,氯未检出,产品收率(质量分数)为86%左右。对添加该产品的PP进行抗氧试验的结果表明,含该产品PP的耐热抗氧性能有明显的改善,约提高了7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K2NbOF5系氟化物玻璃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玻璃具有从近紫外到中红外宽的透过范围及低的折射率。玻璃中Nb^5+、Ca^3+、Al^3+分别以NbOF^2-5、GaF^3-6、AlF^3-6八面体存在;它们相互联结,形成玻璃的网络结构,当AlF3含量大于30mol%时,玻璃中还有AlF^-4四面体结构出现 。  相似文献   

15.
吡唑啉衍生物作为空穴传输层在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曾报道过有关1,3二苯基吡唑啉衍生物的光谱和光物理行为[1,2],并详细地研究了它们在受激发后的辐射和非辐射衰变过程.该类化合物作为一种良好的光致发光材料,由于存在着分子内共轭的电荷转移结构,因此表现出较强的光诱导分子极化能力,可用作为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3]、光折变材料等.此外,还发现该类化合物在组合型光导器件中可用作空穴传输层材料.既然这类化合物兼具光致发光和空穴传输功能,很自然的会考虑到,它是否也能用作为一种有机的电致发光(EL)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特别近年来许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含有1 ̄3个萘基取代的脲类柔性开链化合物。通过对该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物理行为以及受溶液酸度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多足化合物的发生性质强烈地依赖于化合物本身存在的构象形式;同时观察到以叔胺为骨架的三足化合物存在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PET),且这一过程强烈地依赖于介质的pH值;而叔胺基的氮原子质子化将会减弱这一PET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反应的研究 论文中设计,合成了以9,10-二甲氧基蒽(DMA)为电子给体,双酚A(BA)为连接体,连接不同的电子受体(对苯甲酸乙酯,对腈基苯,2,4-二氧苯,对硝基苯,蒽醌AQ,2,4-二硝基苯)的六种二元分子,测定了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等。研究了它们的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过程,研究了它们的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反应自由能的变化△G与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_q的关系。结果表明符合Rehm-Weller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3种碘Weng盐对3种香豆素荧光的猝灭,发现猝灭曲线符合Stem Volmer方程并且猝灭过程受扩散控制。研究证实了猝灭的机理是由于发生了光诱导电子转移。通过香豆素衍生物-碘Weng盐体系能在光照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聚合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机理。尽管香豆素有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倾向,但由于碘Weng盐阳离子很强的拉电子能力,它们间还是能发生快速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研究了化合物13-SO3Na-DDHA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实验证明:化合物中羰基的还原电位与pH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直线的斜率为60mV/pH。并证明了此过程为一步两电子、两质子还原过程:Q+2H^++2e=QH2.DMF作为非质子溶剂,具有很好的稳定自由基的作用。向缓冲溶液中加入DMF后,化合物13-SO3Na-DDHA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相应溶液中的光诱导电子转  相似文献   

20.
以间甲酚与RECl3为原料合成了间甲酚稀土化合物,重量法分析证明,该化合物中RE与间甲酸的摩尔比为1;3。紫外分析法证明在30℃和50℃条件下,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517.3×10-6和520.7×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