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临床以关节疼痛肿大,强直畸形为特点。笔者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部位及临床特点,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以风寒湿热痰瘀为标,气血不足、肝脾肾虚弱为本,使气血凝涩,筋骨失养。将辨证论治概括为:一病、二期、三证型、四注重。治疗主要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宣痹汤、乌头汤、独活寄生汤四方为基础专方。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滑膜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本病发病率高,我国约为0.32%~0.36%[1],是造成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病因不明确,西医尚无特异疗法。中医运用整体调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因身体虚弱,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内客经络骨节,久留不去,痹阻气血而成. 1 病因病机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痹,即痹阻不通[1].痹证是指人体体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若身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产生本病.  相似文献   

4.
正骨关节炎是以中年后可动关节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厚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等。本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好发于负重及活动多的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指骨间关节等处,以膝关节最常见。膝骨关节炎属中医"痹证、骨痹、膝痹"等范畴。由于近年对膝骨关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然而其病变并非局限于关节,还常伴有关节以外的其他脏器病变,甚至可引起主要脏器的血管炎而危及生命。其中,心脏因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而更容易受累,且随着RA病程延长,心脏受累的概率将增高。早在《内经》中就有风湿痹证导致心脏病变的论述,如《素问.痹论》  相似文献   

6.
选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门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00例,采用《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资料,并对不同中医证候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寒湿痹证43.2%,风湿热痹证6.4%,瘀血闭阻证14.6%,肝肾亏虚证35.8%,且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南昌地区膝骨性关节炎常见证候是风寒湿痹证、肝肾亏虚证,少见证候是风湿热痹证。  相似文献   

7.
从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出发,认为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病因与外感淫邪、脉络损伤、情志失常、久病卧床、年老等有关,并根据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病机特点,分别从“因虚致瘀”和“因实致瘀”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以及临床预防和治疗肿瘤高凝状态思路的探讨。结论: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治疗,充分认识中医病因病机是前题,中医药整体观念和病因病机相结合是思路,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于痛风性关节炎,脾运失调、内生湿热为其病因,肾蒸腾无力、湿浊排浊不畅为其病机,风、寒、湿、热外邪诱发起病。治疗应辨清湿热,发作时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缓解后健脾补肾。  相似文献   

9.
黄传兵从“脾病而四肢不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等中医基础理论入手,根据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发病机制,结合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脾虚致痹,不荣四末”是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的关键发病因素。实际临床实践表明,从脾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对缓解关节及关节外症状均具有良好效果,文章结合医案论述导师黄传兵关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的经验与心得。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和颈动脉斑块皆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所致,两者常有合并。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进行治疗,主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通过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病案举隅以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等总结刘健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骨关节炎的中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证、法、方、药的写作顺序简述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近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66-10/20HD5-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steoarthritis,degenerative arthritis,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chinese medicine,chinese botanical medicine,chinese phyto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79-10/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中医,中国植物药,中国植物药疗法”,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84篇相关文献,9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8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98篇文献中,69篇涉及痹证类的病因病机、治法或方药近况,29篇涉及痿类的病因病机、治法或方药近况。本文选用其中的31篇作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有学者将骨关节炎归为痹证范畴,相关治法有补肾法;健脾法;祛邪法(包括有祛风除湿法、散寒止痛法、活血祛瘀法、化痰软坚法、解毒散结法)。另有学者将骨关节炎归为痿证范畴,治法有养血软坚法、养筋柔肝。大多数文献报道为自拟诊疗标准,缺乏统一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相对缺少按照循证医学要求进行的前瞻设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用药上,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十分广泛,从常用药材至虫毒类药都有。从剂型和药物上对骨关节炎的治疗进行改革和筛选将是中医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结论:中医多从痹证或痿证的角度治疗骨关节炎,运用相应的祛邪、补肾、健脾、柔肝药及虫毒类药。目前相对缺少按照循证医学原则要求设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中阴虚燥热证为其一个重要证型,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阴虚燥热证进行治疗,主以滋阴清热配合健脾化湿、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常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通过病因病机、证型鉴别、辨治思路及病案举隅等方法来总结刘健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阴虚燥热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周围关节对称性、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RA的中医学病机为"脾胃虚弱、湿浊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痰瘀互结,脉络阻滞",中医证候呈现脾"虚湿盛、虚实夹杂"的临床特征[1-3]。"气血不足、营卫失  相似文献   

14.
系列方治疗痹证经验 中医"痹证"涵盖现代医学诊断属风湿、类风湿、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症,病程缠绵,久羁不愈,易致畸残.张师自1970年始,着手"痹证"相关理论和临床研究,深感痹证久羁症尤多,审机拟法尤为重要.在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创制治痹经验方"三生斑蝥酊"、"龙马二虫丸",配合系列方随证相伍,收效颇著,体会亦深.并着重对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因病机以及施治大法,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讨.同时,对肩周炎采用内服药物与局部外治相结合,屡奏佳功.兹撮其梗概分叙于下.对于痛风性关节炎则另立专篇阐述.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之“历节风”“尪痹”“骨痹”“顽痹”等范畴,是一种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明了、以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病变为特点,不但侵犯关节、肌肉、肌腱,还可累及全身各脏器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  相似文献   

16.
痛风性关节炎的患病率在我国越来越高。由于止痛药的广泛使用,此病发病经常不典型[1]。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和缓解期,可分别使用温法和清补法,配合骨科方面的护理和锻炼方法进行治疗。现就温清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不同时期的运用做一综述。1病机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感受外邪,平素嗜食辛辣厚味,湿热内蕴,痰浊积聚内生,流注于关节经脉,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多表现为关节、肌肉、筋骨红肿热痛重着,屈伸不利等一派热痹之象[2]。因此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原则。痛风性关节炎属于本虚标实的疾病,急性期病机是:寒…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全身进行性关节损害,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病。早期关节疼痛、肿胀及运动障碍,晚期病变关节僵硬及畸形,伴关节附近骨骼退行性变及肌肉萎缩,属中医痹证范畴,“痹”是指骨关节变形之意。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痹是指因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疾病。尽管西医治疗药物繁多,但目前仍疗效欠佳,且大多数药物副作用较多,病人难以接受。按本病之临床见症,当属中医之“痹证”范畴。先贤亦称之为“尪痹”、“骨痹”、“顽痹”。近年来余辈诊治此病数例,略有一得,以资记录,意在与同道共研。1.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之浅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为  相似文献   

19.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是小儿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属中医“痹症”范畴。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是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所在。中医认为本病与患儿的生活居住、饮食营养以及体质禀赋密切相关。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相比全身表现及关节症状较重,病程长、易反复,是  相似文献   

20.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散发的,成年以后起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对左旋多巴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和锥体束征。病因至今仍不明确,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西医学目前对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仅能给予对症治疗,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中医学者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中医药在治疗中的优势渐渐体现出来。本文现就多系统萎缩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辩证分型、中医方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