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梁浩 《上海电力》2008,21(1):51-54
上海电网输电线路路径平行于市政公路、道路、航道、铁路、轨道交通线路等的概率较高,架空输电线路路径往往会出现连续小转角的情况。为保证上海电网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在架空输电线路路径出现小转角的条件下应用小转角直线杆塔是必要、合理的。文章介绍了上海地区小转角直线杆塔的型式设计及其近两年在上海地区部分220kV输电线路建设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小转角直线杆塔的应用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证明小转角直线杆塔在上海电网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重覆冰地区线路工程的设计经验和数据分析,对正在设计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重覆冰区脱冰跳跃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档距、不均匀覆冰时的导地线静态和动态的接近情况,提出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重覆冰区导地线的脱冰跳跃分析结论及重覆冰区杆塔地线支架布置要求,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转角塔角度如果采用超限水平档距,在转角度数不大于上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转角度数的余度来折算水平档距.具体计算时,采用折减系数的方法,忽略挂线点垂直荷载变化和纵向水平荷载的影响,利用转角塔挂线点水平荷载相等的原则,将输电线路转角塔角度折算成超限水平档距.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可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悬垂转角塔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常用的塔型,通过悬垂的L串承受较小转角度数的线路荷载,减少线路走廊宽度并有效防止导线的风偏。根据设计理论和工程经验,推导该塔型线条荷载在加载挂点时的精确解,介绍杆塔头部规划及结构整体特性。经比较分析,该塔型较同条件转角塔节省大量金具及绝缘子串,降低杆塔钢材指标和基础材料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输配电线路转角杆塔角位移是线路施工中立转角杆或浇筑转角铁塔基础的依据,应该引起线路施工人员重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中摸索研究的计算方法,对农网中常见的几种转角杆塔尤其是35 kV输电线路转角塔的位移如何计算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500kV双回输电线路大转角铁塔架线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升  张广亚 《电力建设》2009,30(5):101-101
500kV天白双回输电线路,3号塔是一基转角度数大(76°44’)、相临杆塔高差大(挂线点之间比4号塔低38.2m)、档距小(3~4号塔档距150m)的双回转角铁塔,架线施工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架空线路转角杆不能只采用外分角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大众用电》2001,(6):24-24
拉线是架空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架空线路的耐张、转角、分支、跨越和终端等承力杆均装有拉线,使电杆受力平衡。最近,笔者在农网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中发现,当架空线路转角在 60度以下时,架空线路的设计者和施工单位为了节约资金,仅在架空线路转角杆的外角平分线上装设一道拉线。笔者认为这种设计是不妥的。   首先,当转角电杆两侧线路长度不相等时,即转角电杆受到两端不相等的拉力,转角电杆所受到的两力的合力已不在线路的内角平分线上,这时外角平分线上的拉线就不能起到原来设计时应有的作用。此类线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输电线路覆冰引起的故障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文章从覆冰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方面着手,结合近年来几例高压输电线路抗冰加固改造设计经验,对贵州重覆冰区高压输电线路抗冰加固技术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110kVSJ42转角塔常规塔头布置时塔重比较SJ43转角塔头进行分析,对该塔塔头布置进行多方案优化改进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了该塔优化的塔头布置方案,降低了该塔塔重和经济指标,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两型三新输电线路的要求,同时使110kV双回路系列铁塔的规划更加合理,补充了11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输电线路所经过的路径海拔高度、走向以及区域内的微地形微气象等条件,会对导地线覆冰情况产生严重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在重覆冰工况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大高差、大档距、大小档以及耐张段长度对不平衡张力的影响,并分析了污秽对覆冰绝缘子串电气性能和杆塔塔头尺寸的影响。计算表明,重覆冰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较高压、超高压线路更大。最后对特高压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左元龙  贤鹏  董建尧 《电力勘测》2013,(6):60-64,76
现行《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对方型塔脚底板受压时按照均布反力验算底板的强度(暂且不论此观点的正确性),在均布反力的作用下,不再验算塔脚板下混凝土立柱的局部受压;而钢管塔的地脚法兰板为圆环状,底板的面积和板的厚度往往小于方型塔脚底板,其混凝土局部受压的计算在现行的规范和规定中均未列出;“1000kV淮南一上海(皖电东送)输电线路工程”全线为双回路钢管塔,在地脚法兰的螺栓采用小规格多数量,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满足塔脚法兰底板下混凝土立柱的局部受压。  相似文献   

12.
220kV银张线重冰区导线选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晓伟 《中国电力》2012,45(6):22-25
为了合理选择220 kV银盘水电站送出线路重冰区导线,先从系统输送容量入手,确定输电线路导线分裂根数、间距及截面,再从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常见的3种钢芯铝绞线(GB/T1179—1999)的机械强度及过载能力、铝部应力、弧垂特性、耐振性能、荷载条件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钢芯截面的导线在重冰区的技术经济特性,最终推荐银盘水电站220 kV送出线路20 mm冰区段导线选用2×LGJ-630/55,通过较为系统的导线选型分析,为重冰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选型、校核探讨了一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覆冰情况下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覆冰情况下的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了风险评估研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以及塔-线系统耦合特性,分析了不同覆冰厚度和风速情况下塔-线系统的失效情况。采用基于迭代修正的找形方法,准确地对导线弧垂进行了初始化设置,得到了导地线的初始形状和应力。提出杆塔受力安全裕度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杆塔的安全裕度曲线,该曲线直观地描述了杆塔力学失效度与覆冰厚度及风速的关系。计算得到某实际线路单塔失效安全裕度曲线,获取各基杆塔薄弱点位置,提出了杆塔的具体改进措施。通过安全裕度曲线对比证明所提出改进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架空输电线路防脱冰跳跃事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昌成  汪涛  何清 《湖北电力》2009,33(1):11-13
导线不均匀覆冰和不同期脱冰是冰区输电线路中的常见现象,其对输电线路产生破坏作用,在重冰区大档距的情况下尤为显著。文章介绍了输电线路脱冰跳跃的影响因素及国内外防脱冰跳跃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任艳阳  王旭东 《电力学报》2013,(5):425-428,432
山西输电网多位于采空区、重污秽区、覆冰区、特殊气象区、易风偏区等特殊区域,运行环境差,电网灾害发生频繁。从输电线路灾害的全面预警和多数据分析方面提出了基于一体化智能辅助支持的输电线路灾害预测预警系统,解决的关键问题包含:(1)利用电网灾害分析模型,构建专家知识库;(2)面向应用主题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利用该系统可以解决山西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预测预警分析与展示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璋奇  齐立忠  王孟  王剑 《电力建设》2016,37(6):109-115
导线覆冰是冰区架空输电线中的常见现象,导线脱冰振荡会严重影响输电塔的结构安全。为了实现对导线覆冰脱冰的多工况实验模拟,基于总线架构式设计思想,研制了一套新型导线脱冰振荡非线性模拟实验系统,主要包括脱冰模拟模块、脱冰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三大部分。脱冰模拟模块负责基本实验环境的搭建,可以根据不同的架空输电线工况进行设计。脱冰控制模块实现脱冰时序的设置,并按照时序高精度地模拟出各种脱冰跳跃工况。数据采集模块对导线动张力进行实施采集,并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实现导线脱冰跳跃轨迹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控制精度良好,能够有效测得脱冰跳跃过程中的动张力和导线跳跃轨迹。  相似文献   

17.
青藏±400kV直流联网工程OPGW光缆线路是中国第1条高海拔、超低温地区长距离架空通信线路、根据青藏工程的技术和应用难点,必须研制具有超低光衰减、超低温度附加衰减性能的OPGW光缆、通过试验选择超低损耗光纤和耐受超低温度的光纤油膏等新材料,通过新工艺设计光纤余长和应力应变特性,研制成功满足青藏工程要求的OPGW光缆,其光纤衰减≤0.18dB/km,平均衰减≤0.172dB/km,最低工作温度可达-60℃,在-60,-+80℃温度范围内.光纤附加衰减≤0.01dB/km。并研制成功满足低温要求的配套金具附件。该产品经青藏工程使用1年多,运行良好,避免了在海拔5000m高原上设置通信中继站,降低了运行、维护的困难和费用,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取得了中国高海拔、高寒环境下最长的无中继光纤通信系统应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输电铁塔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规范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稳定问题是输电铁塔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以输电铁塔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为研究对象,对美国铁塔设计导则ASCE10-97、英国铁塔设计规范BS 8100-3及欧洲45 kV以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EN 50431-1中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规定进行了介绍,并与中国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的稳定系数DL/T 5154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SCE10-97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没有考虑截面分类的影响,而DL/T 5154、BS 8100-3、EN 50431-1考虑了截面分类对稳定系数曲线的影响;对于输电铁塔热轧角钢主材的稳定系数,ASCE10-97的大于DL/T5154、BS 8100-3及EN 50431-1的稳定系数,与DL/T5154的相当;对于冷弯钢管主材的稳定系数,ASCE10-97大于DL/T 5154,BS 8100-34和DL/T 515相当,EN 50431-1最低.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与等线长法计算了典型耐张段的不平衡张力和悬垂串偏移量,这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建立连续7档导线-绝缘子有限元模型,考虑多种线路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重覆冰区特高压悬垂型杆塔的导线张力及不平衡张力。结果表明,覆冰加载模式、覆冰偏心和覆冰风速对不平衡张力影响不大,建议采用换算密度法模拟覆冰荷载并考虑10 m/s覆冰风速。不考虑档距差和高差时,随冰厚、档距和覆冰率的增加,导线不平衡张力百分数逐渐增加,计算得到的不同冰厚下特高压悬垂型杆塔不平衡张力百分数均小于规程规定值。随高差和档距差的增加,有高差和档距差的不平衡张力与无高差、无档距差的不平衡张力比值增大;随冰厚的增加,不平衡张力比值减小。30 mm及以下重覆冰区,不平衡张力百分数按照现行重覆冰区规程规定取值。40、50 mm重覆冰区,应将不平衡张力百分数分别提高至35%和41%。  相似文献   

20.
南岭山区导线覆冰取值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岭山区导线覆冰的取值分析,从而合理地确定导线覆冰设计厚度及适用区段,对降低线路造价、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