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纺织品手工印染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每个角落,在室内装饰服装设计中占据了大量空间。本分析了有几千年历史的手工印染艺术的各种形式、来龙去脉和艺术特点。试图让人们在新的时代里对古老的民间工艺有新的认识,使民间手工印染工艺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手工印染工艺的审美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是手工时代的产物,曾一度呈现出风光不在的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传统手工印染工艺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再一次受到人们的喜爱,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七项传统印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别是扎染技艺、蜡染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蓝夹缬以及和枫香印染技艺。当前研究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纹样创新应用、产品设计开发及生产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同时,香云纱染整技艺侧重薯莨染色工艺及河泥作用机理的研究,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侧重宽幅及双面织物织造工艺的研究。另外,各项传统印染技艺在中国知网文献数量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对其研究重视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手工印染中彩色扎染的方法,并提供了一种局部上染方法,它较传统的彩色扎染方法省时、便捷,实用,可用较短时间制作出同质量作品.  相似文献   

5.
艺术作品的创作总是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东北大花布作为一种常见的印花布为大众所熟知,但由于种种原因被误认为是东北地区的独特产物。以东北大花布的起源为切入点,通过东北大花布在不同阶段社会背景下的审美心理分析,以艺术社会学研究方法厘清东北大花布的审美趣味流变规律,对新时期大背景下东北大花布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国民间蜡染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概况,并以熊承早的蜡染作品为例,阐述了当代艺术家们对传统蜡染艺术的继承和创新的思路以及在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论蜡染艺术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民间蜡染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概况,并以熊承早的蜡染作品为例,阐述了当代艺术家们对传统蜡染艺术的继承和创新的思路以及在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南通蓝印花布是采用传统的镂空版刮浆防染的蓝印花布,它以纹样清新、蓝白分明、朴实美观等特点, 深受人民的喜爱。本文着重对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南通蓝印花布直接源 于宋代嘉定和安亭的“药斑布”,间接地继承了夹缬和蜡缬的印染技艺,从纹样设计方面又吸收了剪纸的艺术风格。 另外,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发展与南通独特的地理环境、染料的种植、棉纺织业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面对丰厚的中国民间手工蜡染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以人类文化为视野、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来认知、评价、传承与创新中国民族手工蜡染。只有以文化来善待它,才会使我们对它有文化识别力和价值判断力,才能够有文化性的保护力、传承力、创新力。本文认为:对于中国民族手工蜡染艺术,应该是原汁原味的传承民族蜡染与多元多样的创新现代蜡染兼行并举,这是中国民族手工蜡染艺术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本文从图案的角度,分析了扎染的各种创作技法,展示出扎染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有待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以日本正仓院所藏蜡染实物为例,参考正仓院<献物帐>中对蜡染品的文字描述,从藏品的用途、制作工艺、色彩、纹样等几方面入手加以分析;再对比中国同时期的蜡染制品,可以看到中日两国在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借鉴和整合的艺术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是国内此类印染工艺保留较为完整的一种民间技艺。本文以大理喜洲镇周城村白族扎染和日本友禅染为研究对象,从两种工艺各自的构图特征、纹样特点、异同比较、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两种工艺的制作特点和艺术特征。从两个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出发,解读对两种工艺艺术语言的影响。结合两种工艺文化的优点,尝试两种工艺的融合,并通过一系列的作品伴随创作经验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尝试对白族传统扎染工艺进行革新,丰富其艺术语言的表达,为从事民间印染工艺的同行提供一份可参考的可视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手工书籍装帧作品进行分析与探索,深入分析了折叠艺术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了手绘和拼贴艺术在书籍设计中的可能性。将手工元素融入到书籍设计中,创作出精神和物质属性结合的产物,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当下提倡手工为本,对书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手工书传递出一种工匠美,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用独特的设计语言将手工元素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创新出美的且具有温度的书籍。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纯棉织物淀粉酶退浆工艺,通过对退浆前后纯棉织物强力、白度、毛效、失重率的测试,得到最佳淀粉酶退浆工艺:退浆温度90℃,退浆时间30min,淀粉酶用量1g/L。同时将最佳工艺与碱退浆工艺相比较,发现与碱退浆相比,淀粉酶退浆白度更高,退浆率更大,织物强力更好,手感更柔软,但毛细管高度较低。将淀粉酶退浆后的棉织物,应用于手工扎染,发现扎染温度在60℃~80℃即可染出较深的颜色。  相似文献   

15.
扎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本文讲述了扎染的传统制作工艺、特点及实际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砀山县胡屯村胡氏蓝印花布,纹样古典朴素,在过去砀山蓝印花布享誉皖北一带,但改革开放以后,砀山蓝印花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砀山蓝印花布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它还是一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种非物质文化却逐渐从人民的视野中消失,无人继承和发展,也较少有人去研究。为了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先简短的介绍砀山蓝印花布的起源和工艺特征,后重点分析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艺术特征,从题材、结构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在题材上,着重研究砀山蓝印花布较为广泛的龙、凤、麒麟等吉祥元素;还选取了砀山蓝印花布具有代表性的纹样,进行结构研究;对砀山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和探索。通过对砀山蓝印花布的研究,使砀山蓝印花布得以被人们熟知和喜爱,也使砀山蓝印花布的内在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纺织品设计中,主要有计算机与手工绘制两种方式。阐述两种设计方式的自身属性特点及两者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异同比较,主张在手绘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巨大优势,以全新、综合的思维方式去面对信息时代的纺织品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中国传统纺织品的色彩演变、用色特征和色彩艺术结构,并总结了对今天认识色彩的启示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为了保持中国的文化个性,应当建立东方的色彩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浅析服装衣夹里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服装夹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针对成衣生产中服装夹里样板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便优化服装夹里结构设计,控制成衣质量,提高服装成衣的品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消费者对于服装要求的不断提高和针织原料及其印染工艺的不断推陈出新,激励着设计师打破陈规以满足时装市场求新求变的苛刻需求。以印染艺术在针织服装上的设计与应用为研究立足点,以典型案例分析现代化印染技术与服装设计相互融合的表现形式,提出在新工艺的推动下给针织服装的设计观念带来的革新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