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07年10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部法律就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规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并且要求城市、镇和已经编制规划的乡村内的建设活动,都应当符合规划要求,按照法律规定取得相应的规划许可。在实践中,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楠 《城市规划》2008,(2):9-15,26
在介绍《城乡规划法》规定的规划区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规划区与行政区域、规划区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提出城乡规划行政管理的权力空间范围和责任空间范围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出法律在这两者的规定上并不完全重合。分析了不同规划管理权力的空间适用范围,以及不同空间范畴内规划行政管理的力度差别,主张规划行政权力的责任空间范畴应该与规划许可权的空间范畴对等,即"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了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在法律制度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城乡规划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情况,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城市和村镇的统一规划问题,对于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大量的自然,历史等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利用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本文通过结合南京浦口的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基于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设想,目的旨在探索地方层面的规划编制如何能进一步结合地区管理需要,实现规划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充实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4.
制定镇规划编制办法是当前迫切任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特色城镇化应当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央明确提出要长期坚持的方针,镇的发展在现实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如何认识镇在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尤其是如何确定镇的定位、制定镇的规划客观存在不一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要求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依照法律要求制定镇的规划。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发展镇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提出制定镇规划编制办法是当前落实《城乡规划法》,指导镇规划的编制,引导和调控镇健康发展的关键工作,并对编制办法提出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吴唯佳 《中州建设》2013,(23):66-67
对城市规划被随意修改的批评已经提出许多年了,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其中既有认识问题,也有工作偏差。2007年全国人大公布《城乡规划法》,对城乡规划中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在内的法定规划编制和调整审批程序,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以防止规划被随意修改。《城乡规划法》还规定了允许修改法定规划的几种情形,包括上位规划发生变更,要求修改下位规划: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批准重大工程需要;规划评估认为需要修改以及规划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等。  相似文献   

6.
新的《城乡规划法》对法律责任部分做了新规定,在加强城乡规划的法律严肃性同时,也给地方规划执法带来新的挑战。违法建设一直都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是规划执法中的难点。本文在比较分析《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法》法律责任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地方规划执法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自身对《城乡规划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学习,重点从政策研究和制定的一般理论与工作要求出发,就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作用、调控意图和要求等,提出个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适应形势要求切实肩负起科学编制规划的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光焘 《城市规划》2007,31(7):10-17
<正>制订颁布《城乡规划法》是着力完善城乡规划基本法律制度的重要措施。去年底《城乡规划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报全国人大,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组织进行了一审,我们将全力以赴,力争今年年底前能够颁布。《草案》适应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城乡规划工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城乡规划基本法律制度。这将是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引导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部重要法律。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我们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并依法保障规划的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编制单位承担着城乡规划编制任务,是保证规划科学性的关键,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加快自身改革,切实承担起科学编制城乡规划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赵民 《城市规划》2008,32(1):51-53,66
论述新出台的《城乡规划法》所确立的规划与管理的羁束关系,特别是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地位和作用。认为《城乡规划法》关于规划与建设管理的规定,较以前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式有着极为"实质性"的改变,标志着城乡规划建设法治化程度的空前提升。进而讨论在新法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村庄布局规划是镇域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而"迁村并点"问题则是村庄布局规划的难点所在。为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要求,推动镇(乡)域规划编制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在河南、安徽、广东和甘肃等省分别选取1镇1乡作为镇(乡)域规划编制试点。  相似文献   

11.
“绝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希望、按照承担的任务目标.克服一切困难,不折不扣的坚决完成!”大年初三上午,滕州市规划局放弃节日休假迅速召开调度会议.及早部署落实今年的城乡规划工作任务。据悉,今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为滕州市城乡规划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针对新情况、新形势,滕州市规划局制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规划法》的正式施行为契机.以鲁南经济带建设为动力.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搞好城建项目和“六城同创”规划工作.依法推进规划实施,强化规划监督监察.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全市各类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继续推行阳光规划.努力开创城乡规划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思路。同时.他们层层分解任务、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强化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乡规划法》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李雪飞  何流  张京祥 《规划师》2009,25(8):71-80
<城乡规划法>强化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确立了它的法律地位,规定了它的制定与执行程序框架,同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应重构内容体系,改进编制方法与程序,建构"分内容、分层次"的审批机制,创立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设立相应的事务机构.  相似文献   

13.
加强规划沟通均衡决策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尝试以沟通规划思想方法分析我国城乡规划过程中的权力现状.提出规划决策者的权力观念急需转变.公众参与规划决策权力的法律保障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设想在以下方面改进规划决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决策权力的均衡分配和决策者沟通意识的养成;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信息公开机制;沟通调解机制;换位思考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龚毅 《中外建筑》2014,(8):115-117
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的最有效的技术性文件,是进行规范化的城乡规划管理的必备手段,一般由直接面对规划实施管理的城市来制定,省级层面的技术规定文件是最近几年省级规划管理行政部门新的探索与尝试,本文结合正在编制的《湖南省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探讨了省级层面技术规定文件编制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相比,呈现很多可喜的变化。具体包括:新法的覆盖范围由原来的城市拓展到城乡,强调区域统筹与协调发展提出了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强化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建设项目审批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首次从法律的层面,确立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上的重要地位。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对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修改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城乡规划司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内设机构,主要职责是:拟订城乡规划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组织编制和监督实施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并监督实施;指导城市勘察、市政工程测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城市雕塑工作;承担国务院交办的城市总体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审查报批和监督实施;承担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和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制定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标准并监督实施。  相似文献   

17.
依据《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划区的概念、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规定,分析了规划区重叠的三种情况,并列举了规划区重叠的三个法律问题,从避免重复划定、城乡统筹发展、细化相关条文三方面,提出了解决城市规划区重叠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华东  张长立  谢雨 《城市规划》2017,(12):104-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64条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查处违法建设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有效查处违法建设是保障城乡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法律保障。本文对违法建设的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梳理了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法律条文适用的地域范围和查处的时效规定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责令限期拆除"的属于行政处罚的法律属性;还针对规划管理实践中法律责任的种类及适用的理解分歧、查处违法建设时必须把握的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学理论证,便于准确理解与适应该法律条文,以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相似文献   

19.
认为行政许可的条件不同于行政许可的标准、程序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材料。《行政许可法》关于行政许可条件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城乡规划法》亦未对规划许可条件作具体规定,但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甚至规范性文件对规划许可的前提作规定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属于规划许可条件,有的属于规划许可标准、程序,还有的既属于规划许可条件,也属于规划许可标准或程序。但在上位法已作规定的情况下,下位法只能对规划许可的条件作出实施性规定,不应有任何突破。  相似文献   

20.
王浩 《规划师》2013,29(5):55-62
小城镇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单元,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等战略的不断推进,城镇规划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域的要求越发强烈,镇域规划已经成为当前城乡规划发展的迫切需要,探索其编制方法,有助于弥补现行规划体系对小城镇规划指导的不足。编制镇域规划,首先应将规划用地分类覆盖全镇域,然后统筹镇域各类用地空间管制,进行综合分区管制,即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形成合理的村镇体系、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后应通过将规划转化为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以及制定开发强度控制要求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