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方法 ]选用mightysilRP 18(H)GP 2 50 4 6(5μm ) .流动相为甲醇 水 (75∶2 5) ,检测波长为 2 70nm ,流速为 1mL/min ,温度为 3 5℃ .[结果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在 0 0 952~ 0 952 0 μg和0 12 2 2~ 0 2 850 μg内呈线性关系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 90 %和 99 69% .[结论 ]此方法快速、简便、可靠 ,为丹参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乳块消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乳块消片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从而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结果]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258~1.548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56%。[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乳块消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丹参药材中新的质控指标。方法 采用细胞膜色谱法对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Lichrosor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270nm下检测;流速1.0mL/min,室温。药材用甲醇超声处理,过滤后直接进样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回收率分别为101.74%和99.28%,RSD分别为3.68%和1.78%。重现性的RSD分别为1.88%和1.35%。所收集的12份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0.607%-0.148%,隐丹参酮为0.073%-0.021%。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当丹参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可以同时将丹参酮ⅡA和隐丹酮作为丹参药材及其制剂的质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丹参及酒丹参中二氢丹参酮Ⅰ、四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新酮5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和酒丹参中二氢丹参酮Ⅰ、四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新酮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C18(250 mm×4.6 mm, 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丹参和酒丹参供试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结果 二氢丹参酮Ⅰ、四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新酮分别在0.662 5~66.25μg/ml, 0.523 6~52.36μg/ml, 3.120 8~312.08μg/ml, 1.966 3~196.63μg/ml, 0.125 2~12.52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63.57X-15.52,Y=61.84X+11.35,Y=285.83X+119.38,Y=163.36X-181.42,Y=18.53X+2.5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 的干燥根茎 ,是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丹参的有效成分可分为脂溶性的菲醌类成分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成分。菲醌类成分包括丹参酮ⅡA、Ⅱ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等四十多种成分 ,统称为丹参酮类。其中以丹参酮ⅡA 隐丹参酮含量较高。丹参酮具有抗菌消炎、治疗冠心病的药理作用 ,有丹参酮ⅡA及其磺酸钠盐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报道[1] 。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对丹参的品质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 ,即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 的含量 ,含丹参酮ⅡA(C19H18O3 )不得少于 0 .2 0 %。1 药品、试剂…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类药材中四种脂溶性成分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甘肃丹参中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和隐丹参酮含量的方法,评价药材质量。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4.6mm×250mm,5um),流动相:V(甲醇):V(水):80:20;流速:1.0mL/min。结果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和隐丹参酮分别在17-200、10-124、11-134ng和4—49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1%、98.83%、103.10%、99.9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作为丹参类药材含量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 ,色谱条件 :ODS C18柱 (4 .6mm× 10 0mm) ,流动相 :甲醇 水 (85∶15) ,检测波长 2 70nm。结果 :丹参酮ⅡA 在 0 .0 8~ 0 .4 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7,平均回收率为 98.0 9% ,RSD =2 .0 9% (n =5)。结论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 含量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络通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hin—packCLC—ODS柱(5μm,6min×150mm);流动相为醇-水(77:23);流速:1.0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174—0.87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I.18%(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ⅡA抑制Hela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宫颈癌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体外宫颈癌细胞培养方法取0~8.0μg/mL浓度的丹参酮ⅡA作用Hela细胞,72h后,观察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作用于Hela细胞后,对该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2h后0.5、1.0、2.0、4.0和8.0μg/mL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7.23%、24.27%、31.75%、39.37%和55.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电镜显示:核皱缩、核碎裂、形成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测定72h后不同丹参酮ⅡA浓度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5、1.0、2.0、4.0和8.0μg/mL;12.37%、25.81%、27.98%、34.13%和45.84%。与对照组比较,0μg/mL;2.09%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丹参酮ⅡA对宫颈癌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偏复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偏复康胶囊处方中丹参、山楂、石菖蒲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丹参、山楂和石菖蒲;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62~0.1458μg(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1%(RSD=2.0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偏复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十二味液化散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药材赤芍、丹参、黄柏、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丹参酮ⅡA在5.440μg-32.6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63),平均回收率为99、99%(n=5),RSD=0.3。结论:本质量标准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现性良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丹参中3种丹参酮含量变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丹参种内3种丹参酮含量变异。方法:采用超声提取结合HPLC法对全国8个主产地的丹参脂溶性部分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Ⅰ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3种丹参酮含量范围分别为:丹参酮ⅡA0.10% ̄0.40%,隐丹参酮0.04% ̄0.46%、丹参酮Ⅰ0.03% ̄0.15%,且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Ⅰ在药材中的含量并不完全与丹参酮ⅡA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Ⅰ含量分  相似文献   

13.
丹参酮心血管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学者对丹参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从中分离得到15种成分,测定了结构式,并依次命名为丹参酮(tanshinone,Tan)Ⅰ、ⅡA、ⅡB,隐丹参酮,异丹参酮Ⅰ、ⅡA,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酸甲酯,二氢丹参酮Ⅰ ,丹参新醌甲、乙和丙[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将中药血清药理学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到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的舒血管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丹参有效成分,将该提取液给予小鼠灌胃,经眼球采血得到小鼠血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鼠血清中DS‐201的含量,并将该含药血清应用于单通道膜片钳实验,研究其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PCASMCs)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 )的作用。结果含DS‐201血清浓度线性范围是0.73~1.91μg/mL (r=0.9977),回收率是99.85%~101.47%,血药浓度为(7.32±4.25)μg/mL ;单通道膜片钳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含DS‐201血清对PCASMCs的BKCa有激活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提取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的醇提法简单、实用、可靠,且测定DS‐201含量的HPLC方法精确;应选取高质量丹参和(或)提高丹参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才能更好地将血清药理学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丹参提取液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丹参酮ⅡA含量的HPLC法.方法 用Hypersil-ODS色谱柱分别进行测定,丹参素以甲醇-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1 nm,丹参酮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 nm.结果 丹参素在0.1~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P<0.01),高、中、低3种浓度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10%;丹参酮ⅡA在0.25~4.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P<0.01),高、中、低3种浓度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10%.样品中丹参素的含量:水提取液为1.38 mg/g,体积分数0.50的乙醇提取液为0.48 mg/g, 体积分数0.95的乙醇提取液为0.28 mg/g.丹参酮ⅡA的含量:水提取液为0.04 mg/g, 体积分数0.50的乙醇提取液为0.64 mg/g,体积分数0.95的乙醇提取液为7.57 mg/g.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条件:ODS-C18柱(4.6mm×100mm),流动相: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8~0.4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2.09%(n=5).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芪降糖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C18色谱柱(4.6mm×250m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064mg~0.320m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RSD=2.5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丹芪降糖胶囊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立冠心七味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冠心七味片中的丹参、降香、山柰、广枣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TLC法可检出丹参、降香、山柰、广枣,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在0.022~0.154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90%,SR为 1.22%。【结论】本质控方法操作简单,可以用来评价冠心七味片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丹参酮ⅡA 磺酸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Hypersil ODS C18(250 mm × 4.6 mm ,5 μm)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70 nm ,流动相为甲醇-0.2%三乙胺水溶液(58∶42),流速0.8 mL·min-1 ,以丙磺舒为内标,进样量10 μL.并用本法测定4只家兔血浆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浓度. [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0.1~1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455C 0.00027(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日内、日间精密度<4.0%.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兔体内个体血药浓度相差较大.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血浆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含量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报》2013,(12):1851-1853
目的:建立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制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将制剂分别置温度为(60±2)℃条件下、湿度为(75±5)%条件下3个月,对制剂中丹参酮ⅡA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较好,丹参酮ⅡA在0.030.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5,r=0.999 9);保元排毒丸制剂在(60±20)℃温度条件下、湿度为(75±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元排毒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组方丹参中丹参酮ⅡA成分的含量测定;同时稳定性实验表明保元排毒丸制剂中丹参酮ⅡA成分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