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港白水头地区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维志,李浩,刘辉等.大港白水头地区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测井技术,2001,25(2):127~130 在对白水头地区低阻油层的地质特征、物性特征及成因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后,应用测井曲线特征集法,把白水头油田常规油气层、低阻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等看成是独立的地质事件,建立了它们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对未知地质事件进行了预测划分。最后根据所建模型定量计算储层各种参数,收到了良好的地质效果,表明测井曲线特征集法对于识别多成因的低阻油层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港白水头地区低阻油气气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邵维志  李浩等 《测井技术》2001,25(2):127-130
在对白水地区低阻油层的地质特征,物性特征及成因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后,应用测井曲线特征集法,把白水头油田常规油气层,低阻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等看成是独立的地质事件,建立了它们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对未知地质事件进行了预测划分,最后根据所建模型定量储层各种参数,收到了良好的地质效果,表明测井曲线特征集法对于识别多成因的低阻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低阻油气层与邻近水层相比,岩性和孔隙度测井特征相似,电阻率测井差异小,甚至基本一致,造成油气层和水层区分困难。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内陆上和海域主要含油气盆地中均已发现低阻油气层,为勘探开发带来可观的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总结其成因及测井识别评价方法。地质成因包括岩性因素、储层因素、地层水矿化度、低幅度圈闭和油气性质等;工程成因包括钻井液侵入、测井仪器和钻井工艺等。双电阻率法、视地层水电阻率法、自然电位减小系数法和测井曲线特征集法等7种实用低阻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大大提高了测井解释准确度。开展以饱和度为核心的低阻油气层定量评价,建立W-S和三水饱和度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渤海A油田馆陶组低阻油层成因机理不明确、缺乏识别方法、空间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从低阻油层储层基本特征出发,开展低阻油层地质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刻画低阻油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渤海A油田馆陶组低阻油层主要是由于低能沉积环境所形成的较细的岩石特征、较高的泥质含量、复杂的孔隙结构、高含量网状分布的伊蒙混层复合作用所致,另外中等矿化度、岩石弱亲水性、低构造幅度也是低阻油层形成的次要因素;综合目标区地质特征提出四种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并建立判识标准,测井曲线重叠法通过测井曲线重叠显示幅度差进行识别,交会图版法通过不同测井参数交会图进行识别,气测录井法通过气测全烃量和烃组分完整度进行识别,神经网络模型法通过神经网络训练方法优选测井参数组合类型来识别低阻油层。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油田井位设计、降低开发风险,对其他低阻油层研究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资料、测井资料.通过对大港油田板桥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以及对低阻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的研究,采用双水模型法评价低阻油气层.对目标区块的资料进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测井、岩心资料针对性地研究了某构造低电阻率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了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低阻油层的成因非常复杂,受高矿化度地层水、低幅度构造、岩性细泥质含量高、高束缚水饱和度等多种因素造成。利用双感应-八侧向电阻率比值法有效解决了高矿化度地层水造成油层电阻率低的问题,并根据试油分析资料和测井典型分析层段建立了油气水层解释标准,提高了解释符合率,在P区收到了明显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低阻油层形成机理及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化,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中不断被发现,在实际的勘探过程中低阻油层的储量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低阻油层在沉积环境、岩性、亲水性、黏土性质、孔隙结构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特征。由其表现出的特征反推其成因机理,推知低阻油层主要成因是高矿化度地层水、高黏土含量、微裂缝发育、油层薄等。根据成因机理可以预测低阻油层,在低阻油层的勘探过程中,主要任务就是识别低阻油层。由于低阻油层的勘探多是在老油田中进行,测井资料比较丰富,因此基于测井资料的低阻油层识别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最常用的是重叠法、自然电位偏移法、"双水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技术方法。由于低阻油层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仅靠某一种方法、一种资料不能将其识别出来,应广泛结合地震、录井、试井以及地质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识别。  相似文献   

8.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使得在电性上难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非常复杂,成因类型多,而且不同油气田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存在差异,因此,系统了解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对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是很有意义的,为此,结合国内外油气田低电阻率油气层,对成因作了细致的分类和论述,并结合国内外油气田如新疆塔北、白水头、吉林高台子、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新疆塔河油田三叠系、胜利、渤海、南阳、五里湾地区、大港油田板桥地区等油田的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实例,综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9.
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技术目前已成为测井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准噶尔盆地低阻油层的特征是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相近,同时深,浅电阻率测井值差别不明显且较低,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层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主要分两方面进行研究:1)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及测井系列的优化,包括(1)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2)泥浆性能参数(泥浆密度,泥浆电阻率)的研究。针对研究区块在有利于发现油气层的原则下研究分析出合适的泥浆参数。(3)测井系列的选择,针对开发目的不同按地质特征选择不同的测井项目。2)低阻油层测井响应研究,包括(1)感应测井的几何因子理论研究。(2)感应测井的正演计算-时间的推移测井,包括侵入时间,侵入半径,孔隙流体分布与感应测井响应的关系计算。(3)径向及纵向的感应测井响应反演,解决了侵入与层深的影响校正,获得原状地层,冲洗带及侵入带电阻率变化规律。保证了油气层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正确性。(4)完成的多井测井标准化方法与软件研究。(5)时间推移测井及多井测井标准化软件独立自成系统,使用方便可靠,反演软件挂接在FORWARD平台上,便于现场处理。(6)对陆梁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进行了现场处理并与阵列感应测井及其它实际资料进行交叉对比,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确定的原状地层真电阻率与冲洗带电阻率可靠,侵入特性更明显,油气水层识别较可靠。  相似文献   

10.
谢青  王建民 《岩性油气藏》2013,25(3):106-111
陕北中生界延长组地层中低阻油层较发育,其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由于其成因机理复杂,表现 形式多样,传统的方法难以识别,因此,结合油田生产实践,以录井、测井、实验分析及试油试采等资料为 依据,并以主力产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志丹、安塞地区长6 低阻油层的成因 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对其进行识别评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结构复杂、黏土附加导电能力 以及高地层水矿化度是研究区长6 低阻油层主要的成因机理;采用交会图法、测井曲线重叠法及邻近水 层对比法可以提高对低阻油层的识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常规电法测井在我国的水淹层测井系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一般的注水开发油田,常因油层被注入的淡水、污水混相水淹后,而无法准确给出各水淹层的地层水电阻率,使水淹层测井解释产生较大的误差。围绕地层水电阻率这一关键参数,利用数理统计、动态测算、地质建模等手段,结合油田开发全过程的生产资料,提出了一组模数为地层孔隙度、有效粘土含量的地层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图版。用克拉玛依油田三个层块四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对该方法的解释参数进行验证,认为对常规测井水淹层解释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理庄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机理及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理庄油田沙二段具有高、低电阻率油层共存的特点,油水层识别极为困难.针对性地研究了正理庄油田高、低电阻率油层和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油田的地质特征、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实验结果分析了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机理,指出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类型为双孔隙系统结构的砂岩低电阻率油层.综合各种动态及静态资料,深入挖掘各项资料中的特殊信息,提出了一套综合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并以Waxman-Smits模型和压汞资料建立的含油饱和度解释方程验证其正确性,在油水层复查工作中证明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高电阻率水层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属典型的特低渗透率油田,在存在大量因储层岩性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低电阻率油层的同时,同样也存在因储层岩性发生变化而形成的高电阻率水层.以延长组的长3~长8储层为典型代表,其储层特点是在同一储层、水层和油层的电性十分接近,甚至好于油层,致使油层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明显偏高.经过对大量岩心的细致观察和对各种化验资料的分析认为,造成高电阻率水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储层岩石颗粒细,分选差,含有大量的粉末状物质,正是这些物质堵塞了储层的孔隙喉道,连通的孔隙变成了孤立的孔隙,使储层电阻率增加.这种情况表现为2种,即当储层胶结疏松时,表现为水层;当储层胶结致密时,表现为干层.由于这些高电阻率水层的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了石油勘探和开发,使测井解释常常出现失误,并给测井解释带来了又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尼日尔Agadem油田E1油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日尔Agadem油田E1油组普遍发育一套典型的低阻可疑层,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其成因、含油性及产能认识不清,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为了寻求一期油田的稳产接替潜力,针对该套低阻可疑层,采用宏观因素控微观分析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低阻油层分析方法,通过圈闭幅度和沉积环境等宏观地质成因分析,明确了目的层所处的三角洲前缘末端弱水动力沉积环境为低阻层的主控成因;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储层厚度、岩性、黏土矿物、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等岩石物理成因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发育3种成因类型的低阻油层,砂泥薄互层和束缚水饱和度偏高为低阻油层主要成因。通过试油和生产,证实了低阻可疑层为产能较好的油层,充分证明了对低阻油层成因分析的合理性,为低阻油层的分类识别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特低渗透储层的方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BB油田长3、长4+5特低渗透储层测井中泥浆滤液对地层侵入作用弱,直观指示油气层和水层的微电极及深、中、浅电阻率的有序排列基本消失,储层中发育的微裂缝还造成井眼的不规则扩径等,导致测井响应中来自油气的成分少,有生产能力的低孔隙度储层与无效层段之间差异很小。通过确定特低渗透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将地层电阻率作为地质背景条件,分析岩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应的统计标准,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分析、识别影响特低渗透储层参数变化特征及有效油气成分。并采用测井与地质及试油等资料综合对比研究,分析储层中不同岩性的钙质、泥质夹层的定量统计、扣除方法及其对测井曲线造成的背景值影响,特别是利用微电极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幅度、差异及其性质,精细评价和划分了特低渗透储层,有效提高了该区目的层段特低渗透储层测井解释和有利区预测精度,为该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电阻油层成因及其研究方法:以辽河油田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低电阻油层主要有两种储集层类型:一种是粉砂岩储集层;另一种是含粘土矿物的砂岩储集层.在这两种储集层中,由于强烈的毛细管作用和极大的内表面积形成的高含水饱和度使含烃储集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相似.在分析了辽河油田锦16块低电阻率油层的地质特点后,提出了识别低电阻油层的基本方法:从分析油藏的形成条件和储集层的岩性特征入手,利用测井信息结合岩心分析资料识别低电阻油层.  相似文献   

17.
对吉林油田分公司低阻、低渗、高饱和油藏的储层油气水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本区构造平缓,属保康水系所形成的三角洲前缘相和前三角洲相.砂体类型以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体和远砂坝砂体为主,砂岩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泥质含量较高.砂体横向上连通性好,纵向上砂层较多,属层状构造油气藏.该区青一段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属低-特低渗孔隙性储层,而且具有亲水性.以上诸特点使得各储层内均表现油气水混相存在特征,油气水平面展布特征表现了受构造控制的明显因素,高部位高产气,低含水,产油中等;低部位高含水,低产气,产油低;腰部位产油高.产能状况与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参数之间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18.
确定油藏过渡带的流体饱和度,是准确计算非均质、低渗透油藏中油水过渡带油气地质储量的关键。通过调整毛管压力曲线确定含油饱和度分布,并应用引进的黑油模型, 对夏子街油田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油藏过渡带的油气地质储量进行了计算。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较, 具有准确、方便、分层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后期水侵型复杂断块/岩性油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文生  符晓颖  白丽  高保玲 《测井技术》2000,24(1):36-41,46
油藏形成后,由于地质环境变化,储层往往会受到外部水系的侵入,从而造成原生水和水层地层水性质的差异,南阳凹陷是这种后期水侵现象的典型实例。其油藏结构复杂,断块发育,岩性与水性复杂多变,同时油层低阻现象普遍,通过对这一地区岩性特征和地层水变化规律研究,指出原生水和地层水差异是导致低阻储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精细测井解释技术,深入认识复杂岩性成份对储层饱和度和渗透性参数计算的影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