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白海  付平 《西部医学》2012,24(2):211-213
目前全世界有近两百万ESRD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长期存活,但急需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质量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是高通量血液净化治疗,包括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其都是通过对患者中分子毒素的清除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研究提示高效的血液透析滤过(每次治疗置换量〉15L)可能是减少并发症一个改善预后的有效治疗手段。基于此有学者推崇中国透析患者可实行每周两次普通透析加一次高效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治疗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也缺乏大规模的RCT实验的证实,需要更多循证医学的证据来支撑。  相似文献   

2.
高磷血症是终末期肾病(ESRD)中很常见的一种电解质紊乱,常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及心血管钙化等并发症,是影响ESRD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ESRD中高磷血症发生机制、临床危害及治疗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仍以血液透析及磷结合剂的应用为主,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的出现使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3.
周健美 《安徽医学》2011,32(12):1966-1967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衰(ESRD)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使ESR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得到大大提高,但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仍较高,已成为长期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CVD在MHD患者中的高发,除受传统危险因素影响外,还存在尿毒症及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压及容量负荷的波动性变化、氧化应激、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钙磷代谢紊乱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如何避免和处理这些危险因素是临床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4.
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脂代谢异常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末期肾衰竭 (ESRD)患者大多数存在血脂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1,2 ] 。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据统计 ,ESRD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死亡要占4 0 %~ 5 0 % [3 ] 。因此 ,控制异常脂质血症是防治ESRD心血管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 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脂代谢异常与机制1.1 维持性血液透析 (HD)患者脂代谢异常与机制 据统计 ,70 %以上的HD患者存在高脂血症 ,主要表现为血浆甘油三酯 (TG)的中等度的升高 ,胆固醇 (TC)变化…  相似文献   

5.
于青  徐琦  缪文  姚建  徐琴君 《上海医学》2004,27(8):605-606
由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欧美等国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目前多采用血液透析(H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ESRD,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患者的长期成活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透析充分与否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比分析HD和CAPD对我院1996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同时也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国内有关统计资料显示,ESRD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致死的约占60%-70%。在美国ESRD患者中,40.8%合并冠心病,41.1%有心力衰竭病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35倍。 慢性肾脏病患者不仅可合并严重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同时还存在特殊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使尿毒症这组特殊人群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及肾功能正常者,并且预后较没有肾脏疾病的冠心病患者差。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心脏介入治疗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在冠心病普通人群中取得良好的长短期疗效,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预后。但这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方法能否在慢性肾脏病及尿毒症透析患者中进行,近期远期预后如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探讨。 导报邀请了卫生部北京医院肾内科吴华主任及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疾病抢救中心颜红兵主任,共同讨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臻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但对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来说,仍要忍受着各种并发症的折磨[1]。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在血液透析期间和透析后症状最为明显,发生率约为36.1%,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约60.0%~90.0%[2]。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透析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美国全国随机抽样2300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矫正一些影响因素后,强烈说明高透析剂量伴有低病死率,透析剂量每增加0.1死亡危险率降低7%;另国内有研究表明透析充分对患者血压控制有利;同时透析充分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不充分者低。因此血液透析做到透析充分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左旋肉碱对血液透析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尽管对尿毒症毒素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净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预后仍然不够理想.经过治疗的ESRD患者死亡率仍然高达25%,其中最主要死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40%~50%,是普通人群的20~100倍.除了一些传统的危险因素以外,近来研究表明,一些非传统的危险因素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可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浓度及体重指数(BMI),观察应用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ESRD发病率高,血液透析技术的改进后,可维持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方法本组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25例,全部采用碳酸盐透析,聚风透析膜,透析面积1.4 cm2~1.6 cm2,血流量220~280 mL/min,每周2~3次,每次4 h。结果本组ERSD患者死亡率12.4%,原发病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为首发,高血压肾病居第二,糖尿病肾病第三,心血管疾病是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要死因,第二位为脑血管疾病,第三位为感染。结论血液透析技术改进后,并发症得到早期治疗,降低了死亡率,亦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高血压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改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水钠负荷并降低其血压,但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的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议。目的 通过扩大样本量而进一步证实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对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钠的影响,并验证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自身对照研究,共选取2018年9-11月在北京市7家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154例,2018年12月开始将其血液透析液钠浓度调整至138 mmol/L并维持1个月(干预前),2019年1月开始下调其血液透析液钠浓度至136 mmol/L并维持4个月(干预后)。比较所有患者干预前1个月最后1周、干预后1周血液透析前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液透析前后血钠、血液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数,记录所有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种数及血液透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54例患者干预后血液透析前平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液透析前后平均血钠、血液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数、血液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使用降压药物种数较干预前降低(P<0.05)。154例患者干预前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下调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有效降低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钠,且安全性较高,宜于在基层血液透析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血管。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3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内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血流量。结果:3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25例内瘘通畅良好,9例出现不同情况的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各项指标监测中起重要作用,人工动静脉内瘘口内径在3~7 mm,血流量在350~800 mL/min时,可满足正常血透量。  相似文献   

13.
叶晓燕  DONG Li  姜萍 《医学综述》2008,14(16):2467-2470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不被血液透析清除的尿毒症大、中分子毒素对心血管病变的致病作用,包括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大、中分子毒素:蛋白质终末期氧化产物、终末期糖基化产物、同型半胱氨酸等对促进尿毒症心血管病变发展的机制,与尿毒症心肌病变相关大、中分子毒素,甲状旁腺激素对促进尿毒症心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风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1月以上死亡的慢肾衰患者41例及30例在院接受维持性血透患者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心脏原因死亡18例,脑血管意外死亡8例,感染死亡12例,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01),平均血透时间短于对照组,血透期间体重增长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因感染而死亡的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死亡组(P〈0.001)。结论实验中心脏原因、肺部感染、脑血管意外为慢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最主要死亡原因,高龄、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和左心室肥厚是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透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透析患者的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及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闫国强  孙波  孙岩  陈丁 《北京医学》2012,34(5):349-351
目的总结老年终末期肾衰竭合并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36例合并缺血性肠炎的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60~91岁,平均77.5岁。结果本组终末期肾衰竭合并缺血性肠炎36例,占同期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6.9%(36/520)。患者均以腹痛、血便为主要症状;白细胞为(26.4±8.2)×109/L,血红蛋白为(68±12)g/L,纤维蛋白原为(5.6±1.2)g/L,D-二聚体为(3.8±1.6)mg/L;B超检查无特异性;纤维结肠镜检查示病变区黏膜充血水肿、瘀斑、糜烂、黏膜下出血、血管网消失、肠腔狭窄;腹部CT示肠系膜上静脉增宽。予扩血管及活血化瘀治疗有效,34例2周内治愈,2例因拒绝治疗死亡。结论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缺血性肠炎发病率较高,症状无特异,容易误诊,内窥镜及腹部CT、血管造影是最主要的确诊手段,及早行扩血管及活血化瘀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炎症因子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2016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膜透析治疗,分析两种透析方式对患者钙磷代谢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甲旁激素相关肽(213.4±250.3)pg/ml、血磷(1.3±0.5)mmol/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甲旁激素相关肽(316.5±282.3)pg/ml、血磷(1.9±1.1)mmol/L(P<0.05),研究组校正钙、钙磷乘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CRP(18.3±3.5)mg/L的上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RP(24.1±3.6)mg/L(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感染、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4.7%,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82.4%,研究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腹膜透析的治疗方式对患者钙磷代谢、炎症反应程度以及营养状态的影响程度更小,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当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Many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have now been maintained for 5 years or more with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Viewed initially as an experimental alternative to be used only when hemodialysis was not feasible, CAPD is now seen a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i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ituations. CAPD is suitable for self-care. The main concern in the early years--peritonitis--is now less frightening and less frequent (one episode occurring every 18 patient-months as compared with every 8 initially), and this has allowed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CAPD, such as malnutrition and loss of the peritoneum's capacity for ultrafiltration, to come to light. As would be expected, among patients of advanced age and those who have heart disease or diabetes, survival rates tend to be lower than among other CAPD patients. However, hypertension seems to be more easily controlled, pre-existing anemia can be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and young children grow more normally than they do with hemodialysis. Diabetes-related changes in vision stabilize in most CAPD patients, and control of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s good; insulin is administered intraperitoneally. CAPD is thus showing itself to be a feasible form of long-term treatment for end-stage renal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疗41例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血透能有效延长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成活期≥12月与<12月的患者比较,开始透析前年龄更小,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蛋白水平更高,贫血程度较轻,而透析期间的营养状况更好,透析更充分,心血管病和感染并发症更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表明透析前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或感染并发症、血浆白蛋白水平、贫血纠正程度等是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液透析是治疗高龄(≥75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疗37例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血透能有效延长75岁以上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存活期≥12月与〈12月的患者比较,开始透析前年龄越小,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蛋白水平越高;贫血程度较轻,而透析期间的营养状况越好;透析更充分,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越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表明透析前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或感染、血浆白蛋白水平、贫血纠正程度等是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透析是治疗高龄(≥75岁)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张学军  叶春 《四川医学》2011,32(1):142-14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5例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经心理调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透析的效果,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的不良情绪与心理护理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护理,才能使患者形成健康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延长透析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