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变模型和参数是软岩隧道工程稳定性计算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某实际工程,完成岩体物理力学试验数据及其岩土破坏形态试验分析,建立黏–弹–塑性软化模型作为泥岩长期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类比方法预测泥岩的长期强度;同时结合试验和监测数据分析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得到与室内试验较为吻合的流变参数。通过分析流变模型拟合曲线与试验流变曲线吻合度较好,该方法对于优化流变参数、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大跨度隧道工程长期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认为:锚杆和衬砌受力变化总体岩体蠕变特征相似,支护初期应力加速增加,3~5 a后衬砌应力基本无变化,结构总体处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2.
随着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地下空间修建的日趋增多,以工程类比法为主体的静态设计、施工已无法满足地下工程建设的需求。文中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环山坪隧道断层破碎带为例,应用大型有限元ADINA软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成果和施工方案,预先计算出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收敛一约束原理判断了围岩及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并对支护参数和施工时机给出了更合理的建议。为隧道动态设计、合理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地下空间修建的日趋增多,以工程类比法为主体的静态设计、施工已无法满足地下工程建设的需求.文中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环山坪隧道断层破碎带为例,应用大型有限元ADINA软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成果和施工方案,预先计算出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收敛-约束原理判断了围岩及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并对支护参数和施工时机给出了更合理的建议.为隧道动态设计、合理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工程质量》2017,(9):37-40
大跨度小净距隧道开挖对岩土体扰动较大,其开挖过程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以大帽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选择V级围岩采取CRD法开挖为研究目标,运用FLAC软件对隧道开挖全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采取CRD法开挖围岩竖向应变大于水平方向,有利于减小围岩扰动程度并充分发挥自身稳定性,拱腰和拱底围岩应力释放较大,开挖过程中应加强支护刚度,研究成果可为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围岩应力、应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基于隧洞围岩和支护相互作用的粘弹性理论解 ,探讨了锚喷支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并对西气东输某管线隧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波  高波 《地下空间》2002,22(4):306-309
本文基于隧洞围岩和支护相互作用的粘弹性理论解,探讨了锚喷支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并对西气东输某管线隧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道路的修建中,隧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散体围岩的结构松散破碎和力学性质极差,在散体围岩环境中开挖隧道一直是工程界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散体围岩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对散体围岩应力重分布与围岩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最后浅析了散体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9.
运用FLAC3D应变软化模型,模拟分析了共和隧道深埋段某断面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以及围岩塑性区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拱顶位移>拱腰位移>拱脚位移,拱顶最大位移量约20 mm,底板有膨胀现象,但其绝对位移较小,为4.5 mm;(2)随着掌子面的向前推进,模拟特征断面上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应力均有所增加;当掌子面与特征断面之间的距离大于30 m时,特征断面上各特征点的位移及应力基本趋于稳定,拱顶、拱腰和拱脚的位移收敛值分别为18 mm、15 mm及10 mm,竖向应力收敛值分别为31 MPa、22.5 MPa及7.5 MPa,水平应力收敛值分别为8.1 MPa、6.0 MPa及2.5 MPa。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的地质方法和数值模拟定量评价入手,以天子庙隧道为例,对隧道围岩工程质量进行了综合分级研究,并对地质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为双线长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路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多,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地质灾害问题多种多样,其中围岩失稳问题尤其突出。通过对围岩稳定性分析预判,采用多种方法对破碎围岩隧道开挖与支护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指明未来隧道破碎围岩稳定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巴郎山隧道为例,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围岩变化情况进行监控量测,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围岩的前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拟合预测精度均较高,能较好地反映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水平位移收敛的变化情况,其中灰色模型拟合平均精度较优,并且没有误差较大的跳跃点,而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平均精度稍弱且局部误差较大,通过对比有利于施工者在开挖前期,选择适应性更强的模型对隧道稳定性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3.
红层地质节理发育,节理面对于工程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起着控制性作用。文章依托天坪寨隧道工程,确定红层结构面典型结构构造特征,采用块体离散元方法,对红层隧道开挖后软弱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揭示出红层软岩受施工扰动后的力学行为特征,提出施工控制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隧道扁平率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为研究这一影响规律,采用FLAC软件分别对跨度为18,20,22 m,扁平率为0.55,0.70,0.85,1.00的隧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扁平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沉降槽宽度系数范围内,随着扁平率的减小,地表沉降越来越大,并且呈现出加速的趋势;随着扁平率的减小,拱顶沉降越来越大,底部隆起越来越小;扁平率对两帮收敛的影响较小,当扁平率较大时,两帮收敛曲线在掌子面处发生突变;随着扁平率的增大,隧道拱肩对拱顶支撑作用增强,最大主应力在拱顶的应力集中减小,隧道前上方因拱顶下沉产生的拉应力减弱;掌子面在径向上的塑性区分布与隧道断面形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纵向上隧道周边的塑性区与掌子面上的塑性区不相交。  相似文献   

15.
富溪双连拱隧道围岩强度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岩强度指标是各种隧道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准确预测围岩强度对隧道支护设计和稳定计算十分重要。针对富溪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稳定性差等问题以现场岩石点荷载试验推测岩石强度,以隧道围岩的Q指标统计为基础,利用基于Q指标的经验公式推测围岩抗压强度,给出了富溪隧道各个断面围岩的抗压强度,据此评价各段围岩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采用的3个经验公式中,无论平均值,还是分散度,Yudhbir公式预测结果都最接近规范标准值,说明本文所用方法用于隧道工程是可行的。该方法简单、实用,预测结果能够反映围岩工程特性,符合实际,可以作为隧道工程中定量评价围岩强度的有效方法,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围岩流变参数反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目前若干文献中所提到的围岩流变参数的反分析法,常以三单元体或开尔文(Kaleven)体等流变模型的解析解为基础,并采用坑道净空变化的量测数据的回归方法推求流变参数,概念清楚,计算简单。但该反分析法以静水应力场和圆形洞室为前提,与工程实际情形的差别很大,所以在实用上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刘立明 《四川建筑》2021,41(3):208-210,214
针对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技术难题,文章结合新建京沈与盘营客专联络线工程燕都隧道,基于隧道断面尺寸大,进口段岩层破碎且地表构筑物复杂等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了控制爆破、多层次强支护和三台阶法开挖相结合的综合施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及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了工...  相似文献   

18.
付江岭 《四川建筑》2013,33(1):79-81,83
提出了基于Vague集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详细介绍了基于Vague集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基本原理、Vague集的表示方法和记分函数的定义问题.建立了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简单关联函数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类预测.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行合理且比较符合实际,判别结果与可拓方法、模糊可变集方法以及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等方法的结果一致,为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红 《山西建筑》2011,37(17):145-146
结合扁平状大跨度、大断面镶嵌碎裂结构石灰岩质隧道的工程地质特点,对其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剖析了镶嵌碎裂结构石灰岩对大跨度、大断面隧道开挖和支护的影响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和方案,确保了隧道“安全、有序、高效”施工。  相似文献   

20.
宋春明  时宝智 《山西建筑》2009,35(22):340-341
根据大量隧道边坡监测数据的经验总结,以泉厦扩建工程大帽山隧道边坡为例,对大跨度隧道进洞过程中的边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边坡变形量测控制大跨度隧道的稳定性,对大断面隧道监测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