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子型稀土矿床是我国独有的中重稀土资源,已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本文从离子型稀土矿床的成矿特征、产业政策及资源开发现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业发展的建议几个方面,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床的成矿背景、稀土元素的分馏、迁移和富集规律、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标志,阐述了我国稀土产业政策和开采工艺及勘查规范现状,指出了稀土矿产资源浪费、核心技术缺乏、上下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风化壳中稀土分布和迁移规律、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加速上下游对接、改进稀土资源开采方式、全面监控,长期监管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强化政策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在浙江省西南部的庆元县探获一大型稀土矿床,预估资源量超10万t。本次探获的稀土矿床类型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稀土矿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中,见矿厚度数米以上,品位较高。此次发现的稀土矿,稀土配分类型以低钇中铕轻稀土为主,部分为低钇高铕轻稀土,少数为中钇高铕轻稀土型,其中的主要元素可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岑溪筋竹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石特征、矿石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化学成分及稀土元素配分类型等,认为筋竹稀土矿床属于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稀土元素配分类型为中铕低钇富镧钕轻稀土矿,并对该矿床的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该区稀土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指出了下一步重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由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承担的2011年度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河南省西峡县太平镇铀稀土矿普查"取得重大突破,经估算稀土资源量10余万吨,达到中型稀土矿床规模。这是迄今河南省发现的首个中型稀土矿床,填补了河南省稀土矿产找矿工作的空白。初步查明,该矿床有3条含稀土矿带分布,属轻稀土矿,以铈、镧、钕轻稀土元素为主。经论证,该区域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内蒙古白云鄂博超大型铁、铌、稀土矿床;60年代中期发现江西、广东等地风化淋积型(离子型)矿床;70年代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80年代发现四川凉山“牦牛坪式”大型稀土矿床等。一批稀土矿床的发现和勘探,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探获一大型稀土矿床,预估资源量超10万t。该矿床有望成为浙江第一个配分类型较优的大型轻稀土矿区和首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大型稀土矿床,潜在经济价值巨大。稀土矿又称"工业维生素",包括了镧、铈、镨等17个元素,可广泛用于国防、军工、航天、核能、冶金等尖端技术领域。有关专家认为,庆元稀土矿床的勘探实现了浙江省稀土找矿的重大突破,为浙江省稀土成矿理论、成矿模式、找矿方向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南岭新类型稀土矿床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初,江西首次发现新类型稀土矿床以来,在华南诸省(区)、先后又找到一大批同类型矿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根据赣、粤、闽、湘、桂等省(区)部分找矿和生产资料,初步总结南岭新类型稀土矿床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进而探讨影响矿床稀土元素配分的因素,以指导稀土找矿和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又从另一侧面为探索岩体的成囚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实施原地浸析采矿时进行生产勘探工作的必要性;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在矿层垂直剖面与平面上的富集及其变化规律、矿石中离子相稀土品位、矿体顶底板界线、勘探区内断裂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对离子型稀土矿床时行勘探, 有助于准确地实施原地浸析采矿。  相似文献   

9.
《稀土信息》2009,(11):15-15
从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近日,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喜获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复,成立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离子型稀土矿工作组。主要负责离子型稀土矿标准的制修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浙江省庆元县探获一大型稀土矿床,预估资源量超10万t。该矿床有望成为浙江第一个配分类型较优的大型轻稀土矿区和首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大型稀土矿床,潜在经济价值巨大。有关专家认为,庆元稀土矿床的勘探实现了浙江省稀土找矿的重大突破,为浙江省稀土成矿理论、成矿模式、找矿方向提供了新资料,为全国寻找同类  相似文献   

11.
游宏亮 《稀土信息》2009,(11):40-42
1.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现状 以江西为例,江西省是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发现最早并实现工业化开采的省份。资源储量占全国储量的35%,在世界稀土产业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资源主要分布在赣南。稀土矿开采规模能力已超过1万吨/年,占全国离子矿产量的60%~70%。  相似文献   

12.
《稀土信息》2010,(9):31-31
广东省地质局757地质大队近期完成的对江门市的稀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报告表明,江门地区离子型稀土矿成矿条件好,发现矿化面积大,预测资源量达55.57万吨。他们建议尽快加大对这一“国宝级”的稀土资源的保护力度。据了解,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南方独有的一种稀土矿床,以其配分齐全、高附加值元素含量高、放射性比度低、高科技应用元素多、综合利用价值大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3.
国家物资储备促进稀土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是世界第一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58%,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稀土资源分布广泛,在19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现有稀土矿藏,而且矿物品种齐全。我国主要稀土矿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四川冕宁稀土矿、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湖南褐钇铌矿和漫长海岸线上的海滨砂矿等,其中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  相似文献   

14.
离子型稀土矿富含中、重稀土元素,是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目前,该类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采用硫酸铵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提取过程中存在氨氮污染等问题。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技术的发展、沉淀法富集回收稀土技术的开发和萃取法富集回收低浓度稀土技术等3个角度总结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稀土提取各阶段的技术优势和局限,分析了无氨浸出剂的研发进展,阐述了沉淀法和萃取法富集回收稀土的技术现状,指明了研发新一代镁盐复合浸出剂、筛选和调配高效稀土沉淀剂及其配套浸取工艺,将是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总保有储量约9000万t。全国探明储量的矿区有60多处,分布于16个省区,而江西赣南地区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50%以上。赣南稀土矿属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方法主要是原地溶浸采矿法。典型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  相似文献   

16.
南方废弃稀土矿区生态失衡状况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我国南方废弃稀土矿区大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危险,重金属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氟污染的生态失衡状况;并详细分析了造成南方废弃稀土矿区生态失衡状况的成因,如采用池浸、堆浸和原地浸取工艺提取稀土的不足,稀土矿的矿床厚度薄且分布较为广泛、稀土品位较低同时资源利用率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未充分进行整合、相关部门对稀土矿开采的准入和监管不到位,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恢复的研究滞后、未形成可推广的稀土废弃地生态修复模式等;最后,从以下诸方面提出了改善南方废弃稀土矿区生态失衡状况的建议,如:开发提取稀土的新工艺、加快稀土资源整合的步伐、加大稀土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17.
蒙古国蕴含丰富的稀土矿资源。本文通过对蒙古国成矿地质背景及典型稀土矿床进行研究,将蒙古国稀土矿床划分为碱性花岗岩型、碳酸岩型、伟晶岩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砂矿型等5种成因类型,其中碱性花岗岩型和碳酸岩型是蒙古国稀土矿的主要成因类型;将蒙古国划分为3个稀土成矿省和7个稀土成矿带,并结合蒙古国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产开发情况,初步划分出图瓦-库苏古尔稀土矿潜力区、肯特稀土矿潜力区和达兰扎达嘎德稀土矿潜力区共3处稀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区。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稀土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峰 《稀土信息》2008,14(8):26-28
一、我国稀土产业现状1.资源现状 我国稀土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都排第一位,是举世公认的稀土资源大国。我国稀土资源极为丰富。我国主要稀土矿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四川冕宁稀土矿、江西离子型稀土矿、湖南磷钇矿和漫长海岸线上的海滨砂矿等,这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稀土信息》2008,14(9):15-15
近日,从江西省赣州市质监局获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负责制修订钨和离子型稀土矿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三稀资源丰富,武当地区与碱性岩有关的铌、稀土矿有着巨大的找矿前景,其典型矿床庙垭铌、稀土矿储量居世界前列。该矿床位于东秦岭武当山隆起的西南缘,出露元古代—新生代地层,以活动类型和稳定类型的交替沉积为特征。其矿体受南北走向断层控制,产于碱性杂岩体中,具有岩体即矿体的特征。而武当地区发育有多处碱性岩带,该区有望发现一批中大型铌、稀土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