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磁共振的引信用能量和信息无线同步传输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李长生  张合 《兵工学报》2011,32(5):537-542
针对长距离(米级)条件下武器系统对能量和信息高效率、高质量同步传输的要求,为解决目前普遍采用的电磁感应装定方式仅适合短距离(毫米级)传输的问题,基于磁共振理论,提出利用一对处于磁共振强耦合状态的分离线圈实现装定器与弹药引信间的无线能量供给与信息同步装定.通过对所建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电路模型的分析,推导出系统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2.
将双向时间戳交换方法应用于引信时钟同步领域时,偏置和漂移测量需要在同步源和终端之间多次交换绝对时间信息,采用出厂温度-频率(TF)函数精度较低,TF表插值法需要多次同步,不适用于引信装定,为此提出了变温度环境下引信与武器平台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改进了双向时间戳同步方法,采用事先约定的定长码元代替绝对时间交换进行时钟同步,且利用引信时钟源温度漂移统计结果和装定信息同步阶段测量结果进行温度漂移预测。经过仿真和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稳定的时钟起点,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获得比仅用时钟源温度漂移统计结果修正和TF函数修正更小的时钟同步误差。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关滤波和哈达玛变换的帧同步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侦收到的信息中得到帧同步码,提出了基于相关滤波及哈达玛变换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二次相关滤波区分信息码和帧同步码,然后利用哈达玛变换压缩数据处理量识别出帧长,最后通过模糊匹配法进一步识别出同步码的同步起始位和码型。仿真结果表明:在较高误码率的影响下,该方法可以利用较少的数据量快速准确地建立帧同步,并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坦克炮弹药共用底火装定能量双向隔离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廖翔  李豪杰  张合 《兵工学报》2017,38(4):673-678
针对坦克炮、自行火炮信息化弹药膛内实时装定问题,采用共用底火的装定系统对入膛后的弹药进行实时装定。为了解决共用底火装定系统中存在击发能量流与装定能量流对装定回路和击发回路产生影响的问题,建立了能量流双向隔离系统边界条件和隔离系统函数,并通过对函数的参数取值设计了针对特定击发能量类型的隔离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隔离系统能够有效地隔离装定能量流和击发能量流,且其对击发能量流的损耗很小。  相似文献   

5.
李长生  董文杰  曹娟  朱传俊  张合 《兵工学报》2021,42(12):2565-2574
非线性宇称时间对称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应用于引信无线装定领域,可提高装定系统灵活性和适应范围,但需解决收发端间信息双向传输问题。基于互感耦合理论建立装定系统微分方程,求解出收发端回路电压和电流瞬态响应特性与各传输参数间的理论关系。提出一种非归零调幅的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方法,能量不间断传输的同时可有效缩短回路起振、停振过程;信息反向传输采用接收端瞬间失谐诱导发送端谐振频率跳跃实现,失谐时间短,对能量传输负面影响小。基于该理论制作的原理样机,正向信息传输速率20 kbit/s,反向传输速率12.8 kbit/s,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信息双向传输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集中插入式帧同步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杨晓静 《兵工学报》2013,34(5):554-560
在非协作方截获的数字序列帧同步码的识别问题研究中,由于帧的长度未知、帧同步码未知,给识别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了利用小区域检测估计帧长,利用二次滤波估计帧起始位,然后用模糊匹配识别帧同步码型的识别方法,对巴克码或m 序列进行了集中插入式帧同步识别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不大于4%的情况下,上述方法对集中式插入帧同步的数据帧有较高的帧同步识别率:巴克码为80%,m 序列为78%.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在炮口不便于安装炮口装置的武器平台进行信息装定,提出了一种在弹链上进行射前引信感应装定技术。针对引信感应装定的能量和信息一体化传输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电磁感应耦合的引信电路能量与信息非接触同步传输技术的通信模型,进行了射前装定信息感应耦合回路模型分析与匹配计算,具体介绍了装定信息编码、装定信息发送与引信电路信息解码控制流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正确地实现引信信号的装定,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时统信号数字传输终端把目前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用于靶场时间码传输,改变以往靠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时统信号的历史,使靶场时统传输精度提高一个档次。文中重点阐述了把时统信号的IRIG--B码经过码型和码速变换,使其能适应DDN、PCM以及其它数据通道传输,在接收端再反变换为B码的处理方法及其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引信装定接收电路作为装定系统负载,其阻抗角特征对磁共振耦合无线装定系统的能量传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互感耦合理论,分析了负载阻抗通过阻抗映射对中继线圈等效参数的影响,然后仿真结合实验研究了能量传输性能、收发端耦合磁场空间分布特征随负载阻抗角的变化规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传输性能随负载阻抗角绝对值的增大而下降,对于负载阻抗中电阻部分相同的装定系统,若负载阻抗角相同,则不论电抗部分构成如何,其传输性能也相同,收发端线圈耦合磁场空间分布特征随负载阻抗角的变化规律与能量传输性能变化规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引信电磁感应装定中能量和信息传输通道建模时,忽略弹体中涡流影响,模型不准确的问题,基于分离式变压器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理论和涡流理论,提出采用分离式变压器的互感模型耦合涡流回路,描述通道传输特性的方法.通过对传输通道等效电路分析,推导出系统最佳工作条件和涡流损耗功率,并探讨了漏感补偿问题.最后针对两种不同型号引信,实验对比弹体中有无涡流时次级回路输出电压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描述装定过程中能量和信息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义正交空时编码利用反馈信道改善系统性能时,由于反馈量的增加导致复杂度较高而失去空时码自身优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限反馈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QOSTBC)方案,该方案在对编码矩阵对角化重构的同时引入了等效子信道适度旋转设计。结合水声信道模型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案在峰均功率比、实数乘、实数加计算复杂度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改进,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信道容量,降低了系统误码率。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水声编码遥控系统的频域检测原理,然后对该系统的检测概率、虚警概率以及误码率等性能进行了理论估算和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了在硬件电路上进行实时检测和湖试的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频域检测比传统的时域检测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机载声纳利用单芯同轴电缆双向传输高低压复合信号,向机载接收端传送高速率水下数据,向水下载体端传送控制命令、大功率高压电脉冲和直流电。传统传输方法的信号频分耦合网络复杂,导致系统工作时误码率高,可靠性较差。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保护式继电器耦合网络和双向传输方法。该方法采用开关方式实现高低压回路的彻底隔离,同时基于Manchester 编解码技术,完成了大容量数据的时分双向稳定传输,使系统误码率小于10 -7,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大于 7 Mbit/ s,传输距离大于500 m,保证了大动态范围高低压复合信号的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4.
姜宇嘉  李旭  邵小桃  孙晨华  李国彦 《兵工学报》2017,38(11):2151-2158
无线多跳网络通过多个中继节点进行信息传输,容易造成同一路径上节点间干扰、路径与路径间干扰、多跳误码累积等问题,使可靠性保障成为多跳数据传输的难点。针对目前无线多跳网络环境下综合考虑机制参数、业务参数与信道参数的可靠性机制性能研究不足的问题,建立上述参数的相关机制模型,分析基本参数对冗余、重传、网络编码3种多跳可靠性机制性能的影响。重点对网络编码机制的适用参数与适用环境进行建模、仿真、分析。根据无线多跳网络信道环境优化3种可靠性机制的机制参数,对比三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业务参数主要对网络编码机制的影响较大,在业务量大的情况下网络编码机制能够达到更优的性能;机制参数对协议的性能产生主要影响,通过信道参数对机制参数进行优化能够保证各机制在满足投递率性能的条件下达到更小的开销;网络编码、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前向纠错编码机制分别在误比特率较低、中等、偏高的水平发挥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受激喇曼散射(SRS)对有级联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波分复用系统若干性能的影响.根据通信系统几率的特性,建立了SRS对通信系统误码率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它对输入光功率、信道数、信道间隔以及放大器个数和放大器间距的影响及相应限制.研究表明,合理采用较少的放大器数和较小的输入光功率,有利于保证系统的性能指标,降低系统造价,提高系统性价比;由最小误码率来综合确定合理的信道间隔和信道容量;通过合理的设置放大器及系统参数,可以使受激喇曼散射的影响减至最小,从而实现性能良好的长距离、大容量通信.  相似文献   

16.
在信道带宽有限的条件下,为了保证图像目标区域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将感兴趣区(ROI)图像编码技术引入电视制导系统中.同时,为了有效地利用图像信道进行弹上信息的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隐式ROI的图像信息嵌入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码块及其位平面,利用替换的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嵌入,并对因信息嵌入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编码方法相比,目标区域图像质量明显提高,且信息嵌入后对图像影响较小,更适用于电视制导系统.  相似文献   

17.
在推导了未编码256-ray PPM的符号差错率相对平均发射功率的关系式之后,仿真分析了Turbo码编码PPM与未编码PPM的符号差错率以及850nm和1550nm两种波长激光的符号差错率.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未编码时,在相同符号差错率下,波长为1550nm的激光相对850nm激光可节约平均发射功率约3dB;引入Turbo码编码,对同一波长激光,在给定交织长度下相对未编码时可获得3~4dB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8.
王政  王顺满  匡镜明 《兵工学报》2007,28(6):667-670
讨论了与战术数据链( TADIL)数据传输可靠性相关的编码技术,分析了纠错编码技术对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分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战术数据链中的RS纠错编码和译码原理与设计方法以及纠错性能进行研究,指出格型编码与RS编码的结合可有效提升对信道传输错误的纠错能力,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9.
浅海海域强多途传输引起的码间串扰严重影响了水声通信的性能,本文采用跳频方法来抗多途和码间串扰。除了采用以往的单一滤波接收处理方法,本文还采用了一种新的接收处理方法,即前置跳频滤波接收处理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在信号接收系统的混频之前增加了可控的前置跳频滤波器,可以增强抗多途和码间串扰能力,并对此方法分别采用PN码和递增序列2种跳频序列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递增序列的前置跳频滤波接收方法使误码率大大降低。当信噪比大于10dB,串扰信号与直达信号能量比小于0.6时,误码率可达10^-4。  相似文献   

20.
激光脉冲云层传输时间扩展与信道均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云层粒子对激光的多次散射引起激光脉冲产生时间扩展,造成接收信号出现码间串扰。首先建立了带均衡滤波的云层激光通信链路信道模型;然后使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法得出了云层信道在不同光学厚度下的脉冲时间响应特性;并推导出考虑码间串扰时的系统误码率计算模型。对不同云层光学厚度下,不使用均衡滤波和使用均衡滤波时的信噪比与系统误码率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与分析,发现使用均衡滤波能有效地对云层信道多次散射效应的影响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