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25.0%,约有1.5%~8.0%患者可发生肝硬化[1],故早期治疗脂肪肝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医对其治疗研究报道颇多,并取得显著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脂肪肝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脂肪肝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人们忽视,但是无论是酒精性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病率均高达25%.脂肪肝是可逆的,早期诊断非常必要.彩超技术具有简便、可靠、无损伤之特点,是早期诊断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3.
张美玲 《肝博士》2024,(1):16-17
<正>记者:为什么要关注糖尿病患者中的脂肪肝问题呢?施军平教授:与糖尿病患者相关的脂肪肝发病率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成年人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大约在30%左右,而糖尿病患者这一比例可以高达50%至60%,甚至有报道称可能高达70%。然而,这些糖尿病人群不仅脂肪肝患病率高,更为严重的是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其中肝纤维化可能高达12%至20%。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肝脏脂肪代谢障碍,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贮积所致.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病因引起的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25%,约有1.5%~8.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故早期治疗脂肪肝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报道颇多,并取得显著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双  徐苑苑  陈必良 《医学争鸣》2004,25(5):474-474
0 引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少见又极为严重的妊娠晚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为1/13000,母婴死亡率高达85%. 现将2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成功救治经过报告如下(家属均拒绝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
席连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86-3087
<正>脂肪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脂肪在肝内过度蓄积所致的一种弥漫性肝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权威统计,我国城镇人口脂肪肝的发病率约8%,大中城市人口脂肪肝的发病率约10%,白领人群的发病率高达30%,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一般而言,轻度脂肪肝可没有任何不适,中、重度脂肪肝可见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肝区隐痛等症状。如果未能及时诊治,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阻止脂肪肝进展和改善预后都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杜昭钦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86-187
目的 研究一区域内职工脂肪肝的发病率及年龄分布情况,探讨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07~2008两个年度内本地区铁路职工健康查体25371人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脂肪肝人数为6304例,发病率30%;女性脂肪肝人数为581例,发病率13%,平均脂肪肝发病率为27%,男女脂肪肝发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者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脂肪肝发病率男性35岁前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36~55岁为高峰,56岁以后逐渐下降;而女性脂肪肝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女性50岁后脂肪肝发病率与男性基本相同.肥胖、嗜酒、职业特点及糖尿病等均为引起脂肪肝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中医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在脂质储存和代谢中起着主要作用.正常人肝脏内脂质含量占肝湿重2%~4%.各种因素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肝细胞脂变>1/3时,称为脂肪肝.根据脂肪含量,脂肪肝可分为轻型(脂肪含量占肝湿重5%~10%)、中型(含脂肪10%~25%)和重型(含脂肪>25%)三型.据流行病学调查,脂肪肝发病率占平均人口的15%,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占50%,嗜酒者高达70%.防治脂肪肝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也获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据统计,脂肪肝在我市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因而防治脂肪肝刻不容缓,我科于2000年4月-2006年4月,用凯西莱(硫普罗宁片,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83例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据统计,脂肪肝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因而防治脂肪肝刻不容缓,我院肝胆科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用十三味搒嘎丸(青海省藏医院制剂科生产)对83例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与部分相关疾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某地区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及其与高血脂、高血糖、乙肝病毒感染等疾病的关系. 方法 给2 424例接受调查者采取空腹血,送验血糖、血脂、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并进行肝胆脾B超检查. 结果 2 424例中,有轻、中度脂肪肝者共270例,占总人数的11.14%, 51~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其中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脂肪肝组并高血脂、高血糖、乙肝病毒感染及肝功能异常者多于无脂肪肝组. 结论 目前本地区某单位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1.14%,多为中年男性,且与高血脂、高血糖、乙肝病毒感染等相关,应引起充分注意,尽早采取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12.
重视脂肪肝     
贾健伟 《开卷有益》2023,(12):30-31
<正>随着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饮食多元化(即食物种类丰富、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融合和各国饮食文化融入),导致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我们对脂肪肝的认识尚有不足。中国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高达32%。脂肪肝可以从单纯性脂肪肝演变,发展为脂肪性肝炎(43%~55%),逐渐引起肝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10%~25%),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脂肪在肝脏内过度蓄积,从而导致肝脏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当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10%或组织学上肝细胞3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据报道,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我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11月健康体检846人,应用B超检查,B型超声诊断脂肪肝标准参见王纯正等[1]<超声诊断学>的标准,查出其中脂肪肝患者90人,患病率高达10.6%,其中73%为28-55岁的中年男性.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中5%-15%有发展成为肝硬化的潜在危险[2],同时,由于脂肪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机会也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人们对脂肪肝的危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海岛居民脂肪肝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1571例健康体检者行肝脏B超、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血压检查,计算脂肪肝发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脂肪肝总发生率14.7%,男性发生率18.8%.女性发生率9.1%;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女性(P<0.05),50岁后男、女脂肪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肝脏脂肪代谢障碍,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贮积所致。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病因引起的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25%,约有1.5%~8.0%患  相似文献   

16.
杨峰 《肝博士》2013,(1):22-23
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脂肪肝,在中青年男性中,有四分之一被确诊患有脂肪肝。肥胖症患者中约半数有轻度脂肪肝,重度肥胖症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高达60%~90%。据上海市虹口区调查资料显示:因食欲差或肝区压痛等前来肝胆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超声诊断脂肪肝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脂肪肝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超声诊断349例脂肪肝中与发病年龄、饮酒、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结果:349例脂肪肝中16~30岁发病率11.46%,31~45岁发病率53.01%,46~60岁发病率20.06%,60~70岁发病率15.47%;同时发现有饮酒史28.07%,合并肥胖27.22%,合并高血脂26.65%,合并高血糖24.36%,合并高血压17.8%,与服药有关5.44%,合并其他疾病8.60%.结论:脂肪肝在31~45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与饮酒、肥胖及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的中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各种病因使肝脏脂制质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G)的合成速度大于将其分泌入血液的速度,脂质大量堆积于肝脏而致的一种病理改变.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是指肪肝的三大病因.曾民得 [1]认为近年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约5%-9%.杜秀英 [2]由其导致的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25%,约1 5-8 0% 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积极防治脂肪肝对阻止慢性肝病发展和改善有着重要意义.现将近5年中医对脂肪肝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岩 《当代医学》2010,16(18):33-34
单纯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常见慢性肝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增加,被认为可能是发展成终末期肝病的一个主要病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据目前国内报道,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6.5%~20.3%,目前有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代谢性肝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 ,在某些地区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系指过量脂肪 (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肪酸 )在肝细胞内堆积 ,使肝脏功能受损所致的病证。正常肝脏所含脂肪约占肝重的 3%~ 5 %,若含量超过肝重的5 %时 ,即称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 ,并且无论单纯性脂肪肝成因如何 ,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 2 5 %,约 1.5 %~ 8.0 %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 ,积极防治脂肪肝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兹将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