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T细胞对猪白细胞抗原的直接识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猪已被认为是异种移植的最理想供体。有关人 猪器官间超急性排斥研究已有所突破 ,而细胞性排斥报道尚少。本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研究异种移植细胞性排斥机制 ,发现异种反应明显弱于同种反应 ,而且以直接识别为主 ,这和同种移植细胞性排斥机制一致。抗人CD4单抗和抗猪白细胞抗原SLA DR、DQ单抗都能明显地抑制 (XMLR) ,而抗人CD8单抗无抑制功能 ,表明CD4+T细胞对SLA的识别在异种排斥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造血调控因子,为鉴定、检测和纯化人G-CSF,制备了四株特异识别人G—CSF的单克隆抗体(单抗,McAb)。1 材料和方法1.1 rhG-CSF和rhG-CSF融合蛋白 均由本实验室克隆、表达和纯化。纯化后的样品经SDS—PAGE鉴定,纯度大于95%。1.2 单抗制备 以rhG-CSF融合蛋白为抗原,按常规方法制备单抗。1.3 单抗识别抗原表位鉴定试验 用15μg/ml的抗原包被检测板(50μl/孔),对杂交瘤细胞的培养上清及其系列倍比稀释液进行间接ELISA检测,找出使抗原饱含的各McAb的最大稀释度。  相似文献   

3.
5株鼠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制备鼠抗人CD28分子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研究其对T细胞活化、增殖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天然高表达CD28分子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和小鼠淋巴瘤细胞转人CD28基因细胞株CD28-T分别作为免疫原和检测细胞株,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单抗的研制;以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亚类;腹水诱生法和免疫亲和层析法进行单抗的制备和纯化;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单抗对不同细胞膜表面CD28分子的识别;采用竞争抑制法分析单抗识别的抗原位点;利用^3H-TdR掺入法分析单抗对PBTC的刺激效应和免疫荧光法分析PBTC活化前后的表型变化。结果:成功获得5株鼠抗人CD28功能性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D5、2F5、3136、3F8和8G8,其中2D5为IgG2a亚类,其余均为IgG1亚类;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5株单抗均能良好识别CD28-T、U266、XGI和Jurka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竞争抑制试验表明,2D5和8G8能完全阻断标准抗人CD28单抗与U266膜CD28分子的结合,其余3株为部分阻断;^3H-TdR掺入法实验结果表明,单抗8G8联合激发型CD3单抗能明显促进PBTC的增殖,刺激指数为7.4,活化细胞CD4、CD25、ICOS、4IBB及OX40分子的表达上调。结论:5株单抗均为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制鼠抗人4-1BB功能性单克隆抗体及其在T细胞活化、增殖及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以小鼠肾肿瘤细胞转染人4- 1BB基因的细胞株4-1BB/293T为免疫原.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取分泌特异性4-1BB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以体内诱生法产生腹水,Protein G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的亚类,MTT法检测单抗对T细胞的刺激作用,流式法检测单抗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获得1株持续分泌特异性抗人4-1BB单抗的细胞株(命名为5D5).属于IgG2b。该单抗能特异识别人4-1BB分子,介导有效的共刺激信号,体外促进T细胞的增殖,抑制活化诱导的T细胞凋亡。总之,成功获得1株功能性4-1BB单抗,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单克隆抗体(McAb)是由单一B淋巴细胞株分泌的只能识别一种表位的高纯度抗体。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首次建立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但由于鼠源单抗会使机体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DNA重组技术应用于抗体改造,先后出现嵌合抗体和人源化抗体,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鼠源单抗的问题,但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HAMA反应。随着PCR技术、抗体库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1989年第一个全人源单抗Adalimumab研制成功,实现全人源抗体的制备,同时抗体衍生物出现,这些成果使单抗对人类的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单抗)HI149经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证明是CD1a抗体。竞争抑制试验证实,HI149单抗识别的表位与一个标准CD1a单抗OKT6和两个OKT6样单抗HIT6-1和HIT6-2完全相同,但不同于另一个CD1a单抗T6。在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HI149是有用的试剂。并对CD1分子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抗人P185^erbB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光  杨治华 《免疫学杂志》2000,16(2):139-141
制备可特异识别P185^erbB2胞外区的单抗,选出亲和力较高并具有抑制瘤作用的克隆。方法以高表达erbB2的人乳腺癌细胞系SKBR3免疫BABL/c小鼠,用纯化的重组DNA表达的P18T胞外区蛋白作为抗原,以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结论所获单抗可特异识别P185胞外区抗原,具有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及人源化造造后用于治疗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TM-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和初步功能分析。方法:用表位预测软件选定TM-TNF-α特异的20个氨基酸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鉴定单抗的特异性,观察单抗对Jurkat细胞在AICD模型中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了6株抗TM-TNF-α的单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6株单抗均特异性结合免疫原多肽,与S-TNF-α等细胞因子无交叉反应;流式细胞术显示6株单抗均能结合细胞膜表面TM-TNF-α分子,并可区分人源和鼠源TM-TNF-α;Western blot结果证实6株单抗只能识别26kD的人TM-TNF-α,而不识别17kD的S-TNF-α。在AICD模型中,单克隆抗体不影响Jurkat细胞凋亡率。结论:成功制备了6株TM-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且单抗不干扰TNF-α与TNFR结合,为进一步研究TM-TNF-α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又一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研制功能性鼠抗人2IgB7-H3单克隆抗体。以人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L929/2IgB7-H3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利用B淋巴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株SP2/0融合,L929/2IgB7-H3细胞为抗原筛选阳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克隆化培养;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Ig亚类;利用竞争抑制性实验分析该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采用MTT法分析该单抗在体外阻断DC对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果:获得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2Ig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7D7),该单抗可特异识别L929/2IgB7-H3分子和介导有效的共刺激信号。该单抗的成功获得和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为进一步研究B7-H3两个异构体在DC细胞及肿瘤细胞上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单克隆抗体(单抗)的临床应用,对当今人单抗研究进展概况、技术发展、新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进行文献复习。一、人单抗研究势在必行研究与制备单抗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临床应用单抗诊断与治疗人类疾病。目前,绝大多数单抗都是应用小鼠杂交瘤技术制备的鼠单抗。从临床角度看,人单抗优于鼠单抗。首先,不论诊断还是治疗,患者摄入的  相似文献   

11.
两株抗人CD40配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制功能性抗CD4 0L单克隆抗体 ,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其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竞争抑制等方法获得鼠抗人CD4 0LmAb ,通过Daudi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抗CD4 0LmAb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经表型分析、Westernblot和竞争抑制试验 ,证实mAbB1、mAb4F1是识别人CD4 0L分子的特异性单抗 ,且识别的位点不同 ;mAbB1、mAb4F1均能不同程度地拮抗CD4 0L TC介导的Daudi细胞生长抑制和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 :成功地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人CD4 0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 (1B1、4F1) ,这两株单抗对CD4 0L的生物学功能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为阻断型单抗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国际标准株)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鉴定各项特性。结果:培育出稳定分泌抗RSV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株。杂交瘤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在89~104条之间,其分泌的抗体分别属于鼠IgG1、IgG2a、IgG2b亚类,各种腹水单抗的荧光效价在1∶4000~1∶16000之间。一种单抗识别RSV基质蛋白(M),两种单抗识别RSV融合蛋白(F),另两种单抗识别RSV核衣壳蛋白(N)。单抗中和效价最高达1∶64。相加指数证实5种单抗识别不相关的抗原表位。用硫氰酸铵洗脱法比较了五种单抗相对亲和力的大小,依次为:1#〉2#〉4#〉3#〉5#。所有杂交瘤细胞株,经连续3个月培养及冻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检测上清,其分泌抗体效价稳定。结论:已获得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为RS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鼠抗人Fa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Jurkat细胞Balb/c小鼠制备1株抗人FasmAb2A1,它能特异性识别Jurkat,Raji,THP-1细胞膜表面50KD左右的蛋白,并能与SrFas标准蛋白反应,其识别的细胞膜蛋白与单抗特异性抗人Fas PcAbN-18相一致。leq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PEX31B作为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出重组人SCF融合蛋白。用该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鼠-鼠杂交瘤技术,成功地获得4株分泌抗人重组SCF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经检测,它们所分泌的抗体亚类均为IgG1,免疫印迹试验和抗体特异性鉴定证实,4株单抗均能特异性地识别可溶性SCF。抗SCF单抗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为深入研究SCF的生物学特性、功能以及SCF产品的纯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白细胞粘附蛋白LFA-1(CD11a/CD18)的单克隆抗体。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表明,此类单抗主要与除红细胞、血小板之外的人外周血各类白细胞反应,与骨髓、胸腺、扁桃体细胞、某些肿瘤细胞反应。此类单抗对NK细胞杀伤、NK细胞与K562细胞结合,PMA诱导的T淋巴细胞粘附聚集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单抗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免疫电泳证明,单抗识别的抗原分子量  相似文献   

16.
克隆并纯化了一种名曰8B2.5的抗CD44分子的单抗。用免疫沉淀试验及竞争性抗体结合抑制试验证实,8B2.5单抗识别CD44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制鼠抗人BTLA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以高表达人BTLA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BTLA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并以基因转染细胞293T/BTLA和293T/mock作为抗原,筛选阳性杂交瘤克隆,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反复鉴定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获得分泌特异性鼠抗人BTLA分子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细胞核染色体计数、竞争结合抑制试验和T增殖抑制试验等对单抗进行生物学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一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BTL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8H9,该单抗可特异性识别基因转染细胞以及静止与活化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BTLA分子,单抗8H9和BTLA交联后能显著抑制鼠抗人CD3单抗对T细胞激发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鼠抗人4—1BBL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以高表达人4—1BBL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4—1BB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瘤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采用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染色体核型分析、竞争结合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采用体外细胞计数和ELISA检测分析单抗对单核细胞的作用。结果:获得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4-1BBL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E7。该单抗能识别人白血病细胞株和单核细胞表面的4-1BBL分子。对单抗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单抗能有效地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生长,并促进IL-6和TNF-α的分泌。结论:成功地获得了一株鼠抗人4-1BBL功能性单克隆抗体3E7,该单抗能特异地识别人4-1BBL分子,并有效地通过激发4-1BBL逆向信号通路促进单核细胞的体外生长及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一株抗人T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SM_4的研制与鉴定。SM_4仅与T细胞中的一个亚群反应,在淋巴组织冰冻切片上,SM_4只与胸腺依赖区的部分细胞反应,其组织分布特征与CD_8单抗相类似。叠加试验结果表明SM_4与CD_8类单抗识别同一细胞亚群——Ts/Tc亚群。竞争抑制试验进一步证明SM_4识别CD_8分子上某一特定表位。本文还就CD_8亚群异质性问题及SM_4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可特异识别 P185 erb B2 胞外区的单抗 ,选出亲和力较高并具有抑瘤作用的克隆。方法以高表达 erb B2 的人乳腺癌细胞系 SKBR3免疫 BABL / c小鼠 ,用纯化的重组 DNA表达的 P185胞外区蛋白作为抗原 ,以间接 EL 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 10株稳定分泌抗 P185胞外区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 4株为 Ig G1、1株为 Ig G3、5株为 Ig M,分别可识别 P185胞外区 3个不同表位 ,且只与天然形式的 P185胞外区特异结合。其中 4株 Ig G1类抗体可明显抑制 SKBR3及 SKOV3细胞增殖。免疫组化实验可使 SKBR3及 SKOV3细胞膜特异性染色 ,且可检出乳腺癌、卵巢癌等石蜡切片标本中 erb B2 高表达的阳性细胞。结论所获单抗可特异识别 P185胞外区抗原 ,具有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及人源化改造后用于治疗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