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介绍规模化猪场猪群的三方面的饲养管理措施。第一部分介绍猪群的饲喂管理,重点介绍猪饲料品质和饲喂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猪舍管理,重点介绍猪舍面积、公母猪比例的配置、猪舍地面要求等;第三部分介绍猪舍的卫生管理;良好的猪舍卫生可使猪群患病风险大大减少,尤其是可以减少母猪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在办猪场经营和在没进猪之前,应当建筑合理舒适的猪舍,因为猪从出生到出栏都生活在猪舍中,猪舍对猪体健康,生长十分重要,猪的一生都是在猪舍里度过的。因此,只有选择一个好的场地修建猪舍,才能保证猪的健康,提高猪的生产力,降低养猪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一个修建不合理的猪舍,能使猪生病,长势慢,从而影响经济效益。1地势与地形修建猪场的场地要求高燥、平坦、向阳、被风、排水良好。不要修在低洼潮湿的地块,如谷地、山坳里,  相似文献   

3.
赵克斌 《猪业科学》2010,27(1):76-77
<正>在中国北方地区的11月15日到3月15日,猪舍空气温度可能降低到育肥猪的临界温度以下。许多规模化猪场的生长育肥猪舍没有加温设备,寒冷季节猪舍的温度完全由猪体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饲养试验对试猪的生长性能和舍内环境指标进行测试,旨在分析夏季可拆迁式猪舍设计及应用的主要技术参数。选取杜大长三元杂交生长肥育猪216头,按完全区组设计分为可拆迁式猪舍组和固定猪舍组2个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可拆迁式猪舍组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固定猪舍组高18.75%、7.35%(P<0.01),饲料增重比降低10.42%(P<0.05);当室外平均最高气温为36.5℃时,两者舍内平均日温差差值达3.12℃(P<0.01);可拆迁式猪舍内日最高温度比固定猪舍内低3.14℃(P<0.01)。结果提示,夏季可拆迁式猪舍饲养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舍内温湿度环境指标优于传统的固定猪舍。  相似文献   

5.
<正>10.6以稻草为垫料的有刮粪通道的猪舍10.6.1猪舍和问题猪会将粪尿排在猪舍中间和躺卧区。10.6.2猪舍这是一种门架式高屋顶型不保温不隔热的猪舍。该猪舍中的猪圈以横跨整栋猪舍的宽度方式排列,刮粪通道位于猪圈靠墙的每一端。侧墙安装了可以自动调节的窗帘以控制通风,猪舍的屋脊为开放式(开口固定)。猪舍内有两条走道,宽2.4 m,比猪高约2 m。没有猪窝。猪舍利用横向通风和烟囱通风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6.
<正>1猪舍设计的基本原则猪舍是猪生活的场所,如猪舍的环境不好,猪只不能适应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其正常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所以在兴建猪舍时,一定要根据猪生长发育的需要,遵循经济、适用、合理、先  相似文献   

7.
<正>猪舍既是猪群的生活环境,又是饲养人员的工作环境。猪舍空气质量控制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空气污浊往往是引起猪群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改善猪舍环境质量,对改善动物福利、提高猪群生产性能、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猪舍空气清洁度主要是指洁净环境中空气所含悬浮粒子量多少的程度,如猪舍空气中所含悬浮颗  相似文献   

8.
<正>规模养猪场猪舍通风好坏不仅关系到猪舍温度调控和湿度调控,而且关系到猪舍空气质量好坏和猪场疾病控制。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快速发展,规模养猪场发展迅速,但是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与过去散养猪相比,一是规模猪场的猪"住的好",猪舍多为全封闭结构,保温性能好,冬季又有较好的供热设施;而过去散养猪舍为开放型猪舍。二是规模猪场的猪"吃的好",生猪采食的饲料都是经过精心配制的全价饲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很多猪场发现人们对猪的越冬管理出现很多误区,现予以介绍,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探讨。1为给猪保暖而把猪舍密封得严严实实怕猪只因天冷而患感冒,过早将猪舍密封,使猪舍内空气相当污浊,氨气味道相当浓烈,更有甚者在猪舍  相似文献   

10.
一、病因浅析及预防猪跛行病主要来自:外来瘦肉型猪四肢病的遗传性;猪舍建筑地面粗糙度不够,猪易滑倒(特别是冬季);猪舍地面潮湿,不卫生,易引起风湿性跛行;猪并栏不当,楣互争斗。因此,在选育留种时,要求选留体格健壮、四肢结实的猪;建筑或改造猪舍时,地面要有适当的粗糙度(或木板地面);经常保持地  相似文献   

11.
翟洪民 《中国猪业》2010,5(7):19-19
<正>母香猪、公猪与后备香猪等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特点各有不同,因而对猪舍建筑有不同的要求。1母猪舍的建筑初生香猪的抗寒能力较差,如果舍温过低极易被冻僵、冻死。要求母猪猪  相似文献   

12.
<正>10案例分析10.1传统的单斜面屋顶猪舍10.1.1猪舍和问题在一排新建的单斜面屋顶猪舍中的猪并没有像老式猪舍中的猪那样快速生长,尽管新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更好。10.1.2猪舍这两排猪舍在前部的门上方都有一个大的通风口,后部有一个较小的通风口。新猪舍采用全板条式地面,后部高1.2 m,前部高2 m。老式猪舍采用部分板条式地面,后部高0.9 m,前部高1.8 m。新猪舍后部的通风口小得多  相似文献   

13.
<正>生长猪是指10~18周龄的架子猪,育肥猪是指18周龄到出栏的大猪,因这2个阶段的生猪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所以对生长育肥猪舍的设计可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为充分发挥栏舍的利用率,一般将生长猪舍与育肥猪舍分设。也有少数猪场不设生长猪舍,将保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了阳光猪肉饲养模式对猪生长性能、死淘率和猪舍内环境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抗生素饲料可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和死淘率;阳光猪舍能将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废气水平以及微生物数量控制在一个有利于猪生长的水平。结果表明,阳光猪肉饲养模式可改善猪舍内环境,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抗病力,适合养猪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防止猪冬季尿炕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一是注意猪舍防寒保温。猪舍要建在干燥、背风向阳处,猪舍的大小要适当,猪炕上面要经常有足够的干草,并做到经常晾晒和更换,防止潮湿。猪舍最好用塑料布罩上,防止冷空气侵入;二是一圈不养多头猪,冬季里一个圈最好  相似文献   

16.
<正>保健猪舍的设计原理主要是通过完善猪舍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以尽量满足猪的生物学需要、减少环境因素的应激等为设计依据,最大限度的切断疾病的可能传播途径,为猪  相似文献   

17.
夏季的猪群管理很重要,要注意做好:①降低饲养密度和栏内温度;②猪舍遮荫,加强舍内空气流通;③猪舍洒水,猪体水浴;④充足供给清洁饮水;  相似文献   

18.
正猪舍是猪群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建造科学合理的猪舍,给猪群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空间在猪生产中至关重要。猪舍内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猪群的健康,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空气质量、猪的活动空间、粪便处理方式等,这些因素对猪群的影响受栏舍建造结构的直接作用。为了提高猪舍的适用性,建造猪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环境因素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猪舍环境是猪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影响猪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猪舍内部的小环境和猪舍所处的不同地域及季节等因素形成的大环境,其中猪舍内小环境是基础,大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猪舍小环境。该文阐述了猪舍小环境中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空气中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同时简要分析了猪舍结构、所在地域和季节等大环境对于猪舍小环境的影响,旨在为影响猪机体健康的猪舍小环境的科学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1):107-108
<正>目前一些农村小规模养猪场的环境很恶劣。当品种、饲料、防疫问题基本解决后,环境对于养猪起决定作用。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空气、猪舍卫生、饲养密度等。问:怎样控制猪舍温度?猪舍最佳温度是多少?答: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25~30℃,生长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