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探讨苡仁通痹汤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03月至2016年01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辨证为湿热痹阻型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进行为期3个疗程共30天的治疗。治疗组采用苡仁通痹汤内服联合药渣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内服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总体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治疗完毕时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具明显优势,部分患者已达到治愈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中6例复发,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苡仁通痹汤内服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膝关节滑膜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口服加外敷治疗法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能有效的防止复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温经汤合辛芥散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温经汤内服 ,辛芥散外敷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 2例 )和对照组 (38例 ) ,治疗组给予温经汤内服 ,予辛芥散外敷下腹。对照组予消炎痛、维生素B6内服 ,腹部敷热水袋 ,连用 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0 %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温经汤内服配合辛芥散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托里消毒汤内服外敷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急性压疮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压疮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托里消毒汤内服外敷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压疮感染面积及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血清CRP、VEGF和EG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压疮面积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减小(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VEGF与EGF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里消毒汤内服外敷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急性压疮感染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清CRP、VEGF和EGF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海绵状血管瘤为毛细血管丛组成的半球形或扁平隆起 ,境界明显 ,性质柔软如海绵状 ,呈鲜红色或暗红色 ,好发于颜面 ,头部及四肢。多为出生后即发现 ,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为研究中药外敷、中药内服、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同疗效 ,寻求最佳治疗方案 ,我院于2 0 0 0年~ 2 0 0 2年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中药内服组 2 7例 ,男 1 1例 ,女 1 6例 ;中药外敷组 5 3例 ,男 2 1例 ,女 3 2例 ;中药内服外敷组 76例 ,男 3 1例 ,女45例。经统计学处理 ,各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结构。病变情况等无显著性差异 (P …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味冲和散外敷联合丹化汤内服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LM)肿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GLM肿块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丹化汤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冲和散外敷。2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泌乳素(PRL)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71.87%(23/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ESR、PRL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味冲和散外敷联合丹化汤内服治疗GLM肿块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降低PRL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化瘀散结法为主的"结甲平"膏外治良性非毒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的良性非毒性甲状腺结节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中药"结甲平"膏外敷联合"结甲汤"内服,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结甲汤"内服。两组连续用药6个月后,统计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结节恶性风险积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73%(16/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91%(9/22),两组间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恶性风险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的恶性风险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的恶性风险积分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甲功、血常规、肝肾功未见异常(P0.05)。结论:以化瘀散结为治法的"结甲平"膏外治良性非毒性甲状腺结节,在改善症状体征和降低结节恶性风险方面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69-71
目的评估独活寄生汤内服外敷联合艾瑞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门诊治疗的KOA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艾瑞昔布治疗;治疗组于口服艾瑞昔布基础上辅助独活寄生汤内服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两个疗程前后行WOMAC评分,同时将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行MRI T2 mapping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软骨T2值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软骨T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内服外敷联合艾瑞昔布治疗KOA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消肿方结合四子散外敷治疗甲状腺术后肿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消肿方结合四子散外敷治疗甲状腺术后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甲状腺术后一周肿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内服消肿方,同时使用四子散外敷颈部;对照组(48例)常规使用TDP治疗仪理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肿胀消退情况、颈部不适感发生率、炎症指标等.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肿胀消退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颈部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消肿方结合四子散外敷是治疗甲状腺术后肿胀的有效方法,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苗药痛风停汤内服配合水晶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痛风停汤,每日1剂,局部配合外敷水晶膏,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每次75 mg,每天1次。5 d后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10 d后比较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天和治疗前、第3天和第1天、第5天和第3天比较,疼痛、压痛、红肿及关节功能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风停汤配合水晶膏外敷能改善急性痛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凉血化瘀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药 ,并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自拟凉血化瘀汤治疗银屑病患者 4 0例 ,内服给药方法 ,每日一剂 ,2 1天为 1个疗程 ;对照组 32例 ,口服复方青黛丸 ,每次 6 g ,每日 3次 ,连服 30天为 1个疗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结果观察凉血化瘀汤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银屑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但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为P <0 .0 1。观察组与对照组对银屑病皮疹的改变存在着显著差异。凉血化瘀汤对银屑病有非常满意的近期效果 ,凉血化瘀汤对银屑病的皮肤损害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病理改变 ,观察组患者角化不全和微脓肿的改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内皮增生和炎性浸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凉血化瘀汤内服给药具有高效、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 ,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退癀散外敷联合消肿活血汤内服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静脉注射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治疗组予退癀散外敷联合消肿活血汤内服治疗,监测2组患者骨筋膜间室内压24 h以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治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筋膜间室内压力明显下降,且治疗组骨筋膜间室内压力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癀散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OCS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舒筋活血药内服及黑敷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OAKJ)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门诊)病例,分舒筋活血药组(对照组A)、黑敷药组(对照组B)、舒筋活血药加中药外敷组(观察组)各5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15天后参照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组病例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为:舒筋活血药组(对照组A),治疗前平均为39.1分,治疗后平均为52.6分;黑敷药组(对照组B),治疗前平均为38.9分,治疗后平均为57分;舒筋活血药加中药外敷组(观察组)治疗前平均为38.6分,治疗后平均为68.4分。3组疗效评定:对照组A治疗有效率为43.33%;对照组B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A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B有差异(P0.05);对照组B明显优于对照组A,其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上运用舒筋活血药内服加中药黑敷药外敷治疗膝OA能取得比单一运用舒筋活血药内服或中药黑敷药外敷更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针对膝OA病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气滞血瘀、脉络痹阻为标,而内外兼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3.
汪洋  庞志锋 《中原医刊》2003,30(18):1-2
目的 :食管癌性狭窄在行支架置入后 ,观察联合应用局部注入化疗药物及内服中药抑癌汤的疗效。方法 :对3 0例食管癌性狭窄患者先行支架置入以解决吞咽困难 ,成功后 ,联合组 15例经内镜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同时内服具有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作用的抑癌汤 ,与对照组 15例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生存一年以上者 14例 ,占 93 3 % ,2年以上者 8例 ,占 5 3 3 % (P <0 0 1) ,对照组则分别为 7例 ,占 46 7% (P <0 0 1)和 0例 ,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联合组在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及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渐进式运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渐进式运动手法+中药内服外敷;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功能锻炼+中药内服外敷,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Mayo评分、ROM评分及肘关节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78.33%,对照组优良率为55.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伸直差值、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运动受限3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对照组骨折愈合障碍1例、肘关节运动受限8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两组肘关节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运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改善疗效满意,治疗方法简便可行,患者依存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挺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21-122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行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患者15例为观察组,并与我院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15例患者(对照组)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加味复元活血汤内服配合雄黛散外搽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 5例,对照组4 5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复元活血汤内服,并配合雄黛散外搽,对照组选用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C ,外搽龙胆紫。分别于7天、14天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加味复元活血汤内服配合雄黛散外搽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酸枣仁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评疗效对甲状腺体积的影响。方法: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根据病情程度,每日口服30~60 mg甲巯咪唑;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酸枣仁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素、甲状腺体积、中医证候积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均显著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c hormone,TSH)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FT3、FT4均低于对照组,TS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甲状腺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7.83±1.15) mm~2vs(14.75±2.16)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心悸、汗多、恶热、善食易饥等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43/45)vs 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酶升高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4%(2/45)vs 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酸枣仁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可降低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缩小甲状腺体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瘿痛汤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60例热毒壅盛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瘿痛汤口服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双侧甲状腺,连续治疗5~7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超声图像、中医证候积分及甲状腺功能、血沉、吸碘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随访停药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超声图像均显示肿大甲状腺恢复正常,不均匀低回声消失或明显缩小,血流信号恢复正常,其中对照组超声有效率为78.46%,治疗组超声有效率为9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T3、FT4、血沉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H恢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 h、4 h、24 h后两组患者吸碘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07%,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3个月、6个月随访显示,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瘿痛汤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敷大黄泻肺膏内服桑芩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在双侧肺俞敷贴自制大黄泻肺膏同时内服桑芩清肺化痰汤(自拟方)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外敷大黄泻肺膏内服桑芩化痰汤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246例患者随机采用烟卷引流管经阴道引流126例(研究组)及引流管经腹引流1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34例淋巴囊肿患者按囊肿大小分为两组,A组:囊肿≤5cm 18例;B组:囊肿>5cm 16例,均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对囊肿较大者在B超监测下穿刺抽液后中药外敷治疗。结果:宫颈癌根治术后经阴道烟卷引流与经腹引流淋巴囊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囊肿≤5cm 18例中药布袋外敷治疗有效17例(94.44%);囊肿>5cm中10例穿刺引流后中药外敷治疗有效9例与6例未穿刺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引流明显减少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中药袋外敷治疗囊肿疗效肯定;囊肿体积较大者,穿刺引流后中药袋外敷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